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耘

作品数:95 被引量:536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领域

  • 32篇化学工程
  • 13篇理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1篇纤维
  • 20篇碳纤维
  • 20篇活性碳
  • 20篇活性碳纤维
  • 13篇活性炭
  • 12篇炭纤维
  • 12篇活性炭纤维
  • 11篇功能纤维
  • 8篇水处理
  • 8篇AU
  • 7篇乙烯
  • 7篇螯合
  • 6篇循环冷却水
  • 6篇碳化
  • 6篇偕胺肟
  • 6篇偕胺肟基
  • 6篇螯合纤维
  • 6篇回收
  • 6篇合纤
  • 6篇胺基

机构

  • 69篇中山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70篇陆耘
  • 65篇曾汉民
  • 23篇符若文
  • 13篇陈水挟
  • 11篇朱世平
  • 9篇林伟平
  • 6篇岳中仁
  • 5篇汤顺清
  • 5篇汤丽鸳
  • 4篇张小平
  • 4篇卢泓泽
  • 4篇杜秀英
  • 3篇徐志达
  • 2篇邓继勇
  • 2篇王强
  • 2篇卢泽俭
  • 2篇邓端茂
  • 2篇林尚安
  • 2篇赵振河
  • 2篇周华新

传媒

  • 14篇合成纤维工业
  • 4篇高等学校化学...
  • 4篇水处理技术
  • 4篇材料研究学报
  • 3篇新型炭材料
  • 3篇高分子学报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高科技纤维与...
  • 2篇暨南大学学报...
  • 2篇材料科学进展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功能材料
  • 1篇高技术通讯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3
  • 1篇2001
  • 4篇2000
  • 12篇1999
  • 8篇1998
  • 8篇1997
  • 7篇1996
  • 4篇1995
  • 5篇1994
  • 5篇1993
  • 1篇1992
  • 3篇1991
  • 2篇1990
  • 5篇1989
  • 1篇1987
  • 1篇1986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载锰活性炭纤维(SACF-Mn)的制备及对乙基硫醇吸附性能的研究ⅠSACF-Mn的制备及结构研究被引量:12
1998年
制备了载锰剑麻基活性炭纤维(SACF-Mn),并研究了制备条件对SACF-Mn的结构及表面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大锰溶液的浓度,提高pH值,高价态的锰离子都有利于SACF对锰的吸附;锰化合物的阴离子类型,不仅影响SACF对锰的吸附。
杜秀英陆耘符若文曾汉民
关键词:活性炭纤维锰盐表面形态
活性碳纤维吸附染料前后的结构比较被引量:5
1998年
借助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手段,比较了几种活性碳纤维在水相中吸附前后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碳纤维吸附染料后,其微晶结构发生了变化,依吸附质的不同,活性碳纤维的晶面间距有一定的膨胀或缩小。同时,活性碳纤维在水溶液中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其表面含氧量在吸附后有所增加或减小,显示某些有机物也可使活性碳纤维发生氧化或还原。
陈水挟陆耘曾汉民
关键词:活性碳纤维表面化学结构微晶结构染料
氧化还原功能纤维的研究(Ⅲ)──含醇胺基纤维的制备及其对Au^(3+)的吸附性能
1996年
用二乙醇胺、乙醇胺及三乙醇胺与反应性氯甲基化纤维进行胺化反应,得到含氮量分别为2.26、2.71、1.86mmol/g的功能纤维(编号依次为Ⅰ、Ⅱ、Ⅲ).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纤维Ⅰ在pH=2.5对An3+的吸附量达最大(550mg/g),纤维Ⅱ和Ⅲ在pH=2.0对An3+的吸附量分别为620和409mg/g它们都能将部分吸附态An3+还原成单质.纤维Ⅰ对吸附态An3+的还原百分率随pH值的升高而提高,pH。5.0时达87%.pH=2.0时纤维Ⅱ和Ⅲ对An3+的还原百分率达100%;纤维Ⅰ、Ⅱ对An3+的吸附量随溶液温度升高而提高,另外,随溶液离子强度升高纤维Ⅰ对An3+的吸附量减小;在非水介质中,纤维Ⅰ、Ⅱ对Au3+的吸附量比在水中小,但也能将部分吸附态金属离子还原成单质.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纤维Ⅰ对Au3+的吸附在50min可达饱和吸附量的一半(即t1/2=50min).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吸附在纤维Ⅰ上的金聚集成粒状.
汤顺清陆耘曾汉民
关键词:功能纤维
亚甲基蓝和Ag^+在活性炭纤维上的共吸附被引量:10
1998年
