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肇扬
- 作品数:23 被引量:118H指数:7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参麦注射液联合阿美替尼对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阿美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参麦注射液联合阿美替尼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美替尼治疗。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KPS功能状态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差值(20.00±13.13)高于对照组(11.00±1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皮疹、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美替尼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可改善患者ORR、DCR,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 黄轶辉夏泽海戴一帆郑蕾王艺君阮肇扬吕群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
- 替加环素治疗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例体会
- 替加环素是第一个临床用于的静脉内给药的甘氨酞环素类抗生素。其在米诺环素9位分子上添加叔丁基甘氨酞胺基团后,替加环素与核糖体靶位的亲和力较米诺环素与四环素提高5倍,并且由于9位替代基团形成的空间位阻作用,使细菌对之不易产生...
- 阮肇扬吕群马潜戴一帆冯哲敏
- 文献传递
-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AB)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5月于医院经细菌培养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71例患者,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死率,转入ICU后住院天数及辅助呼吸机机械通气天数,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1例患者共检出100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痰液中分离出的最多占56.00%,其次为引流液占24.00%;检出CRAB 32株,占32.00%,检出非CRAB 68株,占68.00%;CRAB与非CRAB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环丙沙星均较敏感;非CRAB感染患者病死率为1.79%,CRAB感染患者病死率为13.33%,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CRAB感染患者转入ICU后住院天数及机械通气天数也显著少于CRAB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以呼吸道检出最为常见,部分存在较严重的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患者多预后不佳,临床应及早发现正确用药。
- 吕群阮肇扬王建军马潜戴一帆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预后
- 解毒抗瘤方对肺癌化疗患者减毒增效作用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中药解毒抗瘤方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86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服用解毒抗瘤方,连续用药2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KPS评分,记录生存时间,计算1年生存率,观察胃肠道副反应(恶心、呕吐)及血液毒性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缓解率为3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3.3%,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1.1个月,较对照组明显延长(7.3个月),1年生存率观察组为51.2%,明显高于对照组之32.6%,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副反应及血液毒性均较对照组减轻,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解毒抗瘤方对肺癌化疗患者具有减毒增效作用。
- 阮肇扬戴一帆姜海波王建军余瑜曼陈芳芳吕群
- 关键词:肺癌化学疗法减毒增效作用
- 清肺化痰祛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5
- 2017年
-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祛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清肺化痰祛瘀汤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对比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治疗后FEV1%、FEV1/FVC%显著高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 O2显著较治疗前升高,Pa CO2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a O2明显高于治疗后对照组,Pa CO2明显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两组p H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肺化痰祛瘀汤联合西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 阮肇扬王建军戴一帆吕群宋秋英姜海波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医结合
- 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统计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与治疗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5年3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 50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中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痰液送检,分析感染病原菌构成,筛查脑卒中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500例脑卒中患者中有44例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为2.93%;共检出病原菌71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1株占71.83%,革兰阳性菌19株占26.76%,真菌1株占1.4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并糖尿病、吞咽困难和鼻饲胃管等是导致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脑卒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较多,在临床治疗中,对于存在高风险因素的脑卒中患者要密切关注,给予必要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 姜海波阮肇扬王小川叶小军卢晓东
- 关键词:脑卒中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预防措施
- 生脉胶囊联合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生脉胶囊联合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90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生脉胶囊组、EGFR-TKI组、联合组,每组30例。3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及最佳营养支持治疗。生脉胶囊组口服生脉胶囊;EGFR-TKI组口服一代TKI靶向药物凯美纳;联合组口服EGFR-TKI和生脉胶囊,用法用量同上。3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3组疗效、治疗前后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免疫功能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客观有效率均高于生脉胶囊组和EGFR-TKI组(P<0.05)。3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KPS评分的差值低于生脉胶囊组和EGFR-TKI组(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CD3^+、CD4^+和CD4^+/CD8^+的差值高于生脉胶囊组和EGFR-TKI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胶囊联合一代EGFR-TKI靶向药物凯美纳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免疫功能。
- 陆秀婷吕群阮肇扬王建军
-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临床研究性
- 生脉胶囊联合盐酸埃克替尼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生脉胶囊联合盐酸埃克替尼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予盐酸埃克替尼片125 mg,po,ti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生脉胶囊0.9 g,po,tid。2组疗程均为8周。评估或测量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CA125)水平、不良反应、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4.46%vs 53.19%,P<0.05),血清CEA和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89%vs 42.55%,P<0.05),中位PFS长于对照组[(10.32±1.87)月vs(7.43±1.28)月,P<0.05]。结论生脉胶囊联合盐酸埃克替尼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近期疗效良好,且可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
- 吕群陆秀婷阮肇扬王建军
- 关键词:生脉胶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中成药的使用现状与管理对策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为中成药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医院2018~2019年收治的78例呼吸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中成药治疗,对其中成药使用类型、不合理使用情况及用药安全性予以分析。结果:医院呼吸内科中成药使用较多的有银杏露、枇杷露、补肺活血胶囊、百令片及清咽滴丸;通过对78例患者210张处方的研究分析,其中有10张(4.76%)处方存在处方不合理用药问题,具体包括用药不适宜处方7张、超常处方3张;中成药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6%。结论:医院呼吸内科患者中成药使用类型基本固定,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不合理处方,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中成药用药合理性干预,提高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
- 陈兰丽阮肇扬
- 关键词:呼吸内科管理对策
- 谵妄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相关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谵妄的发生率及谵妄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CAP患者126例,分成死亡组(16例)和生存组(110例)。记录所有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并存疾病、谵妄发生、CURB-65评分、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谵妄与住院期间死亡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谵妄对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组老年CAP患者发生谵妄29例(23.0%),谵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为31.0%(9/29),谵妄使老年CAP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增加5.785倍。单因素分析显示,与生存组相比,住院期间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谵妄发生率更高、CURB-65评分、PSI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升高(t=2.081,χ2=11.425,t=5.074、4.706、4.431,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谵妄、CURB-65评分、PSI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是老年CAP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谵妄预测住院期间死亡有中等曲线下面积及灵敏度和特异度,且与CURB-65评分、PSI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的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老年CAP患者谵妄发生率较高,谵妄是老年CAP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对谵妄的诊治可能降低CAP患者的病死率。
- 马潜吕群阮肇扬王建军戴一帆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人谵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