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隆耀航

作品数:20 被引量:177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庆市蚕桑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家蚕
  • 8篇氟化物
  • 3篇群落
  • 3篇群落组成
  • 3篇留存
  • 3篇耐氟
  • 3篇耐氟品种
  • 3篇抗菌肽
  • 2篇芽孢
  • 2篇芽孢杆菌
  • 2篇消化酶
  • 2篇克隆
  • 2篇枯草芽孢杆菌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克隆
  • 2篇健康性
  • 2篇P450基因
  • 2篇SWL
  • 2篇蚕卵
  • 2篇蚕业

机构

  • 20篇西南大学

作者

  • 20篇朱勇
  • 20篇隆耀航
  • 17篇李冠楠
  • 10篇夏雪娟
  • 9篇李姣蓉
  • 7篇赵欢欢
  • 7篇米智
  • 7篇杜文华
  • 5篇武婧洁
  • 4篇唐文超
  • 4篇阮成龙
  • 3篇曾媛琴
  • 3篇郭东东
  • 2篇付巧娟
  • 2篇李傲祥
  • 1篇张春冬
  • 1篇张金叶
  • 1篇邹勇
  • 1篇张高军
  • 1篇赵天福

传媒

  • 4篇蚕业科学
  • 3篇昆虫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蚕学通讯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第十二届家(...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氟化物对家蚕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氟化物对家蚕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开发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益生菌以提高家蚕对氟化物的抗性。【方法】PCR扩增家蚕肠道内细菌16S rRNA基因并构建克隆文库;用核糖体DNA限制性分析(Amplified ribosomal DNA restriction analysis,ARDRA)方法对克隆子进行分型。从家蚕T6和734肠道样品中共获得14种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s),以16S rRNA基因为基础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再经巢式PCR-DGGE技术检测家蚕肠道内优势菌群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家蚕氟中毒后肠道内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细菌菌群减少,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的细菌增多。【结论】氟化物能通过改变家蚕肠道内细菌的多样性和比例,从而破坏家蚕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且对家蚕734的影响作用大于T6。
李冠楠夏雪娟Parfait Sendegeya赵欢欢隆耀航朱勇
关键词:家蚕氟化物克隆文库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抗茵肽(AMP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体中的小肽类物质,它是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抗茵肽对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肿瘤细胞等有着广泛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抗生素耐药微生物的出现,使得抗茵肽...
李冠楠夏雪娟隆耀航李姣蓉武婧洁朱勇
文献传递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被引量:142
2014年
抗菌肽(AMP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体中的小肽类物质,它是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抗菌肽对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肿瘤细胞等有着广泛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抗生素耐药微生物的出现,使得抗菌肽在医药行业和食品添加剂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合近年来抗菌肽的研究,概述了抗菌肽的来源、功能、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
李冠楠夏雪娟隆耀航李姣蓉武婧洁朱勇
关键词:抗菌肽
用于家蚕转基因的二化性品种蚕卵的预处理研究
2013年
从二化性品种获得优质的非滞育蚕卵作为显微注射受体,一直是家蚕转基因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家蚕转基因技术中非滞育蚕卵主要是通过完全低温暗催青、早浸酸2种方法得到,但这2种方法分别存在催青时间长、浸酸时间难以把握的局限.对完全低温暗催青技术进行了改进,即在家蚕胚胎发育至温度敏感的缩短期(戊3期)后再对蚕卵低温黑暗处理直至孵化,结果表明:后期低暗组能有效地获得非滞育蚕卵并且较完全低暗组催青时间缩短3~4天.并进一步分析了后期低暗组、完全低暗组以及早浸酸组3种处理得到的非滞育卵的健康性,结果表明后期低暗组和完全低暗组健康性差异不大,均明显优于早浸酸组;后期低温暗催青在蚕卵孵化所需时间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且获得的非滞育卵健康性亦可得到保证,有望成为人们获得非滞育卵的一条有效途径.
隆耀航李姣蓉赵天福武婧洁付巧娟李冠楠朱勇
关键词:家蚕滞育解除显微注射
家蚕细胞色素P450基因Bmcyp6u1的克隆、序列分析与表达谱被引量:5
2010年
