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培源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支配性
  • 2篇人格权
  • 1篇信托
  • 1篇信托财产
  • 1篇有权
  • 1篇预约
  • 1篇所有权
  • 1篇所有权归属
  • 1篇赔偿
  • 1篇赔偿损失
  • 1篇权利
  • 1篇违约
  • 1篇违约责任
  • 1篇律制
  • 1篇法律
  • 1篇法律制度
  • 1篇本约
  • 1篇财产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

作者

  • 4篇陆培源
  • 1篇方新军

传媒

  • 1篇黑龙江省政法...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人格权之支配性刍议
2014年
罗马法、近代的法德两国民法典均未承认人格权。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人权意识的觉醒以及人的伦理价值出现由内向外扩张的倾向等因素,人格权制度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从权利的概念、民事权利的分类、人格权双重属性的角度看,支配性为人格权属性之一。人格权主要是一种防御权,以生命权为例,现在越来越显示出积极权利的属性,这同样体现了生命权的支配性。权利人对人格利益的支配应受到正当限制,但这不能完全否定人格权的支配性。
陆培源
关键词:人格权支配性权利
试论我国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被引量:4
2014年
信托制度起源于英国,并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信托财产是信托的核心与灵魂,而信托财产所有权的归属不仅关系到信托当事人的权利划分,也直接决定着信托功能的发挥。从我国《信托法》相关规定看,立法机关倾向将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于委托人。这种归属模式给理论研究与实践带来诸多问题。英美法系国家以"双重所有权"建构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模式,大陆法系的主要国家或地区大都是按照"受托人所有权"立法模式来解决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问题。《信托法》应将英美法系信托的精神和理念纳入我国信托财产权相关制度之中。
陆培源方新军
关键词:信托所有权归属
试论人格权的支配性
本文由前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  在前言部分,简要阐述人格权的支配性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正文共有五部分,分别是人格权、支配权、人格权的客体、人格权的支配性、人格权的支配性限制。  在人格权部分,首先论述人格权的历...
陆培源
关键词:人格权支配性法律制度
文献传递
预约效力及其违约责任探析被引量:2
2015年
预约的本质是合同,乃约定将来订立一定契约的契约。关于预约的效力有必须磋商说、必须缔约说、区分说三种学说,它们各有利弊。从外国立法例、提醒和警示当事人谨慎签订预约以及加大对恶意预约人的法律制裁、提高司法效率等方面认为应采必须缔约说。预约与本约为两个独立的合同,预约从合同内容、标的等方面有别于本约。预约的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赔偿损失、违约金等。
陆培源
关键词:预约本约赔偿损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