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毅
- 作品数:255 被引量:2,243H指数:29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不同生育期玉米大豆间作土壤水势变化特征被引量:6
- 2011年
- 土壤水的移动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通过土水势的测定可以为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提供重要参考。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玉米和大豆间作时作物在玉米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成熟期土壤水势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玉米大豆间作具有明显的间作产量优势。与相应的单作相比,间作玉米籽粒产量、玉米叶片生物量和大豆叶片生物量,分别提高41.90%,22.19%,59.57%,表明了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中玉米具有产量竞争优势。在玉米大豆间作中,除苗期第1天到第5天、拔节期第1天到第5天、成熟期第1天到第10天外,其它生育期玉米的土壤水势低于大豆。这表明在玉米旺盛生长时期(拔节盛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土壤水分都是从大豆向玉米移动。玉米相对于大豆对土壤水分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 杨檑郑毅汤利
-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土壤水势
- 烤烟间套草木樨、甘薯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2
- 2005年
-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烤烟与甘薯套种、烤烟与黄花草木樨间作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种植措施对烤烟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与烤烟单作相比,对烟叶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烤烟间作草木樨较烤烟套种甘薯和烤烟单作,中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8.10%和9.59%,达到显著差异。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较烤烟单作降低下等烟比例分别为12.61%和2.39%,达到显著水平。此外,间套作处理显著提高烤烟叶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含量,降低氯含量,使其更接近优质烟标准。
- 唐世凯刘丽芳李永梅郑毅
- 关键词:烤烟间作套种草木樨甘薯
- 香根草对扑草净胁迫的响应和去除效果被引量:6
- 2021年
- 以香根草为供试材料,采用温室水培的方法,研究了香根草对1和10 mg·L^(-1)扑草净胁迫的光合生理响应和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和10 mg·L^(-1)扑草净处理后,香根草总鲜重和鲜重增长率较CK(未添加扑草净)显著下降;香根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和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随扑草净处理天数的延长呈先下降后回升趋势,胁迫效应随扑草净浓度增大而增强;胞间CO_2浓度(Ci)随扑草净浓度的增大而增加,随处理天数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但扑草净未对香根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产生显著影响.1 mg·L^(-1)扑草净处理35 d后,香根草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能恢复到正常水平;10 mg·L^(-1)扑草净处理则呈缓慢恢复趋势.种植香根草的营养液中1和10 mg·L^(-1)扑草净的去除率较未种植香根草处理分别提高了44.68%和53.76%.
