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严枝

作品数:16 被引量:126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省气象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暴雨
  • 4篇降水
  • 2篇地形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数值预报产品
  • 2篇气温
  • 2篇强降水
  • 2篇强降水过程
  • 2篇微物理
  • 2篇微物理方案
  • 2篇温度平流
  • 2篇华北暴雨
  • 2篇降水过程
  • 2篇过程诊断分析
  • 2篇寒潮
  • 2篇寒潮天气
  • 2篇干侵入
  • 2篇暴雨天气
  • 2篇暴雨天气过程
  • 2篇NE

机构

  • 14篇山西省气象台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山西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山西省大气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6篇马严枝
  • 6篇郝婧宇
  • 4篇闫慧
  • 4篇张磊
  • 4篇赵桂香
  • 4篇王扬
  • 3篇董春卿
  • 2篇高守亭
  • 2篇郭媛媛
  • 2篇王思慜
  • 2篇李青青
  • 1篇张朝明
  • 1篇张国勇
  • 1篇王成鑫
  • 1篇赵海英
  • 1篇梁莉
  • 1篇苗爱梅
  • 1篇赵建峰
  • 1篇陆昌根
  • 1篇金磊

传媒

  • 3篇科技与创新
  • 2篇大气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干旱气象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农学学报
  • 1篇第33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WRF模式的大同地区风电场发电量预报技术研究
2019年
为了研究WRF模式在大同地区的风电预报能力,用WRF模式模拟2015-01、2015-04、2015-07、2015-10四个月大同地区风场,评估模拟效果,并根据模拟结果采用轮毂高度为80 m的V90-3.0 MW(50 Hz)型风机对该地区的风电量进行预报。结果表明,各月实况日平均风速和模拟日平均风速相关系数均大于等于0.58,模拟效果较好,其中2015-10达到了0.88,模拟效果最好;各月的有效风能密度比例均在93%以上,该地区的风能可利用率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在春季和秋季;利用WRF模式模拟的各月逐小时风场有偏差,但是模式具有模拟风速变化的能力,可用于制作风电量预报,指导风电场建设和运营。
王扬董春卿马严枝郝婧宇李青青
关键词:WRF模式误差分析风能
多个数值预报产品对山西三次强降水过程预报性能的对比分析
利用数值预报产品预报山西强降水已经在省台开展了多年,数值预报产品也是参差有别,通过T639-thin(以下简称T639模式)、ECMWF-thin(以下简称EC模式)、日本模式及NECP模式对2014年7月(北京时,下同...
马严枝郭媛媛张国勇
关键词:T639模式ECMWF
文献传递
2015年山西首次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为了研究山西局地性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成因,利用常规和非常规气象观测与监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资料,对2015年5月28日9日山西局地暴雨天气过程,从大尺度环流背景、主要影响系统及触发机制、不稳定条件及物理量演变特征进行综合分...
王扬马严枝王思慜郝婧宇乔钰李娟
关键词:地面辐合线地形抬升
文献传递
融合卫星资料对山西'0709'暴雨数值预报的影响
在高空槽引导西北涡东移的环流背景下,受低涡切变线附近β中尺度强对流云团影响,2013年7月9日夜间,山西省东南部发生了一次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本文利用ADAS(ARPS Data Analysis System)综合云...
董春卿苗爱梅郭媛媛郝婧宇马严枝
关键词:暴雨
8.19华北暴雨模拟中微物理方案的对比试验被引量:47
2012年
在中尺度模式多种物理过程中,微物理过程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其不仅直接影响降水预报,而且也影响模式的动力过程。微物理方案有明确的物理基础,但是在实际暴雨模拟中,究竟采取哪一种方案的结果更理想,需要深入比较,因为不同的微物理方案对降水模拟结果有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模式WRF(V3.2.1版本),采用36km、12km和4km的格点分辨率,选用七种微物理方案,对2010年8月18~19日华北地区的暴雨过程进行了敏感性试验。从降水落区和强度方面对总降水的预报性能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选用不同的微物理方案,可以不同程度地模拟这场暴雨的范围和强度,且选择合理的微物理方案对细网格(4km)嵌套的模拟也可以相应的提高,从而提高了暴雨模拟的分辨率,为暴雨中小尺度成因分析提供了参考。其中,水平分辨率为36km时,Lin方案模拟的雨带范围和降水强度与实况拟合的最好;水平分辨率为12km时,Thompson方案模拟的强降水位置、强度与实况最为接近;而水平分辨率为4km时,WSM6方案模拟的强降水位置、强度与实况拟合得较好。再结合垂直速度、涡度、散度和雨水混合比等基本物理量的诊断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各微物理方案对降雨预报的影响,所得的结论对我国华北暴雨强降水预报和中尺度模式微物理过程在业务和研究方面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马严枝陆昌根高守亭
