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
- 作品数:43 被引量:115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 淋巴细胞相关指标对可切除远端胆管癌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分析淋巴细胞相关指标预测可切除远端胆管癌(DCC)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远期生存的价值。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21例可切除DCC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2例,女性49例,平均年龄64.9岁。统计术前1周内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白细胞比值,并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预测术后生存的最佳界值,并根据该界值将患者分为:高淋巴细胞组(≥1.79×10^(9)/L,n=34)和低淋巴细胞组(<1.79×10^(9)/L,n=87),高淋巴细胞/白细胞比值组(≥0.23,n=50)和低淋巴细胞/白细胞比值组(<0.23,n=71),高NLR组(≥2.87,n=71)和低NLR组(<2.87,n=50)。比较不同组的预后。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8.1%(34/121),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为71.4%、35.3%、30.0%,中位生存时间42.5个月。高淋巴细胞组术后累积生存率高于低淋巴细胞组,高淋巴细胞/白细胞比值组术后累积生存率高于低淋巴细胞/白细胞比值组,高NLR组术后累积生存率低于低NL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低淋巴细胞绝对值、低淋巴细胞/白细胞比值与高NLR提示DCC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远期预后不良。
- 李瀚吕少诚贾亚男朱继巧许文犁寇建涛马军李先亮贺强
- 关键词:远期生存累积生存率远端胆管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围手术期并发症淋巴细胞
- 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减药方案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9年
- 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主要手段,然而术后的肿瘤复发、代谢性疾病、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影响了受体的生活质量及长期生存率。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免疫抑制剂的方案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针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和钙神经蛋白抑制剂(CNI)这两类药物在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术后、肝移植术后预防代谢性疾病以及预防肾损伤的减药方案及联合应用其他免疫抑制剂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术后免疫抑制剂管理提供参考。
- 刘子希朱继巧马军寇建涛李先亮贺强
- 关键词:肝移植免疫抑制剂肿瘤复发代谢性疾病肾上腺皮质激素
- 器官移植受者免疫状态监测最新进展被引量:4
- 2019年
- 器官移植受者术后常规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如何选择合理的免疫抑制方案,既能避免免疫抑制不足引起的移植物排斥反应,又可减少因免疫过度导致的感染、药物中毒和恶性肿瘤是器官移植术后治疗的一大难题。由于目前没有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评估受者的免疫状态,因而无法快速准确地判断免疫抑制方案的使用是否合理。本文从血药浓度监测和免疫状态评估两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对器官移植术后受者免疫监测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实体器官移植后免疫监测提供另一种全新思路和选择。
- 马军贺强李先亮
- 关键词:器官移植免疫监测免疫抑制剂移植物排斥反应细胞因子
- 应用活体成像技术监测联合靶向基因治疗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动物实验研究
- 2010年
- 目的应用活体成像技术监测联合靶向基因治疗防止肝癌切除后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效果。方法采用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的人原发性肝癌细胞株MHCC97-H制备裸鼠人肝癌切除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模型。20只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联合基因组;各组于肝断面、腹膜后组织内分别注射等体积的PBS、2种联合基因rAAV/AFP/IL-24。模型制作后10d、肿瘤切除与基因治疗后21d用活体生物发光法检测肿瘤复发转移的情况。结果建立了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基因MHCC97-H的人肝癌细胞株。在原位移植模型的活体成像可检测到生物发光信号。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法观察到肿瘤复发转移情况:对照组检测到较多的光子数,可见明显肿瘤复发转移;联合基因组的光子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显著降低了肿瘤复发转移率。结论采用活体成像技术比其他示踪技术有较大优势,联合靶向基因rAAV/AFP/IL-24可以明显抑制裸鼠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转移。
- 李立新韩东冬寇建涛李平马军贺强
- 关键词:疾病模型基因疗法肿瘤复发
- 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进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围术期发生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围手术期真菌感染发生率为6. 4%(19例/298例)。19例真菌感染患者均为单一真菌感染,其中肺部感染4例,腹腔感染15例。最常见的真菌依次是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急性排斥反应是术后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 05)。结论真菌感染是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的术前MELD评分和术后早期是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是发生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马军吕少诚寇建涛李先亮朱继巧贺强李鹏飞
- 关键词:肝移植真菌感染
- 微机病案管理与医院统计结合工作方法的探讨
- <正>病案管理与医院统计是医院管理中重要的信息工作。计算机在没有联网前,通过一台大容量微机,安装病案首页管理及医院统计软件,组成一套应用系统,可以完成两者工作。微机管理最初设计指导思想是资料共享,减少重复性劳动,查询资料...
- 胡禹薛怡萱马军王燕庆杨聪秋
- 文献传递
- 肾移植术后小剂量免疫抑制剂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一例报道及诊疗分析
-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消化科和肝胆外科最常见的急性腹部疾病,但在肾移植术后相对罕见,缺少相关的经验。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之间共实施同种异体肾移植294例,其中有1例术后3周小剂量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并发急性重症...
- 马军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可切除远端胆管癌远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可切除远端胆管癌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因远端胆管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15例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术前1周内外周血常规检查资料,并依此计算NL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最佳截点,根据该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全组男性70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29~84(64.9±9.2)岁,其中高分化29例(25.2%),中分化52例(45.2%),低分化34例(29.6%)。ROC曲线分析得到NLR的临界值为3.38,按此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NLR组(NLR≥3.38,47例)和低NLR组(NLR<3.38,68例)。两组基本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和低NLR组术后1年、3年、5年分别为51.9%vs 89.5%、20.3%vs 51.5%、13.5%vs 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术前NLR水平预测可切除远端胆管癌远期预后,高NLR值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 李瀚吕少诚贾亚男朱继巧许文犁寇建涛马军李先亮贺强
- 关键词:远端胆管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恶性肿瘤
- 磷酸化流式技术评估肝移植后P70S6激酶活性
- 李平樊华寇建涛张栋马军贺强
- 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在复杂肝切除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估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在巨大肝癌患者复杂肝切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4例巨大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最大直径10—18cm,病灶不同程度地累及了第一、二、三肝门。患者难以耐受常规肝切除,均行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结果4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90~840rnin,无肝期250~300min,术中出血量400—1400ml,术中无肝期未行门、腔静脉转流术。4例患者在体外肝切除后行下腔静脉或肝静脉及门静脉修复成型,均应用成型异体血管来延长剩余肝脏肝上腔静脉以利于腔静脉吻合及第一肝门的重建。本组患者1例术后肝功能正常,l例出现腹腔出血再次手术止血,1例发生肝功能不全,1例出现肝肾功能不全于术后5d放弃治疗而死亡。3例术后生存的患者术后1~2个月间剩余肝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代偿增生。术后生存的3例患者中2例分别于术后8、9个月发现肺部多发转移瘤,分别于术后13个月及15个月死亡。随访截至2012年4月,1例患者无瘤生存37个月。结论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为复杂肝切除的巨大肝癌患者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及近期肿瘤的复发是限制该手术发展的主要问题。
- 韩东冬樊华1李立新寇建涛李平马军朱继巧贺强
- 关键词:肝肿瘤自体肝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