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胜
- 作品数:52 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理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小学数学关键能力的内涵、特征与构成要素被引量:3
- 2020年
-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当下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而数学关键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核心成分与外在表现,从数学关键能力入手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对于小学数学关键能力的内涵,当下学界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对此,我们可以从数学的本质性维度、数学课程内容目标维度和学生认知水平的维度等进行研究。本期专辑尝试进行探索,通过探析小学数学关键能力的内涵,呈现了具有数学本质性特征的抽象能力的培养思考,对占有较大比重的运算教学内容的本质进行了再认识,希望对大家认识和思考数学关键能力的培养有所助益。
- 陈文胜朱福胜
- 关键词:数学课程内容数学课程改革教学内容
- 立足整体,抓牢要素,促进教学——以“质数和合数”为例文
- 2023年
- 整体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教师可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整体教学,着眼于教学活动中的三要素,即教材、学生、教师(教学策略),进行全局统筹与整体分析,把握彼此之间的关联,更好地构建每一节课的教学。
- 张佩琪陈文胜
- 关键词:整体教学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
- 小学数学课堂动手操作的异化现象
- 2008年
-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此,动手操作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变化,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然而这些动手操作中却出现不少无效、低效的操作现象,课堂上出现了“操作”的错位。
- 陈文胜
- 关键词:《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异化现象数学学习活动儿童思维《标准》
- 幼儿园主题活动与数学教育整合初探被引量:2
- 2014年
-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趋势是由学科课程走向综合课程。主题活动与数学教育整合是实施综合课程的一种形式,实现了地位从分科到综合、目标从单一到多元、途径有客体和主体、形式面向生活和生本,从而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 吴志青陈文胜
- 关键词:主题活动数学教育
- 探寻学习路径优化教学设计——以“乘法分配律”一课为例
- 2023年
- 基于学习路径分析和设计教学,有利于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文章以“乘法分配律”一课为例,对基于学习路径分析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教学设计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通过对教学基础的分析,假定学习路径;其次,实施学习路径,研发教学方案;最后,对比真实学习路径与假定学习路径间的异同,调整学习路径,完善教学设计。
- 陈文胜黄欣
- 关键词:教学设计乘法分配律
- 小学数学课前游戏的价值和分类被引量:2
- 2014年
- 课前游戏是指教师利用课前几分钟创设的游戏。课前游戏有利于学生生成积极情绪、发展数学思维,开发一般能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铺垫游戏,能够激活生活经验,预设学习目标,凸显教学重点,渗透数学思想;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语言、智力、感官、动作等娱乐游戏,可以消除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氛围。
- 陈文胜
-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内容
-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被引量:7
- 2009年
- 课程资源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生成性资源是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产生的,包括学生的提问、错误、好奇心、差异等。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促使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学习方法、教学效果的动态生成。
- 李银岚陈文胜
-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性
- 立足课堂教学发展数学素养被引量:2
- 2014年
- 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根本任务,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内涵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情感、数学语言、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应用等。立足课堂教学,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主要有:优化知识结构、经历数学探索、训练数学语言、提炼数学思想、培养数学情感、注重数学应用等。
- 叶金标陈文胜
- 关键词:数学素养数学语言数学思想数学应用
-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策略探究被引量:2
- 2023年
- 当前,在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时注重更多的是对学生双基的训练,更多地服务于考试,导致学生对练习提不起兴趣,使练习失去了原有的价值。有效的小学数学练习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设计练习时要做到变单一为多样,开发“趣味化”练习;变统一为分层,设计“弹性化”练习;变良构为劣构,设计“复杂化”练习;变零散为统整,巧用“结构化”练习;变肤浅为深刻,布置“思辨化”练习。
- 胡思懿陈文胜
- 关注尺规作图 发展核心素养
- 2024年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章简称《课程标准》)在图形与几何领域增加了尺规作图的内容。然而,部分教师对尺规作图的教学价值认识不够,只重视让学生掌握具体的画法,忽视了其育人价值。教师关注《课程标准》中对尺规作图的教学要求,研究其蕴含的育人价值,对实现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陈文胜杨娜
- 关键词:小学数学尺规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