- 石傲傲郑毅张坤角慈梅李鑫圆孙仕仙
- 关键词:扑草净香根草污染胁迫植物修复
- 中国云南省的土壤侵蚀与保护
- 1999年
- 本文讨论了长江上游水源区云南境内土壤侵蚀的范围、程度和保持状况。长江发源于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横贯大陆西东,全长6380km,其源头位于地壳活动和地质不稳定的高原区,流域区是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土地利用程度较高的农业主产区,所以,土壤侵蚀极其严重;随着三峡大坝的修建,土壤侵蚀产生泥沙淤积将降低水库的使用效率等问题,致使土壤保持成为该区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土壤侵蚀问题正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回顾了云南省的土壤保持工作,并以东川、寻甸为例,阐明了云南省的区域土壤保持措施。在云南农业大学农场正在进行的径流区实验被用于评估不同土壤保持措施的效果。试验选择种植当地的主要作物玉米(Zea mays),采取传统的栽培方法,在三个不同的坡度上,沿等高线种植和顺坡向下垂直种植等处理进行,试验地条件与生产上的坡耕地一致。1993~1996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沿等高线种植的地区,土壤侵蚀率较低,采取这种措施,平均侵蚀率为顺坡向种植的0.69;秸秆覆盖和沿等高线种植是比较有效的土壤保持措施。
- Micheal A.FullenDavid J.MitchellAndrew P.BartonTrevor J.Hocking刘立光吴伯志郑毅夏振远
- 关键词:土壤侵蚀侵蚀率
- 低磷红壤无机磷组分特征及间作调控作用
- 2024年
- 为明确间作和施用磷肥对低磷红壤无机磷组分的影响,促进酸性土壤磷肥高效利用,通过田间小区定位试验,采用玉米单作(MM)、玉米//大豆间作(MI)2种种植模式,在4个施磷水平(P2O50、60、90、120 kg·hm^(-2),分别记作P0、P60、P90、P120)下,研究玉米//大豆间作根际土壤无机磷组分变化特征,探讨间作对红壤玉米产量及其可持续性、磷吸收和磷素收支平衡、土壤无机磷组分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玉米籽粒产量及其可持续性指数(SYI)、磷吸收量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在P90水平达到最大值。低磷红壤无机磷组分以O-P和Fe-P为主,二者占无机磷库的71.44%~80.18%,施用磷肥显著提高了红壤Fe-P和Al-P的含量与占比。玉米//大豆间作显著提高玉米产量,促进磷的吸收利用,减少土壤磷素盈余量,显著降低红壤O-P、Fe-P、Al-P含量。与单作相比,在P60、P90、P120水平下,间作玉米产量分别显著提高66.70%、52.44%、74.14%,SYI分别显著提高55.31%、42.18%、78.00%,磷吸收量分别显著提高61.97%、48.67%、74.33%,土壤磷盈余量分别显著降低33.39%、27.27%、17.06%。相较于单作,间作红壤中有效磷含量无显著差异,而O-P和Al-P含量在P0、P60、P90、P120水平下分别显著降低20.62%、16.79%、16.62%、18.48%和21.98%、21.08%、20.19%、20.18%,Fe-P含量在P60、P90、P120水平下分别显著降低19.37%、15.78%、17.72%。低磷供应(P0和P60)间作与单作红壤Ca-P含量无显著差异,在P90和P120水平下,间作红壤Ca-P含量降低23.50%和26.70%。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表明,间作体系下,红壤Fe-P和Al-P是磷吸收的关键无机磷组分,间作总方差解释度较单作提高了7.95%。综上,在低磷红壤上,合理间作通过促进红壤中难溶性无机磷组分的活化增加玉米的磷吸收,具有减少土壤磷素固定、提高玉米产量及其可持续性的潜力。
- 赵红敏苏丽珍陈源侯贤锋周龙郑毅汤利
- 关键词:施磷水平无机磷组分红壤磷吸收
- 小麦根分泌物对磷的吸收和大豆生长的影响(英文)
- 我国是粮食产量受磷钾资源限制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原因之一是土壤中大部分的磷以难溶性的形态存在,导致旱地红壤中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含量较低。缺铁胁迫下小麦根系分泌物包含一类非蛋白类氨基酸,它能与Fe络合促进磷酸铁溶解,从...
