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元明
- 作品数:1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西藏大学古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 2015年
- 大学语文是西藏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对许多藏族学生而言,最难的就是课程中的古汉语文章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藏族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是提高古汉语教学质量必须思考的问题。
- 马元明
- 关键词:古汉语教学
- 论徐灿词的内容及艺术特色被引量:1
- 2012年
- 徐灿词是继易安词之后又一女性词的高峰,表现出异于以往女性词的某些特质。其词在主题内容上突破了以往女性词的闺门情思的局限,艺术风格上表现为"尽洗铅华"、"绝去纤佻之习"和词境深广、词意深隐等特征。这种词风的形成是由词人的词学观念、所处时代以及自身身世所决定的。其词风经历了一个转变的发展过程,且与时代大环境下文风的转变包括女性文风的转变相一致。
- 李小平马元明
- 关键词:女性词
- 《清稗类钞》中的西藏史料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九十二类、三百余万字,涉及西藏的史料丰富而详细,既有清代涉藏大事、治藏政策的摘录,也有西藏风土人情的描述。这些史料既是研究清代西藏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于更全面准确地认识清代西藏史有一定的拾遗补缺以及与正史相佐证的作用,对今天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马元明蒋至群韩殿栋
- 关键词:《清稗类钞》驻藏大臣
- 清代笔记中的西藏被引量:2
- 2013年
- 清代笔记卷帙浩繁、内容丰富,记载了大量有关西藏的史料,既可与《清史稿》《清实录》等正史相互印证,也可补正史之不足。笔记中的史料涉及清政府数次用兵西藏、驻藏大臣设置、章嘉呼图克图等内容,体现了清代中央政府鲜明的国家主权意识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也为我们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清代的一系列政策治藏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清廷治藏的成功经验对解决西藏现实问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韩殿栋马元明蒋至群
- 关键词:笔记驻藏大臣
- 当代藏族作家汉文写作叙事主题的嬗变
- 论文要点:叙事主题是小说文本的重心。当代文学的不同时期小说的叙事主题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新中国当代藏族作家汉语写作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总结这30多年来的文学创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我们不难发现作家创作的共同点,即:开阔的眼...
- 马元明
- 关键词:藏族作家汉语写作个案
- 文献传递
- 寻梦者:试论白玛娜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内涵被引量:2
- 2010年
- 白玛娜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同行者,她以她的作品介入了和平解放以来西藏所经历的社会文化转型,为当代文坛推出了全新的艺术形象——社会文化转型时期的"寻梦者"藏族女性典型形象,拓宽了我们的审美视域。在当代的藏族社会中有一类处于传统与现代两种文化边缘地带的女性群体,她们既不完全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也没能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她们只能在两种文化的夹缝里苦闷、彷徨,成为精神的虚空者,白玛娜珍的文本就关涉到了这一群体。尽管"寻梦者"女性不是新时代藏族女性的主流或全部,但她们的生存状态也是一种现实存在,塑造这一形象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
- 普布昌居次旺罗布马元明
- 基于文化身份意识下的当代藏族文学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在藏族文化中,藏族文学是最具象征性的符号,其民族记忆非常深沉,藏族文学是藏族文化特性的重要体现。当代的藏族作家具有多元化的创作背景,怎样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有效转换是藏族作家构建文化身份意识最重要的问题。
- 马元明
- 关键词:藏族文学文化身份混杂性
-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 2016年
-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乡土叙事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中国现代名家对于乡土看法的直接表达,是基于他们的审美立场而对乡土进行的诠释。例如,基于启蒙视角下的凋敝乡土、基于审美视角下的田园乡土和基于革命视角下的苦难乡土等,这些都是我国现代名家基于不同的视角下而对我国乡土的展现。本文着重从这三方面对乡土叙事展开论述。
- 马元明范静
-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乡土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