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呈
-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唐宋地理学视野中的巴蜀井盐与火井
- <正>中国传统地理学向来重视对矿藏资源的考察与记载。唐宋以前的地理学文献如《华阳国志》《水经注》已有对巴蜀地区矿藏分布的一些零星记述,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考察记录。四川的井盐、秦岭及大巴山地区的崖盐(又称岩盐)和四川盆地的...
- 马强陈呈
- 文献传递
- 唐宋地理学视域中的巴蜀井盐与火井
- 2015年
- 唐宋时期地理学的记载重心从"禹域"转向西部,反映到地理学文献上的一大特点就是对巴蜀地区自然地理及其地矿资源考察增多,出现了大量对巴蜀地区盐矿、火井分布和开采利用的记载和描述,为国家、地方政府与民间对井盐与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开采提供了文献与理论依据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对四川地区矿藏资源的开发,其意义不容忽视。但这一时期对巴蜀地区井盐等地矿资源的记录主旨在于向中原传播巴蜀地理风物知识,其对井盐等地矿资源的记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仍具有重要的科学史意义。
- 马强陈呈
- 关键词:唐宋时期地理学井盐
- 《桂海虞衡志》的历史地理价值被引量:1
- 2014年
- 《桂海虞衡志》是南宋范成大于乾道八年(1172年)在广西任静江府知府、经略安抚使时,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下来,最终撰写成的一部历史地理文献,被誉为"广右地区的博物志"。本文从历史自然地理、历史疾病地理、历史民族地理以及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重点阐述该文献的历史地理价值。
- 陈呈
- 关键词:范成大历史地理
- 唐宋地理学视野中的巴蜀井盐与火井
- <正>中国传统地理学向来重视对矿藏地理的考察与记载。唐宋以前的地理学文献如《华阳国志》、《水经注》已有对巴蜀地区矿藏分布的一些零星记述,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考察。四川的井盐、秦岭嘉陵江流域山区的崖盐(又称岩盐)和四川盆地的...
- 马强陈呈
- 文献传递
- 唐朝时期巴蜀地区茶业的特点
- 2014年
-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唐朝时期巴蜀地区的茶业是当时重要的产地之一,并以产区广、品种多且品级高、饮茶之风盛行这三大特点闻明于世,受到当时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喜爱和推崇.正是由于茶业的繁盛,使茶税成为唐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奠定了唐朝盛世的基础,而茶业的成熟则为宋代以后茶业和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 陈呈
- 关键词:唐朝茶业
- 唐宋地理学视野中的巴蜀井盐与火井
- 中国传统地理学向来重视对矿藏资源的考察与记载。唐宋以前的地理学文献如《华阳国志》《水经注》已有对巴蜀地区矿藏分布的一些零星记述,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考察记录。四川的井盐、秦岭及大巴山地区的崖盐(又称岩盐)和四川盆地的火井及...
- 马强陈呈
- 近二十年来唐代墓志与历史地理研究述评
- 2015年
- 近20年以来新出土的唐代文献材料尤其是碑刻和墓志材料极其丰富,极大的扩大了历史地理研究的领域。近年來,新出土唐人墓志与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以下几方面:(一)两京城坊;(二)乡村地名;(三)历史民族地理;(四)历史军事地理;(五)历史医疗地理;(六)历史交通地理;(七)历史经济地理。从整体研究看,关于两京城坊、地名和历史民族、军事地理成果较其他成果多;从区域历史地理角度看,重两京及其郊县研究,尤其关注西都长安。在历史医疗地理、历史交通地理及自然地理方面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
- 陈呈
- 关键词:墓志历史地理
- 唐代东都之洛阳县乡村里地名补考——以出土唐人墓志为主的考察被引量:5
- 2016年
- 关于唐代东都洛阳及其郊区的历史地理问题,前人多有所探讨并且已经发表大量研究成果,但对洛阳城郊之洛阳县地名的整理与考证,鉴于传世文献的匮乏,过去学者少有问津。出土唐人墓志中有不少关于唐人具体葬地的记述资料,对于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的补证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出土唐人墓志为基本资料,结合传世文献,对唐代东都洛阳城之洛阳县所辖乡、里、村等地名,分门别类进行了考订。
- 陈呈马强
- 关键词:唐代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