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蜜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原地区输卵管妊娠104例临床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输卵管妊娠的发病特点。方法:对2004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0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高原居住时间≤3年发病者81例(占77.9%);既往孕次≥3次发病者65例(占62.5%);既往有人工流产史或盆腔手术史发病者83例(占79.8%)。输卵管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与不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入院时的血红蛋白值相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其仍在正常值范围。结论:①高原地区输卵管妊娠的发病与在高原居住时间、既往孕次及既往人工流产史或盆腔手术史相关。②对高原地区输卵管妊娠患者的血红蛋白值观察时应注重动态监测。
- 童英魏建梗邹蜜黄莉莉
-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
- 高原地区子癎前期患者分娩前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内皮素水平的变化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水平变化与高原地区子前期患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高原地区重度子前期患者31例和正常晚孕妇女30例,分别于产前及产后1周进行血浆CGRP和ET水平测定。结果:产前重度子前期患者血浆CGRP含量(71.71±3.75 ng/L)明显低于正常晚孕妇女(110.51±7.55 ng/L)(P<0.01),而血浆ET含量(68.96±11.27 ng/L)明显高于正常晚孕妇女(44.70±4.46 ng/L)(P<0.01)。与正常产妇比较,产后1周时子前期患者病情明显缓解,其血浆CGRP(101.21±7.46 ng/L)上升(P<0.01),血浆ET(51.89±7.87 ng/L)下降,接近正常产后水平(P>0.05)。结论:血浆CGRP和ET水平变化是反映高原地区重度子前期患者发病及衡量病情的重要因素。
- 童英邹蜜王洪斌魏建梗
-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内皮素
- 高原地区174例产妇的产科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产妇孕期保健、产科并发症、剖宫产情况及围产儿出生情况,提出干预措施,以期提高高原地区产科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5年2月间住院分娩的174例产妇情况。结果:孕期未定期产前检查比例达45.98%,藏族高于汉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居产科并发症之首位,发生率达11.49%;剖宫产率达50.57%;新生儿窒息率达6.32%;藏族新生儿出生体重(3152.83±448.65)g高于汉族(2972.34±397.25)g(P<0.05)。结论:普及妇幼卫生知识,提高妇女保健意识,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积极防治产科并发症特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提高医疗技术及加大必要医疗设备的投入,是提高高原地区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
- 童英王新平邹蜜黄莉莉魏建梗
- 关键词:产妇产科相关因素
- 高原与平原地区348例产妇的产科相关因素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高原与平原地区产妇的产科特点,以期提高高原地区产科质量。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5年2月间分别在高原地区(高原组)及平原地区(平原组)住院分娩的产妇各174例的临床资料,就其产科相关因素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高原组产妇孕期定期产前检查率(54.0%)低于平原组(94.2%),P<0.01;高原组剖宫产率(50.6%)高于平原组(38.5%),P<0.05;高原组孕足月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068.01±432.72)g低于平原组(3451.49±487.26)g,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居高原组产科并发症之首位,发生率达11.5%。结论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积极防治产科并发症特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提高高原地区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
- 童英张蕾魏建梗邹蜜黄莉莉
-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高血压妊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