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琳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nhibin、CD99、Calretinin、WT1和Melan-A在卵巢粒层细胞瘤中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检测多种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在卵巢粒层细胞瘤(GCT)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及组织形态学特征讨论此瘤与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SLCT)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2例GCT(成年型18例,幼年型4例)与13例SLCT(高分化6例,中分化7例),检测5种常用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包括Inhibin、CD99、calretinin、WT1和melan-A)以及其他多种非特异性标记物(包括CK5/6、CK18、EMA、Vimentin、SMA、S-100、CD10、ER、PR、AR、p53、Ki67)在这两种肿瘤中的表达特征。结果在GCT的粒层细胞,Inhibin的表达率最高(94%),而WT1的表达率最低(78%);而在GCT的间质细胞,WT1的表达率最高(100%),CD99的表达率最低(阴性)。其它非特异性标记物在GCT和SLCT中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结论结合临床特征与组织学特点,用Inhibin、CD99、calretinin、WT1和melan-A作为一组抗体,有助于GCT与SLCT的鉴别诊断。
- 叶薇薛德彬陈智伟肖芳杨丽英陈玉琳陈东
- 关键词:卵巢粒层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
- 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TLG)、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LAG)与传统开腹术(TOS)对Ⅱ、Ⅲ期胃癌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 观察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TLG)、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LAG)与传统开腹术(TOS)对Ⅱ、 Ⅲ期胃癌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Ⅱ、 Ⅲ期胃癌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法的不同,设置为行TLG的第1组(63例),行LAG的第2组(122例)与行TOS的第3组(137例),并对患者进行10个月的随访,比较3组近期疗效(手术时间、 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与出血量、 术后排气、 下床及住院时间)、 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并比较远期疗效(10个月随访时生存率、再发率、再手术率).结果 3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个数、出血量、术后排气、下床、住院时间比较,以第1组最优,其次为第2组,再次为第3组,第1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第2组为14.75%,第3组为27.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生存率、 再发率、 再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Ⅱ、 Ⅲ期胃癌患者中,采取不同手术方式远期疗效无差异,采取TLG手术方法治疗,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 陈智伟林海凤陈玉琳叶薇
- 关键词:传统开腹术胃癌远期疗效
- BRAF基因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
- 2016年
- 目的探讨BRAF基因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整群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结直肠癌并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53例,其中BRAF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18例(实验组),BRAF基因突变阴性患者135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两组的随访资料,总结BRAF基因突变的突变类型,并分析BRAF基因突变阳性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在该研究中,发现BRAF基因突变型18例(11.8%),其中位于V600E突变15例,占所有突变患者83.3%;位于exon11上的甘氨酸环的突变为3例,占所有突变患者14.3%,未见其他位点突变。BRAF基因突变多见于近端结肠,而远端结肠及直肠较少见,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F基因在肿瘤分化程度、病理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时间为1-60个月,生存时间为3-60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35.2±21.5)个月。生存分析实验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9.7±16.8)个月,术后1、2、3、4、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1.1%、27.8%、22.2%、5.6%、5.6%。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间总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BRAF基因突变率与患者生存率成负相关,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 叶薇陈智伟林海凤陈玉琳肖芳卓立飞林晶
- 关键词:结直肠癌BRAF基因突变生存率预后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各个分型的病理特征与尿蛋白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各个分型的病例特征和尿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和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0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患者,按照24 h尿蛋白水平分为A(<2000 mg)、B(2000~4000mg)、C(4000~6000 mg)、D(>6000 mg)4组。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白蛋白(Alb),观察肾组织染色结果、超微结构及肾小球基底膜厚度水平。结果A组和其他3组进行对比,Alb水平升高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Scr升高和其他3组相比更为明显,BUN水平升高较为明显,和A组对比差异明显,Alb水平和B组、C组比降低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理分级严重程度和蛋白尿水平为正比关系。D组GBM厚度厚于A组,C组GBM厚度厚于A组,D组GBM厚度厚于B组,提示患者肾小球基底膜厚度会和蛋白尿水平为正比关系。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功能的病变会受到蛋白尿的影响,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病理分型,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患者病情状况,可以为疾病诊断和后期治疗计划制订提供数据基础。
- 陈玉琳王明月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染色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