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坚
- 作品数:17 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98例胸部刀刺伤的治疗被引量:2
- 1996年
- 98例胸部刀刺伤的治疗冯流辉刘早阳蔡少卿孙贵林李海林陈坚李涛1临床资料1958~1995年因严重刀刺伤住院治疗207例,胸部刀刺伤98例(47%)。其中含刀砍伤1例,胸腹同期刺伤2例,胸、四肢、臀部伤2例及胸、膈、胃刺穿伤1例(不含火器伤、牛角顶穿伤...
- 冯流辉刘早阳蔡少卿孙贵林李海林陈坚李涛
- 关键词:胸部损伤刀刺伤胸部外科手术
- 非小细胞肺癌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患者29例的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1998年9月至2006年4月莫桑比克马普托中心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NSCLC合并HIV阳性患者29例(HIV阳性组),并选择同期34例HIV检测呈阴性NSCLC患者作为对照组(HIV阴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后胸腔引流量、手术后肺部和伤口感染率、手术后住院日、HIV阳性组CD4计数,并随访生存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在死亡率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HIV阳性组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比HIV阴性组高(31.03%vs5.88%,P=0.009),前者发生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比后者增加7倍以上(OR=7.200;95%可信区间(1.409,36.779));HIV阳性患者不同CD4计数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CD4计数与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呈负相关(r=-0.501;P=0.014);HIV阳性组与HIV阴性组患者在生存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结论 NSCLC合并HIV阳性患者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增加且与患者CD4细胞计数呈负相关,但不会增加手术死亡率;伴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实行,其手术后生存期与HIV阴性者相似。对于非艾滋病发作期的该类患者,均应考虑积极地治疗。
- 高珂陈坚李海林刘早阳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外科治疗
- 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9
- 2011年
- 目的探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行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治疗89例早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VATS辅助组:46例,男36例,女10例;年龄58.76±14.78岁,采用VATS辅助小切口手术;单向式VATS组:43例,男37例,女6例;年龄61.34±12.56岁,行单向式全VATS。选择同期行常规经胸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患者作为对照(开胸组,42例,男37例,女5例;年龄56.30±15.59岁)。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数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并发症发生、胸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生存率的改变。结果 3组均无手术死亡,3组间胸腔引流时间(P=0.024)、胸腔引流量(P=0.019)、术中出血量(P=0.009)、早期下床活动时间(P=0.031)和心肺并发症发生率(P=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向式VATS组胸腔引流量(208.33±50.39 ml vs.245.98±45.32 ml)、术中出血量(78.79±24.23 mlvs.112.63±64.32 ml)和早期下床活动时间(2.31±0.27 d vs.3.56±0.31 d)较VATS辅助组明显减少(P〈0.05)。开胸组使用杜冷丁患者的比率较VATS辅助组和单向式VATS组明显增加(P=0.046,0.007),3组患者手术后VAS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96,P=0.002)。术后随访109例(包括VATS辅助组37例、单向式VATS组37例、开胸组35例),随访时间2~48个月,失访22例。随访期间VATS辅助组、单向式VATS组和开胸组分别死亡10例、9例和8例;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0个月、37个月和37个月;3组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8)。结论 VATS特别是单向式全VATS肺叶切除加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早期NSCLC患者的手术治疗中与传统开胸手术的效果几乎相同,且创伤更小、恢复快,是治疗早期肺癌的
- 高珂刘早阳吴剑李海林肖宗位王晓晖陈坚王涛
- 关键词:淋巴结清扫术
- LncRNA XIST靶向miR-511-3p调控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LncRNA XIST通过靶向miR-511-3p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食管癌细胞Eca109,将细胞分组,分别为:si-NC组(转染si-NC)、si-XIST组(转染si-NC)、miR-NC组(转染miR-NC)、miR-511-3p组(转染miR-511-3p)、si-XIST+anti-miR-NC组(共转染si-XIST和anti-miR-NC)和si-XIST+anti-miR-511-3p组(共转染si-XIST和anti-miR-511-3p)。qRT-PCR检测XIST和miR-511-3p的表达;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水平;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CNA和MPP-2的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XIST和miR-511-3p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细胞相比,食管癌细胞中XIST表达明显增加,miR-511-3p表达明显降低(P<0.05);干扰XIST或过表达miR-511-3p可以明显抑制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迁移和侵袭。XIST可以靶向调控miR-511-3p的表达,抑制miR-511-3p可以逆转干扰XIST对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结论XIST可通过上调miR-511-3p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旨在为食管癌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 陈坚肖宗位高珂李源刘先王晓玮李阳毛龙
- 关键词:XIST食管癌细胞增殖
- 电视胸腔镜治疗140例血气胸的体会
- 本组:140例,男126例,女14例,年龄:14~76岁,平均34岁。按年龄为:老年组≥60岁4例,中年组30~59岁51例,青年组15~29岁85例,儿童组≤14岁1例。按病因分为自发性血气胸115例(含原发性自发型血...
