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沙化草地围封过程中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耦合关系被引量:38
- 2006年
- 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以围封不同年限的沙化草地(1年、4年、9年)为试验样地,并以未围封沙化草地作对照,深入研究了沙化草地围封过程中,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对沙化草地实施围栏封育,可显著提高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物种丰富度;不同围封年限间,二者在植被群落组成上,均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且相临阶段相似性较高,随围封年限差异的增加,相似性逐渐减小,但这一变化前者滞后于后者,表明草地在恢复演替中,前者较后者具有滞后性;4种类型样地之间,土壤种子库密度以及地上植被密度差异均极显著,且二者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其关系均可用二次曲线描述。
- 曹子龙赵廷宁郑翠玲孙保平丁国栋
- 关键词:沙化草地围封土壤种子库地上植被
- 带状高立式沙障防治草地沙化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5年
- 在草地严重沙化后形成的沙丘,且其上设置有不同年龄(2~3 a和4~5 a)带状高立式芦苇沙障的地段,分别对沙丘不同部位(迎风坡、背风坡和丘间低地)及沙障不同位置(沙障迎风面、背风面和两沙障中间)土壤种子库、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机械组成进行了研究,并以同类型未设沙障的地段作对照,深入地对带状高立式沙障防治草地沙化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严重沙化草地设置带状高立式沙障,可有效拦截风沙流中所携带的植物种子,丰富土壤种子库,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使土壤机械组成中,较粗的砂粒含量减少,较细的砂粒含量增加.
- 曹子龙赵廷宁郑翠玲孙保平
- 关键词:草地沙化种子库土壤有机质土壤机械组成
- 山区建设人为水土流失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
- 徐邦敬赵方莹杨建英曹玉亭王巍周连兄程堂仁李宝锁郑翠玲袁志琼程小琴宋瑞莲赵正亮高顺光殷宏君
-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为水土保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山区建设人为水土流失规律研究;建设废弃地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恢复植物配置技术研究;废弃采石场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公路边坡水土保持植物选配技术研究;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体...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土流失规律
- 根系固土作用研究方法综述
- 根系固土是植物保持水土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与长期研究.本文在较为全面地收集和研究迄今为止有关根系固土作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根系固土作用机制、根系分布的定量把握、根系力学强度测定、根系固土...
- 赵廷宁郑翠玲田佳丁国栋
- 关键词:根系固土水土保持根系分布
- 文献传递
- 浑善达克退化草地封禁的植被恢复效果
- 天然草地是我国牧区畜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抵御沙漠化扩展的天然生态屏障。为给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对浑善达克地区草地退化现状危害及其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野外试验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
- 郑翠玲
- 关键词:退化草地封禁沙漠化草地群落
- 文献传递
- 科尔沁地区沙质草地退化原因分析——以奈曼旗为例被引量:9
- 2003年
- 为探讨沙质草地退化的原因,以便为植被恢复与重建奠定科学基础,在调查对比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21世纪初期,科尔沁地区奈曼旗沙质草地生产力和植被特征等方面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奈曼旗1963-2002年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以及1947-2002年56年来畜牧业发展状况的研究,综合剖析了导致该地区沙质草地退化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该地区沙质草地的迅速退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胁迫的结果;人类活动,特别是不合理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是导致该地区沙质草地生态系统劣变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加剧了系统劣变的程度。
- 赵廷宁曹子龙郑翠玲孙保平
- 关键词:沙质草地劣变植被特征植被恢复畜牧业生产方式畜牧业发展
- 平行高立式沙障对严重沙化草地植被及土壤种子库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5年
- 以草地严重沙化后形成的沙丘 ,且其上设置有不同年龄 (2~ 3a和 4~ 5a)平行高立式芦苇沙障的地段为研究对象 ,分别对沙丘不同部位 (迎风坡、背风坡和丘间低地 )及沙障不同位置 (沙障迎风面、背风面和两沙障中间 )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研究 ,以同类型未设沙障的地段作对照 ,并结合沙丘各部位地上植被特征 ,深入研究了平行高立式沙障对严重沙化草地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严重沙化草地设置平行高立式沙障 ,可使植被盖度及植物种类显著增加 ,有助于生物结皮的发育 .另外 ,还可有效拦截风沙流中所携带的植物种子 。
- 赵廷宁曹子龙郑翠玲孙保平丁国栋
- 关键词:植被土壤种子库
- 围栏封育在呼伦贝尔沙化草地植被恢复中的作用被引量:104
- 2005年
- 为给沙化草地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沙化草地,通过测定围封不同年限(1、4、7年)沙化草地群落的特征值,并与未围封地段作对照,就围栏封育对沙化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对沙化草地实施围栏封育,群落组成发生了规律性变化,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退化指示植物所占比例逐渐降低,建群种及一些适口性较好的优良牧草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另外,围栏封育还可使草地植被盖度、平均高度、草群密度、地上生物量和土壤草根含量大幅度增加。
- 郑翠玲曹子龙王贤赵廷宁丁国栋
- 关键词:沙化草地植被恢复围栏封育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
- 平行高立式沙障对严重沙化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及颗粒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4年
- 为探索沙化草地植被恢复新途径 ,进而为制止草地退化制定有效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在草地严重沙化后形成的沙丘 ,且其上设置有不同年龄 (2~ 3年和 4~ 5年 )平行高立式芦苇沙障的地段 ,分别对沙丘不同部位 (迎风坡、背风坡和丘间低地 )及沙障不同位置 (沙障迎风面、背风面和两沙障中间 )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颗粒组成 (机械组成 )进行测定 ,并以同类型未设沙障的地段作对照 ,对平行高立式沙障治理严重沙化草地的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严重沙化草地设置平行高立式沙障 ,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颗粒组成中 ,较粗的沙粒含量减少 。
- 赵廷宁曹子龙郑翠玲孙保平丁国栋
- 关键词:沙化草地土壤有机质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草地退化沙丘
- 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农牧交错带弃耕地植被的演替规律被引量:48
- 2005年
- 以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农牧交错带不同年限弃耕地为对象 ,研究了不同年限弃耕地植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 :弃耕地的植被演替一般经历 4个阶段 :1年生杂草阶段、丛生小禾草阶段、多年生根茎禾草阶段和多年生丛生禾草阶段 ;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与弃耕年限不是单一的直线关系 ,且随弃耕年限的增加 ,多年生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百分比逐渐增大。对不同放牧干扰下弃耕地植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弃耕地植被演替的第 1、2阶段不宜利用 ,但在弃耕地植被演替的第 3、4阶段 ,可以进行适度利用 ;随着弃耕年限的增加 ,只要不对地表土壤进行破坏 ,弃耕地都会发生进展演替 ,并达到一个偏顶级群落 ,然后又会在放牧干扰下 ,发生逆行演替。
- 郑翠玲曹子龙赵廷宁孙保平丁国栋
- 关键词:弃耕地演替规律禾草农牧交错带植被演替浑善达克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