关键词:WRF模式微物理方案网格嵌套
降水相态转换机制及积雪深度预报技术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利用2014—2017年山西省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 FNL再分析资料、山西及周边地区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山西冬半年雨转雪过程进行归类与分析,探讨地面气温在降水相态转换中的作用,提取降水相态转换的前兆信息。针对降雪过程,统计分析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增量的关系,总结提炼积雪深度预报指标。最后,选取气候特征相似的两次雨转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揭示降水相态转换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山西省11月发生雨转雪的站次最多,其次为2月。地面气温作为降水相态变化的重要指标,其与气候和天气(如冷空气强度和路径)特征、地理位置等有关。(2)山西冬半年积雪深度增量与降雪量比值约0.68 cm·mm-1,且比值随着气温降低而增大,因此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3)在雨转雪的不同时段,随着对流层低层降温,冰雪层厚度在总云层的比例有所增加,且云中固态凝结物下落路径缩短,使得固态凝结物在下落过程中融化概率减小,造成相态变化。
王一颉赵桂香马严枝
关键词:地面气温积雪深度
2014年山西春播期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7年
为了准确预报山西春播期暴雨天气,更好地为农服务,笔者根据天气学理论,利用常规探测资料、数值预报、多普勒雷达和FY-2E红外卫星等资料,对2014年5月9—11日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北涡南槽"和华北"东高西低"形势是此次暴雨的有利环流背景,低空切变线和850 hPa东南风急流是主要影响系统。中低层切变线激发的中低云系直接导致强降水的发生。地面辐合线提前1~2 h出现,对进行强降水的短时临近预报有明显的参考意义。东西两路冷空气的对峙,地面辐合线的停滞;高低空急流耦合,形成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的垂直结构,使得上升运动持续加强;前期地面最高温度持续升高、低层暖湿平流的持续输送,均是强降水长时间持续的重要原因。
李新生赵桂香马严枝王思慜金磊
关键词:春播期暴雨
动力因子对地形影响下的四川暴雨落区的诊断分析被引量:31
2013年
本文分析了2010年7月16~18日地形作用下四川盆地的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指出此次暴雨过程是在高低层系统配置较好的情况下发生的。并以NCEP资料为初值场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实况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模式对本次四川暴雨过程的模拟较为成功,能很好地再现此次暴雨的降水落区以及强降水中心。运用广义湿位温、广义对流涡度矢量垂直分量的垂直积分和质量垂直螺旋度对受大巴山脉影响的四川东北部的暴雨落区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指出,广义湿位温纬向平均的垂直剖面图上,等湿位温线的倒区域与四川东北部的强降水落区吻合较好,等湿位温线的倾斜程度以及湿位温异常的高度可以定性地指示降水的强弱;对广义湿位温从800 hPa到500 hPa垂直积分,用得到的湿位温的水平分布来指示东北部的暴雨落区效果较好;用改进垂直积分区间后的广义对流涡度矢量垂直分量比用传统的对流涡度矢量垂直分量来示踪四川东北部的暴雨落区效果更好;质量垂直螺旋度能有效刻画出四川东北部地区强降水系统的典型动力场垂直结构,因此与四川东北部的地面强降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王成鑫高守亭梁莉马严枝
关键词:四川暴雨地形影响动力因子
2016年春运期间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ECP/NCAR1°×1°再分析资料和探空资料,应用天气学分析和动力气象学诊断方法,对2016年1月21~24日山西寒潮、大风和降雪过程的影响系统配置、冷空气移动路径和高低空环流形势演变进行了诊断...
马严枝闫慧赵桂香张磊赵建峰
关键词:寒潮温度平流
文献传递
多个数值预报产品对山西3次强降水过程预报性能的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为更好地释用数值模式的预报产品,采用客观分析和ETS评分方法,运用T639-thin模式、ECMWF-thin模式、Japan_thin模式及NECP模式对2014年7月发生在山西的3次降水过程的预报性能进行了效果检验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4家模式对欧亚大陆中高纬环流形式以及地面系统的调整和演变均有较强的预报能力;4家数值模式预报产品基本能把握雨带的走向,但对强降水过程中降水强度的模拟与实况相比偏差较大,而且对强降水中心的预报稳定性也较差;对于ETS评分,NECP模式的评分在3次过程中均较高,并且不同数值模式的24 h时效预报效果要优于其他预报时效。总体来看,对于环流形式的演变,EC模式模拟效果是最好的,其次是NECP模式,T639模式和日本模式次之;对于降水量级以及落区的预报,NECP模式预报较准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其次是EC模式,而T639模式和日本模式预报的稳定性较差。
马严枝郭媛媛董春卿张国勇
关键词:T639模式ECMWF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