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桂华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病
  • 2篇血管
  • 2篇随访
  • 2篇起搏
  • 2篇左主干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老年
  • 2篇老年患者
  • 2篇冠心病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事件
  • 1篇血管内超声
  • 1篇血管事件
  • 1篇造影
  • 1篇支架术

机构

  • 6篇秦皇岛市第一...

作者

  • 6篇王庆胜
  • 6篇韩桂华
  • 4篇王晓亮
  • 4篇刘晓媛
  • 4篇胡惠
  • 4篇苏庆立
  • 3篇李松
  • 3篇金英兰
  • 3篇谭强
  • 3篇柳东田
  • 2篇杨红梅
  • 2篇姚淑兰
  • 2篇张扬
  • 2篇徐翠萍
  • 2篇马卉
  • 1篇李扬
  • 1篇刘向东
  • 1篇苏忠
  • 1篇刘淑华
  • 1篇李素艳

传媒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06
  • 1篇2002
  • 2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hampion 7302起搏系统临床应用体会
2001年
王晓亮金英兰刘晓媛苏庆立李松王庆胜胡惠韩桂华
关键词:疗效
基层医院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预防的体会被引量:3
2001年
本文报告了冠状动脉造影 (CAG) 135例 ,男性 10 0例 ,女性 35例 ,以 5 1岁~ 6 0岁组患者最高 ,可疑心绞痛 18例 ,胸痛待诊 10例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2例 ,更年期 1例 ,非冠心病大手术CAG 11例。全部使用二手simensC形臂X光线机Judkins法 ,同时做左室造影。AMI的病变检出率为 96 3% ,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为 94% ,心绞痛为 78 8% ,可疑心绞痛为 33 3% ,非冠心病手术前CAG为 10 %。发现病变 15 4处 ,单支病变 33例 ,双支病变 2 7例 ,三支病变 2 4例 ,左主干病变 8例 ,心室造影阳性改变 33例。并发症心室颤动 1例 ,除颤迅速恢复 ,术后脑出血 1例 ,髂动脉血栓形成 1例 ,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1例 ,股动脉穿刺处血肿 2例。基层医院开展CAG ,最重要的是遵守操作规程 ,细心观察操作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保证患者的安全。
苏庆立王庆胜柳东田金英兰刘晓媛李松王晓亮刘向东胡惠韩桂华徐翠萍李素艳苏忠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冠心病
血管内超声指导的老年患者左主干支架术
谭强柳东田张扬李扬马卉韩桂华杨红梅张双月王庆胜
该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的老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介入治疗与常规冠脉造影指导的介入治疗是否能减少临床事件的发生。主要创新点为1.血管内超声在老年人左主干介入治疗中应用能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
关键词:
关键词:介入治疗冠心病
主动脉夹层20例分析
2006年
主动脉夹层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主动脉夹层都形成动脉瘤,所以又称主动脉内膜剥离症.以往认为是少见病,近年来明显增多.我院近10年来收治20例,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苏庆立王庆胜柳东田刘晓媛刘淑华王晓亮姚淑兰杨红梅徐翠萍胡惠韩桂华
关键词:主动脉
埋藏式起搏器100例随访观察
2002年
目的 研究安装埋藏式起搏器的并发症变化与预防方法 ,总结低能量输出起搏的安全性。方法 对 10 0例 ( 114例次 )埋藏式起搏器进行登记随访 ,对比分析 ,时间以 1993年前后为界限。结果 使用双腔起搏器从 2 6 %上升到 6 7% ;置入途径经锁骨下静脉 ,从 44%上升到 86 % ;并发症起搏器裸露或合并感染 ,从 11%下降到 1.4% ;感知不良从零上升到 5 .4%。 10 0例中低能量输出起搏 45例占 5 0 % ,随访中观察起搏安全 ,设计的数据合理。结论 起搏技术进步的表现是使用双腔起搏器增多 ,经锁骨下静脉置入增多 ,感染和起搏器裸露减少 ,而感知不良增多 ,但均经程控恢复感知。低能量输出起搏 ,最低的输出电压心房为 1.0V ,心室为 1.6V ,脉宽为心房 0 .1ms ,心室 0 .0 6ms。
苏庆立胡惠金英兰刘晓媛韩桂华王庆胜李松王晓亮姚淑兰谭强
关键词:并发症感知DDD起搏埋藏式起搏器随访观察
老年患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分析老年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nprotected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ULMCA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on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ULMCAD患者190例分为PCI组106例,CABG组84例。比较2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术后24个月靶血管重建术、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以及死亡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CABG组左主干合并多支病变发生率(94.05%)、合并分叉病变发生率(42.86%)和Syntax积分[(24.95±5.17)分]高于PCI组[78.30%、19.81%、(18.76±6.26)分](P<0.05);随访24个月,PCI组病死率(7.55%)、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4.72%)、靶血管重建率(9.43%)与CABG组(5.95%、7.14%、5.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治疗老年ULMCAD安全、有效,与CABG相比并不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张扬谭强王庆胜马卉韩桂华邹晓译刘双江
关键词:左主干病变心血管事件老年随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