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凤佳

作品数:11 被引量:17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教育局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通气
  • 3篇气管
  • 3篇哮喘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正压通气
  • 2篇支气管
  • 2篇致敏小鼠
  • 2篇湿化
  • 2篇实验动物
  • 2篇实验动物模型
  • 2篇炭黑
  • 2篇曲霉
  • 2篇曲霉菌
  • 2篇无创正压通气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2篇霉菌
  • 2篇纳米
  • 2篇纳米炭黑

机构

  • 1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大学

作者

  • 11篇陈凤佳
  • 3篇郭禹标
  • 3篇曾勉
  • 2篇曾智敏
  • 2篇黄鑫炎
  • 2篇卢桂芳
  • 2篇谭卫平
  • 2篇匡煜坤
  • 1篇王雪君
  • 1篇谢灿茂
  • 1篇刘轲莉
  • 1篇李立君
  • 1篇李辉
  • 1篇成守珍
  • 1篇张友芳
  • 1篇陈永顺
  • 1篇陈鲲
  • 1篇林耿鹏
  • 1篇翁慧雯
  • 1篇邱秀娉

传媒

  • 3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大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季节进入呼吸科见习不影响常见病种见习效果
2020年
目的:探索春季和秋季不同季节进入呼吸科见习的学生是否接触实际病种有不同,是否对见习效果产生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18年度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的166名见习学生,其中春季学期进入呼吸科见习的学生87名,秋季学期进入呼吸科见习的学生79名,比较两者见习后考核和评价成绩。同时调取两个学期期间住院患者资料,比较各个常见病种数量及住院时间。结果: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进入呼吸科见习的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内科学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常见病种两个季度间在总出院人数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呼吸科见习结束后,两组学生均较好地掌握了呼吸科见习内容,组间理论应用(P=0.28)和临床技能成绩(P=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季节进入呼吸科见习均可圆满完成见习内容要求的各个常见病的学习。
林耿鹏李辉陈凤佳唐可京郭禹标
关键词:见习教学教学效果
104例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机常见报警和原因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时呼吸机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提高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对呼吸机报警的处理能力,保障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MICU 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45例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出现呼吸机故障和报警,一线医生不能查清原因和排除,而由呼吸治疗师及上级医师处理的104例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例次呼吸机报警中,由于呼吸回路因素报警占27例次(26.0%);由于患者焦虑、恐慌或者疼痛造成的人机对抗所引起报警占18例次(17.5%);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的报警占15例次(14.4%);气道因素占13例次(12.5%);呼吸机故障5例次(4.8%);患者病情变化引起占4例次(3.6%);其余占22例次(21.2%)。结论在有创机械通气的实施中,有效判断、及时准确的处理各项呼吸机报警,对保障患者呼吸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非常重要。
陈凤佳易慧曾勉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机报警
Et-DHA通过激活线粒体途径和T细胞granzymeB诱导HepG2细胞凋亡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Et-DHA)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HepG2细胞用于检测Et-DHA的抑癌活性,MTT法检测Et-DHA对HepG2细胞的直接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ELISA法检测Et-DHA处理后HepG2细胞的活性氧簇(ROS)释放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caspase-9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胞质和线粒体中Bax、Bak、Bid、Bcl-2、Smac和细胞色素C(Cyt C),以及胞质中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3的水平;T细胞与HepG2细胞共培养,进一步观察Et-DHA处理后T细胞的增殖对HepG2细胞活性的影响,并检测了颗粒酶(granzyme)B的水平。结果:Et-DHA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P<0.05),这种抑制作用具浓度效应和时程效应;Et-DHA处理后HepG2细胞的ROS释放量增加,但总SOD活性无明显变化,caspase-9活性显著上升(P<0.05);线粒体上的促凋亡蛋白Bax、Bak和Bid水平增加,而抑凋亡蛋白Bcl-2以及线粒体中Cyt C和Smac的水平降低,胞质中的Cyt C、Smac、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以及cleaved Bid水平呈剂量性升高。另外T细胞和HepG2细胞共培养组在Et-DHA的诱导下,HepG2细胞的凋亡程度与Et-DHA单独作用时相比进一步增加。在Et-DHA刺激下,T细胞内granzyme B上调,释放到HepG2细胞内的granzyme B明显增多。结论:Et-DHA可能主要通过线粒体内源性途径以及caspase-8途径,激活caspase-3,诱导HepG2细胞凋亡,以及通过间接活化T细胞,促使granzyme B增多,从而增强对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