研究了水蒸汽活化和化学活化两类活性炭纤维(ACF)对水溶液中单组分亚甲基蓝和Ag(NH3)2+以及两者并存时的吸附特征.ACF对水溶液中亚甲基益的吸附量主要取决于其表面积和孔分布.ACF对Ag+的还原—吸附能力则主要取决其表面的化学性质.相同条件下,化学活化的ACF对银离子的还原吸附量(300mg·g-1)比尔蒸汽活化的ACF的还原—吸附量(100mg·g-1)高.溶液中亚甲基益的存在显著改变了水蒸汽活化ACF对银离子的还原—吸附能力,使其对水中银离子的还原吸附量达600mg·g-1以上.
陈水挟陆耘曾汉民
关键词:活性炭纤维共吸附亚甲基蓝
用含偕胺肟基材料还原提取黄金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含偕胺肟基材料还原提取黄金的方法,将含偕胺肟基材料与含金溶液接触,一段时间后取出灼烧即可获得黄金,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所用吸附材料容易制备,成本低,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陆耘曾汉民符若文林伟平徐志达
文献传递
无纺布上的偕胺肟基团鳌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被引量:11
1994年
采用各种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含偕胺肟基因维尼无纺布与An(3+)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时的化学结构变化、氧化还原与鳌合吸附的关系以及还原产物的结晶结构和形态.结果表明,含偕胺肟基无纺布与Au(3+)反应时,开始主要是偕胺肟基被氧化成为酰胺基.此外,有部分偕胺基因被氧化成为羧基.An(3+)被还原的同时生成约相等当量的氢离子.反应后期或反应温度高时,氢离子生成量增大.实验结果还表明,在反应起始阶段,Au(3+)与偕胺肟基因会发生鳌合作用.还原生咸的单质An形成“玫瑰花”状的小晶粒粘附于无纺布纤维表面.
符若文陆耘曾汉民
关键词:无纺布螯合
氧化还原功能纤维的研究──Ⅶ.含正丙胺基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Au^(3+)的吸附性能被引量:3
1996年
以氯甲基化纤维、聚乙烯醇(PVA)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_一缩二乙二醇丙烯酸双酯(DGA)纤维:氯球三种反应性基体,合成了含氮量分别为2.34,2.94,1.61mmol/g的含正丙胺基吸附剂。结果表明:该类吸附剂在高酸度(pH<1.5)及低酸度(pH>3.5)对Au^(3+)都有较高的吸附量,而在pH1.5~3.0的吸附量较小甚至为零;且该类吸附剂在低酸度(pH>2.5)对Au^(3+)有还原作用,随溶液离子强度升高,吸附剂对Au^(3+)的吸附量下降。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含正丙胺基吸附剂在pH4.0对Au^(3+)的吸附速度很慢,72h后仍未达到饱和吸附。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吸附态金聚集成粒状。
汤顺清邓端茂陆耘曾汉民
关键词:金离子功能纤维
吸附条件对几种活性碳纤维氧化还原吸附Cr(Ⅵ)的影响被引量:3
2000年
本文研究了吸附条件对几种基体的活性碳纤维 (Activated Carbon Fibers,简称ACF)氧化还原及吸附 Cr( )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基体的 ACF不仅可以吸附 Cr( ) ,而且能部分地将其还原至低价态的 Cr( )。ACF吸附和还原的能力 ,尤其是还原能力与吸附条件紧密相关。Cr( )的吸附量强烈地依赖于溶液的 p H值 ,当 p H值低时 ,可有效增加 ACF对Cr( )的吸附量和还原量 ;氧化还原量可用能斯特方程来说明。Cr( )初始浓度的提高 ,也可提高 ACF对 Cr( )的吸附量 ;吸附动力学分析表明 ,ACF对 Cr( )
王莹曾汉民陆耘
关键词:活性碳纤维水处理
流态化强化功能纤维回收贵金属过程的传质传热被引量:6
1998年
针对氧化还原功能纤维回收贵金属过程为扩散、传质控制的事实,提出用传质传热速率高的流态化技术强化该过程。初步考察了流态化强化功能纤维回收贵金属的过程机制,阐述了功能纤维流态化过程系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该过程系统的传质和传热行为,并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为该过程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张小平曾汉民陆耘
关键词:流态化功能纤维传质贵金属
用含偕胺肟基材料还原提取黄金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含偕胺肟基材料还原提取黄金的方法,将含偕胺肟基材料与含金溶液接触,一段时间后取出灼烧即可获得黄金。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所用吸附材料容易制备,成本低,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陆耘曾汉民符若文林伟平徐志达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