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易苗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小儿
  • 4篇疗效
  • 4篇临床疗效
  • 3篇治疗小儿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疗效观察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腹泻
  • 2篇急性腹泻病
  • 2篇腹泻
  • 2篇腹泻病
  • 1篇血铅
  • 1篇炎症
  • 1篇炎症细胞
  • 1篇炎症细胞因子
  • 1篇治疗儿童
  • 1篇治疗小儿肺炎
  • 1篇中毒
  • 1篇散剂治疗
  • 1篇手足

机构

  • 6篇湖南省儿童医...

作者

  • 6篇郭易苗
  • 4篇方艳
  • 3篇罗颂
  • 2篇田静
  • 2篇何周康
  • 2篇张晶
  • 2篇刘潇
  • 1篇刘朝宙
  • 1篇彭骞
  • 1篇谭金桃

传媒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实用检验医师...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鹿珠合剂治疗儿童高铅血症及轻度铅中毒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鹿珠合剂对儿童高铅血症及轻度铅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患高铅血症和轻度铅中毒儿童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健康教育及营养干预,治疗组50例在健康教育及营养干预的基础上给予鹿珠合剂口服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铅浓度、神经功能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儿的血铅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组血铅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58.0%,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都出现了下降,但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鹿珠合剂能显著降低儿童血铅水平,改善高血铅儿童的神经异常行为。
方艳郭易苗田静罗颂彭骞何周康
关键词:儿童血铅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患小儿急性腹泻病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进行治疗。评估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腹泻持续时间显著较短,治疗4 d与治疗7 d后的大便次数显著减少(P均<0.05)。结论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患儿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张晶刘潇郭易苗
关键词: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
响应面法优化防风中升麻素和亥茅酚苷的提取工艺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防风中升麻素和亥茅酚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回流方法,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自变量,采用Hassan方法计算升麻素与亥茅酚苷含量的总评“归一值(OD)”,建立总评归一值与自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用响应面法预测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6%、提取时间为45 min、料液比为2 mL∶43 mL;此条件下升麻素和亥茅酚苷含量理论值分别为0.309、0.833 mg/g。结论:模型预测值与实验观察值接近,表明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后得到的提取工艺参数可用于防风药材中升麻素与亥茅酚苷的提取。
方艳田静罗颂郭易苗
关键词:防风
探讨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 探讨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患儿,给予头孢呋辛钠、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给予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两组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小儿肺炎患儿采取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症状,用药效果较好,且安全性好。
张晶刘潇郭易苗
关键词:小儿肺炎溴己新头孢呋辛钠
百蕊颗粒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对比百蕊颗粒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湖南省儿童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按抗病毒药物使用的不同分为利巴韦林治疗组及百蕊颗粒治疗组,每组各5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的变化,两组治疗后退热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以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百蕊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巴韦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比20.0%,P<0.05);百蕊组各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利巴韦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退热时间(d):1.50±0.20比2.35±0.25;手足疱疹消退时间(d):2.30±0.50比3.45±0.35;口腔溃疡愈合时间(d):2.50±0.25比4.00±0.40,均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细胞因子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利巴韦林组:TNF-α:62.41±5.49比112.48±5.32;IL-1β:25.29±1.41比59.64±1.36;IL-6:33.18±1.32比54.20±1.25,百蕊组:TNF-α:41.77±5.53比112.50±5.40;IL-1β:18.33±1.37比60.20±1.35;IL-6:28.97±1.33比54.25±1.30,均P<0.05],且治疗后百蕊颗粒组显著低于利巴韦林组。结论百蕊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方艳郭易苗谭金桃刘朝宙
关键词:利巴韦林小儿手足口病炎症细胞因子
磷酸铝凝胶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磷酸铝凝胶对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260例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磷酸铝凝胶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腹泻、发热、脱水、呕吐等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呕吐、腹泻、发热及脱水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腹泻治疗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磷酸铝凝胶,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见效时间,促进患者远期预后。
郭易苗方艳罗颂何周康
关键词:小儿急性腹泻磷酸铝凝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