- 聂艳丽汤利郑毅
- 关键词:间作大豆根分泌物红壤
- 文献传递
- 心里美萝卜生长动态和氮磷钾营养吸收特性被引量:15
- 2004年
- 对心里美萝卜生长动态及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的研究表明:播种后37~46d(肉质根膨大初期)整株鲜、干重增长最快,吸收氮磷钾养分量最多。不同时期吸收量及比例不同。肉质根产量在75812kg/hm2时,平均每生产1000kg肉质根植株需吸收N3.49kg,P0.39kg,,K3.46kg,比例为1∶0.11∶0.99.收获时植株吸收的各种养分主要贮存在肉质根中。
- 续勇波郑毅刘宏斌张维理
- 关键词:心里美萝卜氮磷钾
- 施氮水平对间作蚕豆锰营养及叶赤斑病发生的影响被引量:9
- 2010年
-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蚕豆/小麦间作条件下4种施氮水平(N0、45、90、135 kg/hm2)对蚕豆锰营养和叶赤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施氮水平下,间作蚕豆与单作相比,蚕豆产量、根际土壤交换锰含量及分枝期蚕豆叶中锰浓度均有显著增加,其中产量提高49.16%~87.77%,根际土壤交换锰含量提高16.27%~35.25%,分枝期蚕豆叶中锰浓度分别提高4.98%~27.75%。间作条件下,施氮也能显著提高蚕豆产量、开花期蚕豆根际土壤交换锰含量和分枝期、成熟期蚕豆叶中锰的浓度,其中施氮90 kg/hm2时最佳。在发病盛期,间作蚕豆叶赤斑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比单作降低了15.75%和1.5%,而且与蚕豆叶中锰浓度均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399和-0.8751;同时高氮(N135 kg/hm2)和常规施氮(N90 kg/hm2)处理蚕豆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高于低氮(N45 kg/hm2)和不施氮(N0 kg/hm2)处理。
- 鲁耀郑毅汤利赵平董艳段宗颜张福锁
- 关键词:施氮水平锰营养
- 稻草编织物覆盖对坡耕地红壤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控制作用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稻草编织物覆盖在坡耕地红壤水土流失控制上的作用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坡耕地红壤上,稻草编织物覆盖能有效抑制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增加玉米产量。在种植玉米条件下,稻草编织物覆盖比无覆盖处理土壤的径流量和侵蚀量分别降低了38.40%和75.36%,比薄膜覆盖处理土壤的径流量和侵蚀量分别降低了15.41%和5.83%。稻草编织物覆盖侵蚀土壤流失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分别占无覆盖处理流失量的12.04%,12.15%,12.11%和12.48%,薄膜覆盖处理则分别占无覆盖处理流失量的48.66%,52.55%,54.54%和53.37%。对坡耕地红壤地表径流、土壤侵蚀量和养分流失的控制作用效果为稻草编织物覆盖>薄膜覆盖>无覆盖。稻草编织物覆盖在降雨集中时期控制水土流失作用更为显著。稻草编织物覆盖和薄膜覆盖玉米产量分别比无覆盖处理增加8.05%和29.67%。
- 邢向欣郑毅汤利
- 关键词:坡耕地红壤土壤侵蚀养分流失
- 不同浓度柠檬酸对红壤吸附解吸磺胺类药物的影响
- 2023年
- 研究柠檬酸对红壤吸附和解吸磺胺类药物的影响,可为抗生素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设置不同浓度柠檬酸处理红壤对磺胺类药物(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和磺胺吡)啶吸附和解吸等温线试验,阐明添加不同浓度柠檬酸处理对红壤吸附和解吸磺胺类药物的等温线特性和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柠檬酸处理,红壤对不同初始浓度磺胺类药物吸附数据符合Freundlich、Langmiur和Henry模型,红壤对磺胺类药物解吸数据符合Freundlich和Henry模型;高浓度柠檬酸处理红壤吸附磺胺类药物的Freundlich模型参数n值和1偏离程度最大。红壤吸附磺胺类药物的K_(F)、K_(d)和K_(L)值均表现为高浓度>低浓度≈对照,红壤解吸磺胺类药物的K_(F)和K_(d)值均表现为高浓度>低浓度≈对照,高浓度柠檬酸处理提高红壤吸附磺胺类药物的吸附能力。高浓度柠檬酸处理显著提高红壤吸附磺胺类药物的吸附量,吸附量增大的幅度为59.30%~285.30%;且显著减少红壤解吸磺胺类药物的数量,解吸率为0.80%~45.88%。磺胺类药物在红壤上解吸存在滞后现象,高浓度柠檬酸处理促进磺胺类药物吸附固定在红壤中并且抑制红壤对磺胺类药物解吸行为,减小污染土壤的磺胺类药物迁移扩散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风险。
- 李荣彪孙仕仙李朝丽丁会琼郑毅
- 关键词:磺胺红壤解吸柠檬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