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艳燕
- 作品数:66 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陶瓷大平板超声磨削系统及精密表面成形机理
- 针对陶瓷材料硬度高、脆性大,成形加工比较困难,尤其是大型结构陶瓷加工低效低质等加工难题,提出了适合纳米陶瓷大平板的超声复合磨削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对精密磨床加工主轴的改造,采用在工件上直接施振的方式,实现了纳米陶瓷大平板平...
- 闫艳燕赵波童景琳马辉
- 关键词:超声加工
- 文献传递
- TC4钛合金纵扭超声磨削力热耦合模型及其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为探究TC4钛合金纵扭超声磨削过程中的力热耦合机理,基于TC4钛合金纵扭超声磨削的磨削力模型、工件表面平均温度模型、质量热容计算表达式建立了其力热耦合模型,并对力热耦合作用下TC4钛合金纵扭超声单颗磨粒去除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磨削力、磨削温度的相互影响特性。理论与仿真研究发现,磨削区剧烈的温升会降低钛合金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抑制磨削力的增长速率。最后通过TC4钛合金纵扭超声磨削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纵扭超声的引入能明显降低磨削力和磨削温度,磨削力和磨削温度的降低幅度分别达到19.39%和12.41%;磨削温度随着磨削深度、砂轮转速和工件进给速度的增大而升高,且随着磨削温度的升高磨削力增长趋势变缓;磨削力和磨削热的减小使工件表面塑性变形和犁沟两侧的塑性隆起高度减小;与普通CBN磨削相比,纵扭超声的引入对表面粗糙度的降低幅度可达到31.21%,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超声振幅能显著提高加工表面的质量。
- 闫艳燕闫浩哲刘俊利牛赢王晓博
- 关键词:TC4钛合金磨削力磨削热
- 一种基于楔形进给水平补偿的Z向微位移结构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楔形进给水平补偿的Z向微位移结构,主要包括两套伺服电机、直线滑轨、滑动台座、滚珠丝杠、支撑座、光杆导轨和楔形块,其中一套直线滑轨固定在平台上且滑动台座与一个楔形块连接,另外一套直线滑轨固定在第一个楔形...
- 闫艳燕孙珍宝崔晓斌郭强李瑜张成
- 文献传递
- 用于多信息融合的采煤机智能控制策略研究的实验装置
- 用于多信息融合的采煤机智能控制策略研究的实验装置,包括计算机、变频器、采煤机模型和现场控制器,采煤机模型包括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机身、试验台、牵引链条、导轨和导向滑靴,导向滑靴设有两个,两个导向滑靴固定在机身前侧底部,导...
- 刘俊利孔秀平闫艳燕王立锋张成张琳王翔宇徐建
- 文献传递
- 基于HSR和HSM的复杂曲面类零件高速加工
- 2015年
- 目前,常见的CAM类软件如UG,Mastercam等在加工领域已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在高速加工方面,这些软件缺乏针对性的优化,只能对切削刀路做简单的拐角圆滑及减速处理,局部加工仍然存在安全隐患。Solidcam高速加工模块中的HSR和HSM对切削刀路及连刀路径中的所有拐角都进行光顺处理,有效避免加工过程中的刀具停顿,使机床保持连续运动。对某零件利用HSR和HSM进行加工,结果证明,加工过的曲面质量较高,编程效率和安全性也得到了提升。
- 吴亚辉邓小玲闫艳燕
- 关键词:HSM
- 二维超声振动磨削中相邻磨粒运动轨迹对加工过程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充分考虑椭圆超声振动磨削中砂轮参数、加工参数和超声振动参数对相邻磨粒运动轨迹的影响,推导了椭圆振动磨削中相邻磨粒运动轨迹方程,给出了椭圆振动磨削中相邻磨粒间运动轨迹相互作用关系判据。对相邻磨粒切刃间距、相邻磨粒间径向高度差、工件进给速度、砂轮半径和超声振幅等参数对相邻磨粒间运动轨迹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
- 闫艳燕徐沛林冯纪成霍佳伟
- 关键词:超声数学模型仿真
- 金刚石飞切单晶硅的切削力模型及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首先对金刚石飞切单晶硅的加工特点进行分析,建立了未变形切屑厚度模型及材料去除类型的理论判定条件;然后推导出了适合金刚石飞切加工特点和单晶硅材料特性的数学预测模型;最后进行了切削力正交试验,并通过切削力试验值与模型计算值对比验证了切削力模型的合理性。同时根据试验结果总结了各主要加工参数(切深ap、进给量f、主轴转速n)及其产生的最大未变形切屑厚度hmax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
- 闫艳燕王润兴赵波
- 关键词:单晶硅切削力模型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研究式”教学方法浅析被引量:1
- 2021年
- 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2017年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与布局。作为机械制造学科的一门重要的传统专业基础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内容的编制、课件的制作以及课程的讲授方式要与新工科的要求相结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为此,文章提出"研究式"教学方式,针对国家重点方向、重大需求的某些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所涉及的基础问题开展教学研究,以"研究"的方式使教师和同学们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做到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制造业的发展前沿,为同学们能够成为"走上社会、服务社会"的有用人才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 郭强崔晓斌闫艳燕焦锋姜燕
-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育改革
- 基于非局部理论的超声振动下陶瓷裂纹扩展机理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基于非局部理论对超声振动下纳米复相陶瓷材料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获得了陶瓷材料在超声振动下裂纹扩展循环应力振幅的衰减规律及断口微观结构的变化特征。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引入非局部理论,选取二维衰减核函数,建立了超声振动下陶瓷材料的非局部本构模型。通过研究非局部模量中内部变量与外部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超声振动下纳米复相陶瓷的力学行为及其变化特征,并阐述了不同超声频率下循环应力振幅及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超声振动的作用下,材料断裂时的循环应力振幅衰减,且这种衰减现象随频率的增大更为明显。试验得出了与非局部理论一致的结论,证实了超声振动确实对裂纹扩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 马辉赵波谢萍闫艳燕
- 关键词:超声振动纳米复相陶瓷
- 超高速面铣淬硬钢涂层刀具切削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为探索超高速切削条件下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的切削性能,进行了超高速面铣淬硬钢实验,研究了切屑成形、切削力、刀具磨损以及表面粗糙度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切削速度为2 800 m/min时,部分切屑出现了锯齿分离的现象;而在切削速度为2 000 m/min时,开始出现球状切屑;这两种切屑形态分别表征了超高速切削条件下高强度的热、机械冲击以及极高的切削温度;切削力及工件表面粗糙度均随切削速度的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在切削速度为1 500m/min时达到最小值;超高速切削条件下,极高的切削温度导致刀具材料力学性能下降,刀具后刀面的主要失效机理为磨粒磨损、黏结磨损和氧化磨损。由于高强度的热、机械冲击,刀具前刀面的主要失效机理为涂层剥落。
- 郭景霞崔晓斌闫艳燕
- 关键词:超高速切削涂层刀具切削力刀具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