- 冯流辉鲍观友李海林王晓晖马小驹陈坚刘早阳高珂
- 文献传递
- 自体移植同步起搏背阔肌辅助心室功能的实验研究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自体移植背阔肌同步起博辅助心室肌对犬正常及急性心衰时CO、CI的影响。方法 7条实验犬侧背阔肌心室肌成形术 ,术中生物胶间断粘合 ,缝合背阔肌完成成形术 ,R波 4:1刺激背阔肌 ,测定犬CO .CI。结果 成形术CO ,CI降低。结扎冠状动脉造成人工心衰 ,同步起博背阔肌CO、CI明显升高。 (P <0 .0 5 ) ,连续起博 10次 ,2 0次 ,30次 ,CO、CI下降。结论 术中使用生物胶可能成为缩短“血管延迟期”达到早期起搏背阔肌方法之一。背阔肌包裹后CO、CI下降提示应用此技术 ,手术适应症及时机的选择十分重要。背阔肌同步起搏辅助心室肌功能效果明确。背阔肌抗疲劳训练是此手术应用的基础。
- 李海林张明哲杜渊聂晓莉陈坚刘早阳冯流辉曾祥鸿王晓晖马小驹
- 关键词:生物胶CI
- 颈段、胸上段食管癌的手术治疗体会(附13例报告)
- 1999年
- 颈段、胸上段食管部位较高,该段食管癌的发病率占整个食管癌的16.9%[1],它们的总体切除率低[2],手术难度大。1临床资料13例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43~62岁,平均52.5岁;颈段食管癌3例,胸上段食管癌10例;临床分期(按1976年阳泉会...
- 马小驹李海林刘早阳陈坚王晓辉冯流辉
- 关键词:食管癌外科手术颈段胸上段
- 心肌缺血与脑钠素分泌机制研究
- 2018年
- 目的:了解心肌缺血是否是引起脑钠素(BNP)的分泌原因。方法:(1)建立反复3 min缺血3次再灌注5 min心肌缺血模型。(2)用电生理记录仪动态观察缺血再灌注前后心脏功能(LVSP、LVEDP)和心电图的改变。(3)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BNP值。结果:(1)心肌缺血组和对照组LVSP、LVEDP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明显改变。(2)心肌经反复3次3 min缺血5 min再灌注后BNP分泌增加,再灌注15 min时,心肌缺血组BNP值升至最高[(240.14±21.55)pg/ml],再灌注45 min时心肌缺血组BNP值恢复至基线水平;对照组BNP值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明显改变。(3)缺血组在心肌缺血后心电图ST段逐渐抬高,再灌注后ST段逐渐回落,再灌注15 min左右回到基线,实验过程中心率无增快;对照组心电图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未发生改变。结论:心肌缺血是引起脑钠素分泌的一种机制。
- 肖宗位李海林陈坚高珂刘早阳
- 关键词:心肌缺血脑钠素分泌机制
- 合并术前肌无力危象的重症肌无力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合并术前肌无力危象的重症肌无力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分析18例合并术前肌无力危象的重症肌无力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并以同期手术的176例无术前肌无力危象患者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Osserm an分期的构成比结构有明显差异(P=0.000);与对照组比较,术前危象组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风险增加(OR=4.451),术前危象组发生危象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延长(P=0.018);术前危象组的各项呼吸肌强度相关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下降。结论:术前合并肌无力危象的重症肌无力见于全身型患者,手术后再发危象风险增加,手术前积极控制症状,调整机体状态可以部分改善预后;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适当延长,严格掌握拔管指征。
- 高珂陈坚王允刘早阳肖宗位刘丹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
- 电视胸腔镜在胸部创伤应用
- 2002年
-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i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辅助小切口应用在胸部创伤救治。提高手术速度和质量,争夺抢救时机,改变过去对胸部创伤血气胸的治疗的概念。方法:本组105例,其中5l例大量持续性血气胸.在VATS下完成。对于心血管损伤采用镜内缝合法。对于肺血管损伤采用切割缝合器(Endo,GIA美国强生公司),及支气管断裂吻合术。结果:全组治愈102例。死亡3例。死者系多脏器伤,失血多。结论:VATS对胸部创伤抢救是行之有效的,它能增加手术者的“视力”和“视域”。扩大了手术范围,方便术中配合。比传统开胸时间要快。创伤小。减少输血,有利于创伤患者康复。
- 鲍观友张明哲冯流辉刘早阳王晓辉高珂陈坚孙贵林
-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胸部创伤手术治疗血气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