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排斥
  • 2篇免疫排斥
  • 2篇角膜
  • 2篇角膜移植
  • 2篇高危
  • 2篇高危角膜
  • 2篇高危角膜移植
  • 2篇大鼠高危角膜...
  • 1篇移植术
  • 1篇排斥反应
  • 1篇祖国传统医学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排斥反应
  • 1篇角膜移植术

机构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田庆梅
  • 2篇解孝锋
  • 2篇郭爱莲
  • 2篇毕宏生
  • 2篇张竖
  • 2篇温莹

传媒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黑睛排斥汤防治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黒睛排斥汤在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作用的机理。方法角膜缝线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建立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模型,随机分为A组(模型对照),B组(灌服黒睛排斥汤4 g/(kg.d)),C组(灌服黒睛排斥汤4 g/(kg.d)+CsA 10 mg/(kg.d))。行封闭群大鼠SD-Wistar组间同种异体全板层角膜移植,观察植片存活状况;应用流式细胞分析,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等方法对受体局部和全身免疫状态机制进行检测。结果 1.角膜植片存活时间:A组(10.38±1.69)d,B组(13.00±2.03)d,C组(22.50±3.07)d,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外周血淋巴细胞CD4+和CD8+亚群:术后7 d,CD4+,CD8+,CD4+/CD8+各组之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14 d,C组CD4+、CD4+/CD8+与A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术后21 d,B、C组CD4+、CD4+/CD8+与A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但各组CD8+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B组、C组脾T淋巴细胞的增殖被明显抑制,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C组更为明显。结论黒睛排斥汤对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模型大鼠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来实现的。
田庆梅毕宏生解孝锋温莹张竖郭爱莲
关键词: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
黑睛排斥汤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高危角膜移植患者虽然常规应用免疫抑制性药物,但角膜移植片的排斥率仍很高。近年来传统中药在角膜移植中的作用逐渐引起关注,黑睛排斥汤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黑睛排斥汤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16只正常雌性SD大鼠角膜作为供体,32只雌性Wistar大鼠作为受体,用角膜缝线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CNV),建立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模型,然后行封闭群大鼠SD.Wistar组间同种异体全板层角膜移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包括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灌服)、CsA组[10mg/(kg·d)CsA灌服]、黑睛排斥汤组[4g/(kg·d)黑睛排斥汤灌服]和联合用药组[10mg/(kg·d)CsA+4g/(kg·d)黑睛排斥汤灌服],各组大鼠均于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后4d开始灌服相应药物,于术后第4天起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眼前节反应,每隔2天观察1次,连续观察30d。参考Larkin等的标准对角膜}昆浊程度、水肿程度及新生血管程度进行评分,记录移植排斥指数(RI)并观察植片的存活状况,对角膜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受体角膜局部和全身免疫状态进行检测,对4个组大鼠的各种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角膜移植术后10d左右发生排斥反应,CsA组和黑睛排斥汤组大鼠均于术后12~13d发生排斥反应,而联合用药组大鼠于术后22d发生排斥反应。与模型对照组比较,CsA组、黑睛排斥汤组和联合用药组大鼠角膜移植后角膜混浊程度评分、角膜水肿评分和新生血管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用药组上述各指标的评分均明显低于CsA组和黑睛排斥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sA组与黑睛排斥汤组的各种评分差�
解孝锋田庆梅毕宏生温莹张竖郭爱莲
关键词:免疫排斥反应祖国传统医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