陈鲲陈永顺王雪君陈韵帆刘轲莉陈凤佳鲁建军
关键词:HEPG2细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颗粒酶B细胞色素CSMAC蛋白
呼出气一氧化氮监测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治疗评估价值研究被引量:66
2014年
目的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诊断支气管哮喘的准确性及其对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7月—2014年2月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门诊有咳嗽、气促、胸闷、喘息等临床表现疑似支气管哮喘的患者266例,借助FeNO分析仪进行检查,以传统肺功能检测(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作为支气管哮喘诊断的金标准,绘制FeNO诊断支气管哮喘的ROC曲线,并确定其最佳截点。将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下降20%的激发浓度(PC20)与FeNO进行相关性分析。对确诊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为期12周的布地奈德(200μg/次,2次/d)吸入治疗,检测治疗前后FeNO及肺功能变化,评估FeNO对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结果 266例疑似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最终确诊127例,规范使用治疗药物者35例。支气管哮喘组FeNO水平高于非支气管哮喘组〔(65.66±33.68)μg/L和(29.49±20.56)μg/L,t=7.89,P<0.05〕;激发试验阳性患者FeNO与PC20呈负相关(r=-0.599,P<0.05);FeNO诊断支气管哮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最佳截点为46.5μg/L;以FeNO为46.5μg/L诊断支气管哮喘的灵敏度为70.1%,特异度为93.9%,阳性预测值为93.2%,阴性预测值为72.7%。治疗12周后FeNO及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较治疗前改善〔(46.36±23.18)μg/L和(85.12±38.19)μg/L,t=9.45,P<0.05;(84.89±12.68)和(75.46±13.75),t=4.79,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初筛或诊断中,FeNO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持续监测FeNO有助于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的评估和管理。
陈凤佳严英硕周燕斌
关键词:一氧化氮支气管哮喘ROC曲线
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呼吸机相关肺炎诊断的意义被引量:68
2014年
【目的】探讨前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诊断效能、相关性以及联合使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且疑诊为VAP的成人患者纳入此前瞻性诊断试验,监测入住ICU或气管插管当日以及疑诊VAP当日的PCT、CRP,计算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OFA)和简化CPIS评分,以后每日计算简化的CPIS评分,每48h复查PCT、CRP,收集支气管灌洗物,直至试验结束。结束后计算PCT、CRP、简化CPIS诊断VAP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绘制上述指标诊断VAP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根据敏感性、特异性的最佳比值来确定诊断的最佳阈值。【结果】筛选459例患者进入随访流程,最终符合条件者30例,17例通过微生物学证据确诊VAP,13例临床上达到疑诊标准但缺乏微生物学证据而未确诊。PCT、CRP、CPIS诊断VAP的AUC值分别为0.735(95%CI:0.536-0.934),0.599(95%CI:0.361-0.838)及0.809(95%CI:0.641-0.976)。PCT以0.685 ng/mL为阈值,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5%和62.5%;CRP以53.65 mg/L为阈值,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2.9%和62.5%;简化CPIS以6分为阈值,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5%和92%。PCT≥0.685 ng/mL联合简化CPIS≥6分诊断VAP,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6和100%。【结论】单独使用CRP检测对VAP早期诊断无明显价值;单独使用PCT检测对VAP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单独使用简化CPIS进行VAP早期诊断准确性较好;CRP、PCT和简化CPIS评分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简化CPIS评分联合PCT检测有助于提高VAP早期诊断特异性,且敏感性并未降低。
陈凤佳匡煜坤陈海红谢灿茂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肺炎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患者应用无创通气的监护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患者应用无创通气的监护措施.方法 对62例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应用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护士做好上机前准备以及上机时、上机后的监护.结果 62例患者中无创通气治疗有效44例,有效率为71.0%;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PaO2/FiO2(158.3±30.2)mm Hg,治疗结束时PaO2/FiO2(343.7±52.4)mm Hg,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 无创通气应用于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通气方法.而护士充分的上机前准备;机械通气过程中注重患者的舒适护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上机后密切监测和做好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是无创通气成功实施的关键.
