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成波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电火花
  • 4篇电火花铣削
  • 4篇铣削
  • 3篇铣削加工
  • 3篇合金
  • 3篇放电
  • 2篇电火花加工
  • 2篇电火花铣削加...
  • 2篇电极
  • 2篇电极损耗
  • 2篇损耗率
  • 2篇钛合金
  • 2篇火花放电
  • 2篇放电率
  • 1篇电火花加工电...
  • 1篇电火花加工技...
  • 1篇电极结构
  • 1篇电压
  • 1篇电压值
  • 1篇压痕

机构

  • 8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8篇郭成波
  • 6篇狄士春
  • 2篇韦东波
  • 1篇李兆龙
  • 1篇吕鹏翔
  • 1篇宋云龙
  • 1篇吴湘

传媒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兵工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电火花加工分离式电极
一种电火花加工分离式电极,属于电火花加工技术领域。该电极解决目前电火花加工中冲液方法加工深孔或深槽时蚀除颗粒难以排出放电间隙容易导致侧壁二次放电的问题。方案:所述电极包括第一圆柱电极、第二圆柱电极和第三圆柱电极,第一圆柱...
狄士春李道岭郭成波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火花放电率的电极损耗实时补偿方法
一种基于火花放电率的电极损耗实时补偿方法,涉及一种电火花铣削加工中电极损耗实时补偿的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目前电火花铣削加工中电极损耗补偿不准确导致无法满足加工精度要求和伺服进给不稳定导致加工效率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狄士春郭成波
文献传递
TC4钛合金电火花高效铣削加工效率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钛合金材料以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钛合金切削性能差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制约了钛合金工业应用范围的推广。以TC4钛合金加工效率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长脉宽大电流脉冲电源,采用电火花铣削加工的方法实现了钛合金的高效加工。利用设计的正交实验对电火花铣削加工钛合金过程中主要加工参数,分别为脉宽、脉间、峰值电流、电极转速、冲液压力和切削深度等对加工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加工参数优选、极差分析及显著性分析等方法对加工参数对加工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使用加工效率预测公式对加工所能达到的最大加工效率进行了预测。最终在正交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进行实验,采用脉宽为2 000μs、脉间为100μs、峰值电流为635 A、电极转速为800 r/min、冲液压力为1.5 MPa和切削深度为3 mm时,使得电火花铣削加工钛合金的加工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 000 mm^3/min,并使用电子扫描电镜对钛合金被加工表面的受热影响层进行了检测分析,验证了使用电火花铣削对钛合金进行高效加工的可行性。与传统切削方法相比,电火花铣削加工的加工精度有限,表面质量较差,但是由于采用石墨材料作为电极,相同体积钛合金的去除其电极损耗的成本只有刀具加工的10%左右,因此非常适合应用于航天航空工业制造中大量存在的需要大体积材料去除的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粗加工。
郭成波狄士春韦东波宋云龙吴湘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钛合金电火花铣削加工参数
放电铣削高效加工技术研究
在航空航天工业领域,为了保证装备在极端使用环境中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减轻装备的整体重量,降低发射成本,采用了大量的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等机械性能优良的难加工材料。为了保证材料组织强度的稳定性,材料的毛坯较大,最终零件与...
郭成波
关键词:机械加工多轴铣床
钛合金电火花高效铣削电极运动轨迹控制及工艺研究
目前航空航天工业中大量使用高强度高硬度的钛合金、镍基耐高温合金等材料,这些材料普遍存在难加工的问题,在进行大体积材料去除时刀具损耗严重,加工效率低且成本高。如果能够使电火花铣削加工的效率提高到比机械切削还要高,加工这些难...
郭成波
关键词:电火花铣削钛合金材料去除率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电火花加工电极
一种新型电火花加工电极,涉及一种电火花加工中能够无死角充液的台阶式电极结构。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电火花加工用的电极自身内冲液无法直接冲向电极前端放电区域,导致存在充液死角,并且电火花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
狄士春郭成波
文献传递
2024铝合金表面扫描式微弧氧化工艺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本研究利用小功率微弧氧化电源,通过内充液式管状阴极的逐行扫描,在2024铝合金样件表面生成微弧氧化陶瓷膜层,对样件的局部受损部位进行了成功的修复,从而突破了传统微弧氧化技术不能用于铝合金构件现场局部防护与修复的限制;利用XRD、SEM、EDS等分析方法对陶瓷膜层的相组成与微观组织形貌进行了研究。利用纳米压痕仪测试了陶瓷膜层的纳米压痕硬度和弹性模量,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陶瓷膜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恒电流模式下,扫描式微弧氧化电压快速升高,直接进入微弧放电阶段。其一次扫描成膜层厚度17μm,相对于传统微弧氧化具有很高的成膜效率。铝合金扫描式微弧氧化陶瓷膜层主要由α-Al2O3和γ-Al2O3组成,膜层分为致密层和疏松层,表面多微孔,且有微裂纹;纳米压痕测试结果表明,陶瓷膜层纳米压痕硬度和弹性模量沿界面向外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扫描式和传统微弧氧化陶瓷膜层都能够对基体起到有效的腐蚀防护作用,传统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的腐蚀防护作用高于扫描式。
吕鹏翔韦东波郭成波李兆龙狄士春
关键词:铝合金陶瓷膜层纳米压痕耐腐蚀
一种基于火花放电率的电极损耗实时补偿方法
一种基于火花放电率的电极损耗实时补偿方法,涉及一种电火花铣削加工中电极损耗实时补偿的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目前电火花铣削加工中电极损耗补偿不准确导致无法满足加工精度要求和伺服进给不稳定导致加工效率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狄士春郭成波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