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宁消炎镇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8
- 1999年
- 目的:评估痛风宁对急性痛风的抗炎镇痛药效。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分别灌胃蒸馏水、痛风宁溶液、秋水仙碱溶液,于第3天将0.2ml尿酸钠溶液注入右侧踝关节腔造成急性痛风模型,24h后观察步态,72h后测量关节周径,观察受试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病理及滑膜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中药组和西药组受试关节周径增大值明显比模型组小(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受试关节周围软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水肿、毛细血管充血及滑膜细胞线粒体、内质网肿胀均比模型组轻,痛行为步态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痛风宁与秋水仙碱一样是治疗急性痛风有效的抗炎镇痛药。
- 陈文照姜宏刘延龄林坚刘延龄林坚
- 关键词:痛风痛风宁抗炎镇痛药理学
- 仲景脉法钩沉
- 1995年
- 仲景脉法灵活机动.多取寸口.又灵活应用趺阳脉候脾胃.少阴脉候心肾.少阳脉候三焦.人迎脉候胃与六腑,危重证及复杂病证多部位脉诊合参。
- 汪泳涛顾瑞生
- 关键词:仲景三焦杂病六腑危重
- 经方治疗痛风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 1996年
- 经方治疗痛风临床研究进展上海中医药大学(200032)陈文照,姜宏,顾瑞生苏州市中医医院(215003)吴惠芳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以高尿酸血症为临床特征,常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等;病程迁延则表现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型...
- 陈文照姜宏顾瑞生吴惠芳
- 关键词:痛风中医药疗法
- 《伤寒杂病论》三焦析
- 1990年
- 通览《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述及三焦者,各有九处。笔者感到张氏对三焦的认识和应用,虽不如后世医家那样系统而全面,但有其独到之处。这对我们理解和应用仲景学说以及三焦理论,也会有所裨益。一、三焦是一个整体仲景融会贯通《内》、《难》之旨,在《金匮要略》首篇指出:“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
- 顾瑞生
-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三焦
- 从环核苷酸含量及变化看膀胱经和背俞穴的功能──与肾经、任脉、胃经比较被引量:12
- 1997年
- 为探讨“结于命门”“两络命门”的膀胱经及其背俞穴在经气输注中的作用.我们运用(126)Ⅰ-cAMP、cGMP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对膀胱经环核普酸含量及针刺后的变化进行了检测,并与肾经、任脉、胃经比较。结果表明,膀胱经环核普酸含量明显低于其它各经(P<0.001)。电针肾俞穴后,肾经cAMP上升与电针足三里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 曲丽芳宫斌顾瑞生张再良叶进孙文善汪泳涛陈文照
- 关键词:膀胱经肾经任脉胃经
- 环核苷酸在肾组织不同部位的分布及针刺后的变化
- 1998年
- 根据《内经》的论述和肾间动气图象将肾划分为肾1、肾2、肾3三部分,运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对其环核苷酸的含量及其针刺后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大鼠肾组织不商位cAM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cGMP含量肾1、肾2与肾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后肾1的cAMP,cGMP均呈下降趋势,肾2、肾3呈现cAMP下降、cGMP上升的趋势、提示肾组织不同部位环核苷酸含量有差异,各部位对针刺的反应也不相同,可能部分反映了肾的不同部位在“物”和功能上存在着差别。
- 曲丽芳宫斌顾瑞生张再良叶进汪泳涛孙文善陈文照
- 关键词:肾组织针刺经穴定位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
- 痛风宁对尿酸钠致大鼠关节炎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24
- 2001年
- 目的 :研究急性痛风剧痛的机理及痛风宁治疗急性痛风镇痛效应环节。方法 :3 2只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4组 :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 ,前两组灌胃蒸馏水 ,后两组分别灌胃痛风宁溶液、秋水仙碱溶液 ,于第 3天将 0 .2 ml尿酸钠溶液注入后三组各大鼠右侧踝关节腔造模 ,72 h后观察下丘脑 5-HT、5-HI-AA、NE、DA。结果 :模型组、西药组 5-HT明显低于正常组 (P<0 .0 5) ,中药组 5-HT明显高于模型组、西药组(P<0 .0 1 ) ,中药组 DA明显高于其它三组 (P<0 .0 1 )。结论 :急性痛风剧痛与中枢 5-HT下降有一定关系 ,痛风宁可能通过升高 5-HT、DA起中枢性镇痛作用。
- 陈文照林坚金策姜宏吴士良顾瑞生
- 关键词:痛风痛风宁下丘脑
- 张仲景三焦观述略被引量:1
- 1990年
- 三焦是一个功能系统,以营卫、气血为物质基础,能通会“元真”,内注脏腑,外养皮肤、腠理。一旦功能失调,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痹而不仁,历节、血崩诸证由起。三焦又有上、中、下之分,各部失职,也会出现相应病证。仲景常以此为据,立法制方,推测预后,诚为后世三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先河。三焦之间,无论是生理抑或病理,虽可分而又不可离,存在着密切联系,亦为整体观之体现。
- 顾瑞生
- 浅论尤在泾对《金匮要略》的贡献被引量:5
- 1993年
- 以《金匮要略心典》与《静香楼医案》为例,从医理、文理及临床三方面阐述尤在泾对《金匮要略》的贡献。《心典》可谓《金匮》注本中少而精的代表作,其注释在医理方面,既注意博采众长,又不乏独到见解;在文理方面,则以言简意赅著称,且通俗易懂。《静香楼医案》则为一本较好的临床医书,使理论与临床有机地结合。因而尤在泾为理论、临床并举的医家,对注解并运用仲景理论作出了很大贡献。
- 顾瑞生殷苏燕
- 关键词:尤在泾金匮要略方论
- 痛风误诊原因分析及避免误诊的措施
- 1995年
- 痛风误诊原因分析及避免误诊的措施上海中医药大学(200032)陈文照,吴惠芳,姜宏,顾瑞生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在发达的欧美国家其发病率约为0.2~0.3%[1].而在我国,过去认为其属罕见病。但10来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临床诊疗水平的提...
- 陈文照吴惠芳姜宏顾瑞生
- 关键词:痛风误诊误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