卢桂芳成守珍张友芳陈凤佳翁慧雯
关键词:肾移植巨细胞病毒性肺炎无创正压通气
一种类哮喘慢阻肺重叠气道炎症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哮喘慢阻肺重叠气道炎症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其通过如下任一种方式构建得到:S1、吸烟和曲霉菌蛋白酶诱导的类ACO模型:小鼠从第0天起每天吸入香烟的烟雾进行吸烟处理;吸烟处理结束3~7天后,鼻内滴入...
曾智敏郭禹标黄鑫炎曾宇莹陈凤佳谭卫平
文献传递
气管切开患者脱机期间不同湿化方式选择的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期间不同湿化方式的湿化效果。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MICU)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行气管切开的12例患者共进行45例次脱机试验,脱机试验期间采用三种不同的湿化方式。每组15例,A组采用湿方纱湿化,B组采用传统的间断滴入湿化液的方法,C组采用MR850湿化装置及RT200管道文丘理、合并T管装置进行湿化。比较各组湿化前后的痰液黏稠度,患者舒适度,观察每组脱机患者脱机时间,计算脱机期间痰枷形成的次数,脱机期间总呛咳次数,计算平均每小时发生的呛咳次数。采用气道分泌物评分(AWSS)评价痰液黏稠度。结果 A组湿化前后痰液黏稠度无显著差异(P>0.05),B组和C组AWSS评分较湿化前显著升高(P均<0.001),痰液的黏稠度显著下降,明显低于A组(P<0.05)。A组、B组和C组患者舒适度评分分别为(3.0±0.4)分、(5.0±1.2)分和(8.0±1.7)分,C组舒适度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A组、B组和C组患者呛咳次数分别为0.8、2.6和0.4次/h,B组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1)。A组15次的脱机记录中出现痰枷形成的次数为7次,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结论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期间,相比传统的湿方纱法湿化或间断滴入湿化液的方法,采用MR850湿化装置及RT200管道文丘理、T管装置进行湿化更能降低痰液黏稠度减少痰枷形成,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刺激性呛咳的发生。
陈凤佳李立君曾勉
关键词:气管切开脱机湿化
ALI/ARDS患者无创正压通气不同湿化方式选择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对ALI/ARDS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时不同湿化加热方式的效果。方法45例ALI/ARDS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湿化加热方式。每组15例。A组:使用370湿化罐湿化,不加热;B组:使用370湿化罐湿化,同时使用湿化罐加热器MR410加热;C组:使用MR850湿化器湿化和加热,并以RT308管道加热装置加热输气管道。比较各组湿化前后的输入气温度、绝对湿度、痰液黏稠度和患者舒适度。采用气道分泌物评分(AWSS)评价痰液黏稠度。结果湿化后B组和C组气体温度、气体绝对湿度和AWSS评分均显著增高(P均<0.001),B组由湿化前的(23.9±1.0)℃、(9.8±1.3)mg/L和(2.0±0.7)分上升至湿化后的(30.3±1.7)℃、(31.0±2.3)mg/L和(3.0±0.9)分;C组由湿化前的(23.8±1.0)℃、(9.8±1.5)mg/L和(2.1±0.7)分上升至湿化后的(34.0±1.1)℃、(43.8±2.5)mg/L和(3.5±1.0)分;其中C组气体温度和绝对湿度显著大于B组(P<0.001)。A组湿化后仅气体绝对湿度显著升高[(11.9±0.9)mg/L比(9.9±1.6)mg/L,P<0.001)]。C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B组[(8.0±1.7)分比(5.0±1.2)分和(3.0±0.4)分,P<0.001)]。A组有7例因舒适度差转为C组湿化方案,其中4例能继续无创通气,2例最终避免了有创通气。B组有3例因管道冷凝水产生转为C组湿化方案,3例患者均能继续无创通气,1例患者最终避免了有创通气。结论对ALI/ARDS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时,湿化同时对湿化罐和输气管道进行加热,相比单纯湿化或湿化罐加热方法更能提高输入气体的温度、患者舒适度和绝对湿度,并可降低痰液黏稠度。
陈凤佳曾勉卢桂芳邱秀娉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湿化
经支气管镜置入单向支气管活瓣治疗重度/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被引量:2
2015年
近年来,以经支气管镜肺减容(BLVR)为代表的内科肺减容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报道了2例采用Zephyr单向支气管活瓣进行BLVR治疗的重度/极重度COPD患者的诊治经过及随访情况。2例患者根据病史及辅助检查分别诊断为重度、极重度COPD且内科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其胸部CT均示双侧非均质性肺气肿且以双肺上叶明显。结合术前胸部CT结果及术中Chart's系统测定肺叶间旁路通气情况,均选择右肺上叶为靶肺叶。采用可弯曲支气管镜于右肺上叶尖后前各段(B1、B2、B3)分别置入Zephyr单向支气管活瓣各1枚。术后患者均生存,且无发生严重并发症。分别随访1、6个月,2例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耐量及肺功能指标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复查胸部CT均示右肺上叶不张、容积缩小。该2例的成功治疗经验提示,采用Zephyr单向支气管活瓣进行BLVR治疗经过严格筛选的重度/极重度COPD可取得一定的效果。
匡煜坤陈凤佳朱智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