细胞色素P450第6亚家族基因为昆虫所特有,与抗性相关。为了检测家蚕Bombyx mori cyp6u1基因是否与耐氟性相关,首先克隆了cyp6u1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cyp6u1基因同源的家蚕B.moricyp6u1基因序列,预测该序列的开放阅读框(ORF)为1476bp,编码491个氨基酸,推定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56.15kD,等电点为9.23。以家蚕5龄第3天幼虫精巢cDNA为模板,设计特异引物PCR扩增出一条约1500bp的条带,大小与家蚕cyp6u1序列的ORF预测值接近,命名为Bmcyp6u1基因(GenBank登录号:HM130560)。同源性分析表明,Bmcyp6u1基因与蜜蜂Apis mellifera的同源基因cyp6AS13的相似性为56%,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cyp72A82的相似性为48%,与人Homosapiens的cyp3A7基因的相似性为50%。芯片数据分析表明,Bmcyp6u1基因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各组织表达量很低,只在精巢组织(5龄第3天)稍有表达,推测该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
曾媛琴徐康隆邹勇张金叶张春冬杜文华隆耀航米智朱勇
关键词:家蚕基因克隆
添食氟化物对家蚕中肠组织细胞色素P450和b5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为了探讨家蚕对NaF的代谢机制,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敏感品种734为材料,5龄起蚕分别添食用200、400mg/LNaF溶液浸泡后的桑叶,检测蚕体内氧化酶系重要成员细胞色素P450和b5的含量变化。添食NaF后的168h内,耐氟品种T6中肠组织的细胞色素P450含量比添食清水对照组高3~7倍,细胞色素b5含量的增长与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增长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2=0.8220);添食不同浓度NaF溶液的差异不显著。添食NaF后的24~48h,敏感品种734中肠组织的细胞色素P450含量迅速增加,为添食清水对照组的1~2倍,随后逐渐下降,细胞色素b5含量的增长与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增长无较好的线性关系(R2=0.4727);添食不同浓度NaF溶液的差异不显著。在氟化物作用下,耐氟品种T6中肠组织的细胞色素P450、b5含量显著增加,对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中肠组织的细胞色素P450、b5含量变化相对较小,推测细胞色素P450和b5与家蚕对氟化物的代谢具有一定关联。
米智柳照应朱勇李傲祥曾媛琴杜文华隆耀航
关键词:家蚕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B5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抗茵肽(AMP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体中的小肽类物质,它是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抗茵肽对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肿瘤细胞等有着广泛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抗生素耐药微生物的出现,使得抗茵肽...
李冠楠夏雪娟隆耀航李姣蓉武婧洁朱勇
家蚕细胞色素P450基因Bmcyp6A8的克隆及序列与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昆虫细胞色素P450第6亚家族(CYP6)氧化酶在对异源有毒物质的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与果蝇CYP6亚家族基因cyp6A8同源的家蚕cyp6A8基因序列,预测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1572bp,编码523个氨基酸,推定的蛋白分子质量为61.52kD,等电点为8.17。以家蚕5龄第3天幼虫头部cDNA为模板,用设计的特异引物PCR扩增出一条约1500bp的条带,大小与家蚕cyp6A8基因的ORF预测值接近,命名为Bmcyp6A8基因(GenBank登录号:GQ241737)。同源性分析结果:Bmcyp6A8基因与野桑蚕cyp6AE8基因的相似性为93%;与棉铃虫cyp6AE12基因的相似性为57%;与人cyp3A43基因的相似性为48%。芯片数据分析显示Bmcyp6A8基因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的头部、表皮与中部丝腺前部高量表达,与家蚕CYP6亚家族的其它横向同源基因不同的是,只有该基因在中部丝腺前部表达,推测其具有功能特异性。
曾媛琴米智隆耀航杜文华朱勇
关键词:家蚕基因克隆
氟化物对家蚕血液羧酸酯酶及全酯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探讨氟化物对家蚕代谢机制的影响,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研究对象,从5龄起蚕开始分别添食50、100、200、400mg/kg NaF溶液浸泡后的新鲜桑叶,检测家蚕血液中羧酸酯酶(CarE),全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734、T6添氟组的CarE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73%—88%和72%—81%,734两个低浓度添氟组的CarE活性与对照组和两个高浓度添氟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T6各处理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734、T6添氟组的全酯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89%—97%和73%—92%,734各处理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T6对照组的全酯酶活性仅与最高浓度添氟组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氟化物对家蚕血液CarE和全酯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米智阮成龙李姣蓉付巧娟杜文华李冠楠隆耀航朱勇
关键词:家蚕氟化物羧酸酯酶
蚕用益生枯草芽孢杆菌Swl-19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wl-19及其应用,枯草芽孢杆菌Swl-19由家蚕中肠中分离,芽孢大小为0.8~1.2×1.2~2.4μm,椭圆形柱状,菌落表面干燥粗糙不透明、乳白色,边缘...
朱勇李冠楠夏雪娟隆耀航赵欢欢唐文超郭东东何石宝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