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林

作品数:15 被引量:39H指数:5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肌
  • 5篇心肌梗死
  • 5篇梗死
  • 4篇动脉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老年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冠脉
  • 3篇病变
  • 2篇动脉病变
  • 2篇心病
  • 2篇心脏
  • 2篇胸痛
  • 2篇血管
  • 2篇再灌注
  • 2篇替罗非班
  • 2篇综合征
  • 2篇综合征患者
  • 2篇疗效

机构

  • 14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作者

  • 14篇陶林
  • 8篇王勇
  • 4篇银剑斌
  • 3篇蒋芳勇
  • 3篇黎荣山
  • 2篇卓柳安
  • 2篇陈慧生
  • 2篇易秋艳
  • 1篇孙立平
  • 1篇杨进
  • 1篇赵志雄
  • 1篇黄英华
  • 1篇王新志
  • 1篇韦金儒
  • 1篇张林潮
  • 1篇李其华
  • 1篇唐泉
  • 1篇吴刚
  • 1篇易平
  • 1篇韩丽娟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高脂血症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高脂血症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医院门诊患者28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高脂血症患者162例(研究组),非高脂血症患者120例(对照组);采集所有患者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测定2组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收集所有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高脂血症发病的可能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高脂血症发病的相关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方法分析高脂血症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影响高脂血症发病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对高脂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MI≥23 kg/m^(2)、高热量饮食占比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TC,TG,HDL,TBIL均是影响高脂血症发病的相关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TC,TG水平呈正相关(r=0.321,0.334,P<0.05);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HDL,TBIL水平呈负相关(r=-0.352,-0.341,P<0.05)。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诊断高脂血症的最佳截断点为9.5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5,灵敏度为87.04%,特异度为81.67%。结论高脂血症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较高,是影响高脂血症发病的相关因素,与高脂血症发病风险有关,对于高脂血症具有良好诊断价值。
孙立平苗柳王勇卓柳安陶林
关键词:高脂血症发病风险
冠心病患者对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低盐低脂饮食的认知及行为调查
2022年
调查冠心病患者对202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低盐低脂饮食的认知及行为执行情况;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5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资料,并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面对面调查,统计分数,并统计调查得分与患者一般资料及家庭支持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患者中,对202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低盐低脂饮食认知情况及饮食执行情况的调查总分为18.14±6.55分;相关性分析来看,调查表总分与冠心病患者文化程度、家庭支持情况、经济收入等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对202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低盐低脂饮食的认知及行为执行情况与其自身及家庭支持情况均有一定关系,临床除医疗干预外,还应重视自身及家庭对冠心病饮食摄入了解。
易秋艳肖丽红陶林农美丹李其华
关键词:膳食低盐低脂
不同来院途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时间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胸痛中心建设初期不同来院途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的差异,找出今后需要着力改进的诊疗环节。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行急诊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PCI)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来院途径的不同方式分为120组(43例)、转院组(60例)及自行来院组(107例)。记录再灌注的关键时间点:患者发病时间、首次医疗接触(FMC)时间、至医院大门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并统计分析三组再灌注时间的差异。结果转院组门-球时间43 min最短,自行来院组88 min最长,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行来院组发病-FMC时间175 min相对最长,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组与转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院组FMC-球囊时间249 min最长,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组与自行来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院组发病-球囊时间394 min最长,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组与自行来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平均门-球时间76 min、发病-FMC时间141 min、FMC-球囊时间110 min、发病-球囊时间303 min。结论门-球时间不能完全代表STEMI救治的能力,发病-球囊时间才是衡量地区STEMI救治的真实水平,胸痛中心建设应以建立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最终缩短患者发病后的总缺血时间为目的。
陈慧生陈宇蒋芳勇陶林沈丽黎荣山
关键词:心肌梗死再灌注时间血管成形术胸痛中心
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无复流现象,心肌不能完全恢复再灌注,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导致心功能、心肌代谢及心电生理等变化,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蒋芳勇韦金儒杨进黎荣山陶林王勇王新志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地奥心血康胶囊疗效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急诊
介入联合冠脉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在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时,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单纯行PCI治疗的对照组,和在行PCI同时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的实验组,每组75例,然后将对照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TIMI血流情况以及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的平均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实验组患者的3级例数所占的比例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术后的出血率为10.66%,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能够显著增加急性心梗患者术后的冠脉灌注量,提高左室射血能力且安全性高,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陶林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替罗非班
急诊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急诊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柳州市人民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发病12h内实施直接PCI手术患者共33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择期PCI手术患者共27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择期PCI手术,观察组实施急诊PCI手术。术后1周和术后24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变情况;术后24周行6min步行试验评定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周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周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24周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心功能代偿期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实施PCI能够显著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王勇银剑斌陶林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急诊择期
PTCA结合支架治疗老年冠心病左室功能不全的安全性和近、远期疗效观察
2015年
目的:观察PTCA结合支架治疗老年冠心病左室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行PTCA支架术的老年冠心病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分成>65岁组(47例)及≤65岁组(73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心肌事件情况。结果:>65岁组和≤65岁组LVEF、心绞痛CC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后组优于前组;≤65岁组无心肌事件存活为65例(89.04%),>65岁组为39例(82.98%);>65岁组和≤65岁组手术成功率相似,分别为91.2%和92.1%(P>0.05)。结论:PTCA+支架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陶林
关键词:PTCA冠心病左室功能不全
柳州市急性胸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暨胸痛中心建设
黎荣山卓柳安陶林温怿涛银剑斌王勇蒋芳勇易平陈慧生吴刚黄英华沈丽吴仕华韩丽娟肖波李伟强梁纯明刘歆张林潮赵志雄韦美发陈小萍何玉兰罗长军黄景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胸痛中心”的概念起源于美国。最初美国胸痛中心着重于建立院内快速诊疗通道,经过胸痛中心协会(SCPC)多次修订,美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逐渐引入院前及院外管理内容。该认证标准注重救治流程的优化和改进,要求...
关键词:
关键词:疾病诊断急救系统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PCI介入治疗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于PCI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口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4~36h。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8h后血小板聚集率及PCI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接受治疗48h后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为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有效地减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勇银剑斌陶林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术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再狭窄
血清骨钙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骨钙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及冠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疑似CAD患者286例,具有完整资料的受试者作为整体研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CAD组及Non-CAD组;对CAD患者行冠脉双源螺旋CT扫描,采用Agatston修正法计算冠脉血管钙化积分。并收集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检测血清骨钙素水平。结果CAD组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低于Non-CAD组[(22.31±6.89)μg/ml vs.(27.23±3.05)μg/ml],且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20.35±4.13)μg/ml vs.(23.30±5.44)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经多因素模型分析,血清骨钙素水平≤19.05μg/ml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9,95%CI:1.00~3.62,P<0.05)。对CAD组患者,多支病变亚组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低于单支病变亚组患者[(23.83±5.26)μg/ml vs.(20.34±4.25)μg/ml](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CAD组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性(r=-0.619,P=0.000);而且随着冠脉钙化程度的加重,血清骨钙素水平逐渐降低(P<0.0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清骨钙素则是冠脉钙化的独立保护因素(OR=0.454,95%CI:0.147~0.685,P<0.05)。结论CAD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降低,且与冠脉病变程度及冠脉钙化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一定相关性,对预测冠脉钙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陶林苗柳谭碧松王勇
关键词:血清骨钙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钙化冠状血管造影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