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小生
- 作品数:59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不典型婴儿痉挛症的临床和脑电图特点
- 目的:通过视频脑电图(vEEG)观察不典型的婴儿痉挛症患儿发作时的临床表现,以及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脑电图特点,探讨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婴儿痉挛症的诊断.方法:对15例未经治疗的不典型发作的婴儿痉挛症患儿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
- 王江涛郝云鹏张艳凤杨诺郝小生张波高健博陈银波梁东
- 关键词:婴儿痉挛症视频脑电图病理诊断
- 婴儿痉挛复发患者第二次应用ACTH治疗的疗效观察
- 郝小生郝云鹏杨诺王江涛梁建民陈银波
- 儿童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一例被引量:4
- 2012年
- 患儿,男,3岁,因“发热5d,头痛3d”于2010年10月12日入院。
- 郝小生刘恋黄艳智
- 关键词: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儿童
- 青春期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1例报告被引量:4
- 2013年
- 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ANEC)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高热起病,迅速出现昏迷、抽搐等,具有特征性影像学改变,整体预后较差。该病多见于婴幼儿,青春期儿童较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青春期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报道如下。
- 陈绍培朱丹郝小生王江涛郝云鹏张艳凤梁东
-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脑病青春期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影像学改变特征性
- Kabuki综合征2型伴痉挛发作一例
- 患儿,女,9月16天,起病年龄:8月25天。主因间断抽搐20余天入院,抽搐表现为双眼上翻、凝视,四肢抖动1下,以双上肢为主,每次发作反复抖动7-8次,可自行缓解,每日均有发作。出生史:G1P1,母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3....
- 王江涛郝小生曲歌李春女梁建民
- 关键词:痉挛发作KABUKI综合征
- 以脓毒症起病的儿童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6例分析
- 2015年
-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又称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是由于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引起过度的炎症反应而导致多器官组织损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起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
- 郝小生王翠英陈银波
- 关键词:噬血细胞脓毒症组织细胞危重病学反应性增生骨髓穿刺检查
- 儿童奥卡西平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1例报告被引量:6
- 2014年
- 奥卡西平系一种治疗部分发作常用的新型抗癫痫药物(AED),为卡马西平的10-酮基衍生物,但与卡马西平相比,其引起皮肤不良反应较少见。国内儿童奥卡西平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的报道极少。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分析报道如下。
- 梁艳龙郝小生王江涛梁东
- 关键词:奥卡西平综合征儿童皮肤不良反应卡马西平抗癫痫药物
-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抗癫痫药治疗伴ESES现象肌阵挛-失张力癫痫11例疗效分析
-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联合抗癫痫药治疗11例合并ESES的MAE患儿临床疗效、脑电图及认知改善情况.方法:对我院小儿神经科2009年6月-2012年6月经视频脑电图确诊11例合并ESES的MAE患儿,继续原有抗癫痫...
- 王江涛陈银波梁东陈彦单玲吴雪梅郝云鹏张艳凤杨诺郝小生张波高健博
- 关键词: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儿童患者甲基泼尼松龙抗癫痫药
- 儿童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儿童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p-NMOS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p-NMOSD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1日至2019年5月1日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神经科诊断为p-NMOSD的16例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血和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 16例患儿均为首次确诊病例,首发症状中,视神经损害者7例,脊髓损害者6例,大脑损害者3例。脑脊液常规生化改变无特异性,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Ig G)阳性4例(4/16例),髓鞘少突胶质细胞抗体(MOG-Ig G)阳性3例(3/6例)。除1例患儿脊髓MRI正常外,其余15例患儿存在长节段脊髓炎,以颈胸受累为主。除2例患儿头部MRI正常外,其余14例患儿头部MRI异常,均存在幕上病变,以近皮层及皮层下白质病灶多见。经激素及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所有患儿均缓解,但部分患儿存在复发。结论 p-NMOSD患儿常以视神经损害起病,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病灶具有特征性,此类患儿应常规行AQP4-Ig G及MOG-Ig G检查,及早干预,减少疾病复发。
- 高健博史晓依郝小生梁建民吴雪梅陈银波
- 3.5岁幼儿型布鲁氏菌病脑膜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报告1例3.5岁幼儿布氏杆菌脑膜炎误诊病例,复习相关资料,以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布氏杆菌脑膜炎3.5岁幼儿1例。患儿,男,3.5岁。因间断发热、头痛3个月入院。回顾性分析该患儿临床资料。检索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儿为急性起病,病程长,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和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的改变早期类似于化脓性脑膜炎,后期类似于结核性脑膜炎,WBC轻度升高,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血清布氏杆菌抗体阳性,凝集效价为1:200。经头孢曲松钠、利福平和复方新诺明三联抗生素治疗,3周后脑脊液恢复正常。出院后继续口服利福平和复方新诺明6周,恢复良好。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儿童布氏杆菌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成人,以急性脑膜炎/脑膜脑炎为主。布氏杆菌脑膜炎为亚急性病程,脑脊液改变与结核性脑膜炎类似,临床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本病的治疗目前主张3种抗生素联合治疗,应选用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药物,总疗程不短于8周。结论 3.5岁幼儿布氏杆菌脑膜炎临床少见,对于幼儿反复波动性发热,合并有诊断不明的脑膜炎/脑膜脑炎,尤其表现与化脓性或结核性脑膜炎类似者,应考虑布氏杆菌脑膜炎的可能性,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详细询问牧区居住史以及牛羊制品食用史,并行血清凝集试验和脑脊液培养,以早期确诊。
- 聂冬梅杨立彬郝小生
- 关键词: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