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阿亮
-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河北八英庄林场林木生物量研究
- 林木生物量及其分配模式是全球碳储量及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河北八英庄林场是我国华北地区林木幼苗输出和华北落叶松木材生产的一个重要基地。本文以该林场主要的针叶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和油松人工林)以及部分阔叶林(白桦天然次...
- 靳阿亮
- 文献传递
-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实测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对河北木兰围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研究,建立以胸径、树高与林木全株及器官生物量的估测模型;得出华北落叶松不同林龄、不同胸径的根茎比,并建立了数学回归模型;建立树龄与单株林木生物量的指数函数形式的生物量积累估测模型,估算单株林木生产力;建立林龄与每公顷林分生物量负指数函数形式的林分生物量估计模型,估计林分生产力。最后估测该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木生物量密度平均值为48.30 t/hm2。
- 靳阿亮饶良懿李佳张腾
-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
- 北京密云油松与刺槐林降雨再分配过程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结合野外观测和室内试验对密云集水区两种主要防护林树种(油松、刺槐)在生长季的降雨再分配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松与刺槐在生长季内降雨的截留量均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降雨开始时增加幅度较大,随着降雨量的增加,截留量达到最大值,但油松的变化幅度和最大值均比刺槐大;林冠的截留率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减少;降雨初期下降梯度最大,以后趋于平稳直到饱和,油松的截留率大于刺槐;林内穿透雨降雨量与林外降雨量呈线性相关关系,其回归系数可用来估计林冠蓄水蒸发系数,而截距可用来估计林冠蓄水容量;林下枯落物层对降雨进行了第2次分配,可截留一定的穿透雨,且可减少降雨对林下土壤的侵蚀,从而达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 李佳饶良懿鲁绍伟靳阿亮
- 关键词:人工林
- 北京西山侧柏水源涵养林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被引量:16
- 2011年
- 应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用"多站式"扫描方法来获取侧柏水源涵养林标准地内的林木树种、树高、胸径、胸高断面积等测树因子,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3个指标分析了北京西山林区侧柏水源涵养林公顷级样地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侧柏林乔木层共包括21个树种,物种丰富度较高。其中,侧柏种群在密度和断面积累积量方面占有明显优势,是乔木层的建群种和优势种;(2)整个侧柏林混交度较低,平均混交度0.261,属混交不良的范畴。其中,侧柏、刺槐、火炬树以零度、弱度混交为主,分别占种群总株数的85%、58%、57%,其他伴生树种以中度、强度和极强度为主;(3)侧柏、油松、栓皮栎、元宝枫、刺槐种群在空间结构单元中以优势木、亚优势木和中庸木为主,分别占种群总株数的57%、67%、89%、66%和71%,其他树种优势度不明显;(4)侧柏林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42(大于0.517),说明该林分水平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但聚集程度较低。
- 赵阳余新晓黄枝英宋思铭白艳婧程中秋靳阿亮张宾宾
- 关键词: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涵养水源空间结构
- 淮北平原四种土地利用类型非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被引量:11
- 2011年
- 为了探讨杨树人工林撂荒地、农耕地、农林复合模式的林地和农林复合小麦地的4种土地利用方式对温室气体CO2增长及其通量的影响,利用Licor-8100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对以上4种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在非生长季冬季的月内变化和日变化不明显,都保持在低的CO2释放水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速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农林复合小麦地土壤呼吸速率在非生长季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在2009年12月份的关系不明显,2010年1月份和2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土壤呼吸速率与温度的相关性逐渐增大,与其他因子的相关性也变大,但增加的幅度较小;4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农林复合冬小麦地的CO2平均通量为最小,CO2的释放量比例最小,为22.55%,比农田小麦地、撂荒地和农林复合隔离带林地分别减少3.02%、0.85%和6.00%的CO2释放。农林复合模式的CO2释放量比农田小麦地多释放2.85%,与人工林撂荒地的土壤呼吸速率相同。
- 高东鲁绍伟饶良懿李佳张滕靳阿亮
- 关键词:土壤二氧化碳淮北平原土地利用类型冬小麦土壤呼吸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