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广丽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主题

  • 5篇翻译
  • 4篇辜鸿铭
  • 2篇译者
  • 2篇惯习
  • 2篇翻译策略
  • 2篇场域
  • 1篇动机
  • 1篇意识形态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中国典籍
  • 1篇偏见
  • 1篇文本选择
  • 1篇美学
  • 1篇接受美学
  • 1篇归化
  • 1篇归化翻译
  • 1篇翻译动机
  • 1篇翻译活动
  • 1篇《飘》

机构

  • 3篇临沂师范学院
  • 2篇苏州大学
  • 1篇临沂大学

作者

  • 6篇郝广丽

传媒

  • 2篇文教资料
  • 1篇活力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从惯习与场域的角度探究 ——辜鸿铭英译儒经的动机与策略
辜鸿铭(1857-1928)是清末民初驰名中外的外交家、思想家和翻译家。作为一名学贯中西的学者,在中国的知识分子纷纷学习西方文化、科技,翻译介绍外国的文化到中国的大背景下,他却转向了中国文化,认为中国文化才是解救世界文明...
郝广丽
关键词:辜鸿铭惯习场域翻译策略翻译动机
偏见是翻译的前提
2006年
本文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以及影响翻译的因素出发,探讨关于纯粹的、无偏见的、客观的翻译是不可能的这一观点。“偏见”是翻译的前提。
郝广丽
关键词:偏见接受美学翻译
意识形态对译者辜鸿铭翻译活动的影响
2008年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代表人物勒菲弗尔提出了制约翻译的三要素: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其中意识形态是最主要的因素.辜鸿铭的翻译活动无疑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操控力的有力证明.
郝广丽
关键词:意识形态辜鸿铭翻译活动
从惯习与场域的角度探究
辜鸿铭(1857-1928)是清末民初驰名中外的外交家、思想家和翻译家。作为一名学贯中西的学者,在中国的知识分子纷纷学习西方文化、科技,翻译介绍外国的文化到中国的大背景下,他却转向了中国文化,认为中国文化才是解救世界文明...
郝广丽
关键词:辜鸿铭归化翻译
文献传递
傅东华版《飘》的翻译策略以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主要探讨了傅东华翻译的<飘>的翻译策略,对傅版<飘>中"归化"的使用进行具体分析,并简要指出了影响傅东华翻译策略的因素.
郝广丽
关键词:《飘》翻译策略影响因素
场域和惯习对译者文本选择的影响——以辜鸿铭英译中国典籍为例被引量:7
2011年
19世纪末期,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基本处于失语状态,众多中国学者纷纷选择翻译外国作品,辜鸿铭却逆潮流而动,选择了翻译中国的儒家经典,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到国外。本文以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惯习和场域理论作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辜鸿铭的翻译惯习以及他所处的翻译场域,探讨他选择翻译儒家经典的原因。
郝广丽
关键词:辜鸿铭文本选择惯习场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