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婉怡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磁共振
  • 2篇成像
  • 1篇动脉
  • 1篇影像
  • 1篇影像报告
  • 1篇增强MRI
  • 1篇乳腺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块
  • 1篇数据系统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评分
  • 1篇评分诊断
  • 1篇肿块
  • 1篇肿瘤
  • 1篇钼靶
  • 1篇钼靶摄影
  • 1篇良恶性
  • 1篇良恶性诊断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无锡市第四人...

作者

  • 4篇邵婉怡
  • 3篇戴颖钰
  • 1篇蒋甜怀
  • 1篇杨玲
  • 1篇杨青
  • 1篇丁勇俊
  • 1篇王卫理
  • 1篇尚海龙
  • 1篇何玉洁
  • 1篇马新星
  • 1篇沈海林
  • 1篇范晓芳
  • 1篇刘永浩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ROC评价钼靶摄影、超声与磁共振增强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钼靶摄影术、超声与磁共振增强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钼靶摄影术、超声与磁共振动态增强和三者联合检测方法对120例乳腺肿块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评价,根据乳腺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缘、包膜、内部回声、后方回声以及有无微钙化灶、动态增强曲线等特征,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按完全肯定良性、可能良性、不确定、可能恶性、肯定恶性5个诊断精度,分别作出4种影像方法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ROC分析评价。结果 ROC评价显示联合应用的ROC曲线比其他曲线更偏左上角,曲线下面积为三者联合(0.986)>磁共振增强(0.921)>超声(0.836)>钼靶(0.821);联合运用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较三者单独运用准确(P<0.05),磁共振增强与钼靶、超声检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钼靶与超声检查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增强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价值优于超声和钼靶摄影术,三者联合运用优于单独检查。
丁勇俊何玉洁范晓芳蒋甜怀邵婉怡王卫理
关键词:ROC曲线磁共振
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的LI-RADS v2018评分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评价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018版(LI-RADS v2018)评分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中对肝细胞肝癌(HCC)的诊断效能及阅片者评分的一致性。资料与方法收集经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的患者152例,由2名阅片者根据LI-RADS v2018评分标准,对165个病灶图像特征进行分析并分类,采用Kappa检验评估阅片者之间LI-RADS分类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以LR-5、LR-4联合LR-5作为预测HCC的截断值,计算诊断HC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2名阅片者间LI-RADS分类结果的一致性高(Kappa=0.792,95%CI 0.743~0.842)。当以LR-5作为预测因子时,诊断HCC的特异度较高(阅片者1:94.87%,95%CI 87.39%~98.59%;阅片者2:93.59%,95%CI 85.67%~97.89%),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73;当以LR-4联合LR-5作为预测因子时,诊断HCC的特异度有所减低(阅片者1:89.74%,95%CI 80.79%~95.47%;阅片者2:88.46%,95%CI 79.22%~94.59%;P<0.05),但敏感度(阅片者1:75.86%,95%CI 65.5%~84.4%;阅片者2:74.71%,95%CI 64.25%~83.42%)、准确度(阅片者1:82.42%,95%CI 75.85%~87.52%;阅片者2:81.21%,95%CI 74.53%~86.48%)相对增加(P均<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82。结论基于Gd-EOB-DTPA增强MRI的LI-RADS v2018在HCC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且阅片者之间诊断分类结果的一致性高。
戴颖钰陈彤邵婉怡马新星刘永浩
关键词:GD-EOB-DTPA
卵巢Brenner瘤的CT及MRI表现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卵巢Brenner瘤的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卵巢Brenner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患者中,共计7个病灶,均为单侧发病。4例位于右侧附件,3例位于左侧附件区。7例病灶中6例为良性Brenner瘤,1例为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7例病灶中有4例表现为囊实性混杂密度(信号),3例为实性病灶。7例病灶中有5例含钙化灶。7例中有3例为混合病灶(卵巢Brenner瘤与卵巢囊腺瘤并存)。增强扫描后5例病灶于增强扫描后动脉期可见轻、中度强化,静脉期延迟强化;1例表现为延迟期轻度强化;1例表现为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延迟强化。5例病灶周围可见迂曲增粗血管走行。结论卵巢Brenner瘤的CT及MRI有一定的特点,其中CT表现中的不定形钙化及病灶周围增粗迂曲的血管更具诊断价值。
杨青杨玲沈海林尚海龙邵婉怡戴颖钰
关键词:卵巢肿瘤BRENNER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体积在评估大动脉闭塞缺血性卒中患者灌注成像/扩散加权成像不匹配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以期发现可评估灌注成像(PWI)/扩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的因素.方法 选择在神经内科住院的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缺血性卒中患者49例,行头颅DWI及PWI检查后,记录其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检查结果将病人分为PWI/DWI不匹配组及PWI/DWI匹配组,对两组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共筛选49例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PWI/DWI不匹配患者为31例(63.27%),PWI/DWI匹配患者18例(36.73%).PWI/DWI不匹配组ASPECTS评分(6.90±1.40)及FVH评分(4.87±3.11)均高于PWI/DWI匹配组(5.44±2.36;3.06±2.7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P=0.045);PWI/DWI不匹配组DWI体积(18.06±19.69)cm3明显小于PWI/DWI匹配组(93.21±102.27)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2)ROC分析结果显示ASPECTS评分预测PWI/DWI不匹配的最佳临界值为5.5,敏感度为83.90%,特异度为50.00%;FVH评分预测PWI/DWI不匹配的最佳临界值为5.5,敏感度为51.60%,特异度为88.90%;DWI体积预测PWI/DWI不匹配的最佳临界值为46.87 cm3,敏感度为61.10%,特异度为93.55%.进一步的逻辑回归分析显示DWI体积(OR:1.04;95%CI:1.009~1.072;P=0.029)是PWI/DWI不匹配的独立预测因素,而ASPECTS评分(OR:0.793;95%CI:0.594~1.059;P=0.116)及FVH评分(OR:1.668;95%CI:0.969~2.870;P=0.065)对PWI/DWI不匹配无预测作用.结论 DWI体积与PWI/DWI不匹配具有密切关系,对于因各种原因无法做灌注扫描的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缺血性卒中病人,可根据DWI体积大致判断是否存在PWI/DWI不匹配,从而做出合适的临床治疗及准确的评估预后.
邵婉怡戴颖钰
关键词:磁共振灌注成像磁共振弥散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