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ne-Star会阴暴露技术在直肠癌腹会阴手术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分析Lone-Star会阴暴露技术实施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AP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研究的方法收集安庆市立医院自2020年1月—2024年7月接受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的17例直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13例,女性4例,年龄44~82岁,平均年龄(67.6±9.7)岁。会阴手术采用Lone-Star暴露技术(LSR),并由单人完成。采用荷包法关闭肛管,切开会阴皮肤和皮下组织后,放置Lone-Star盘状拉钩,用8个小拉钩向四周牵拉会阴切口,动态调整牵拉装置,以充分显露手术区域。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腔镜下成功完成APR,其中15例手术由一人独立完成,仅2例因术中出血由2人完成。所有标本均无穿孔,环周切缘阴性。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1例、尿潴留1例、切口液化1例、造口分离1例,无二次手术病例,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均<3级。结论LSR暴露技术的应用可能有助于直肠癌APR术中的会阴暴露,不增加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效率,并实现单人会阴操作。
- 马军汤代彬赵春霞张亚铭高斌
- 关键词:直肠肿瘤手术
- 对比分析急诊普通外科分级系统与东京指南(2018)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评估价值
- 2024年
- 目的对比分析东京指南(2018)(TG 2018)与急诊普通外科(EGS)分级系统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治疗结局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6月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79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顾性分析,患者均于本次住院期间行LC治疗。收集并记录患者临床资料、治疗结局,对比分析TG 2018与EGS分级系统不同分级患者治疗结局,对TG 2018分级及EGS分级系统进行定量评分,比较不同治疗结局患者定量评分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G 2018、EGS分级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参照TG 2018分级标准,179例患者中Ⅰ级31例、Ⅱ级112例、Ⅲ级36例。不同TG 2018分级患者的Child-Pugh分级、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入住ICU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EGS分级标准,179例患者中Ⅰ级97例、Ⅱ级53例、Ⅲ~Ⅴ级29例。不同EGS分级患者的Child-Pugh分级、手术情况、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入住ICU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情况患者TG 2018定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C中转开腹患者EGS定量评分显著高于单纯LC患者(P<0.05)。围术期并发症患者TG 2018定量评分、EGS定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围术期无并发症患者(P<0.05);术后入住ICU患者TG 2018定量评分、EGS定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后未入住ICU患者(P<0.05);术后住院时间≥7 d患者TG 2018定量评分、EGS定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后住院时间<7 d患者(P<0.05)。TG 2018分级和EGS分级对患者LC中转开腹、围术期并发症、术后入住ICU及术后住院时间≥7 d预测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8(P>0.05)和0.745(P<0.05)、0.791(P<0.05)和0.747(P<0.05)、0.785(P<0.05)和0.782(P<0.05)及0.693(P<0.05)和0.610(P<0.05)。结论TG 2018分级系统及EGS分级系统对急性胆囊炎LC患者�
- 张国平汪东树凌新建李贺章琪潘书鸿马军张亚铭
- 关键词:ROC曲线曲线下面积
- 不同气腹压对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肝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不同气腹压对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肝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的胆囊结石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气压组(44例)和高气压组(44例),低气压组患者手术时CO_(2)气腹压力维持在8~12 mmHg,高气压组患者手术时CO_(2)气腹压维持在13~15 mmHg。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肠道功能、疼痛情况及第1、3天肝功能指标。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术后1 d的VAS评分明显高手术前(P<0.05),但手术后2 d患者的VAS评分开始下降,手术后2 d相较于手术后1 d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手术后3 d相较于手术后1 d、2 d均明显降低(P<0.05);低气压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比高气压组低(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ALT、AST均比手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低气压组明显比高气压组低(P<0.05);手术后3 d,两组患者的ALT、AST组间及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气压组患者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肠道鸣音恢复时间、首次大便时间方面均明显比高气压组短(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气体栓塞、高碳酸血症等并发症。结论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维持在8~12 mmHg的气腹压有助于患者手术的进行,不仅能减少对肠道功能、肝功能的影响,还能降低患者的疼痛的发生率,尤其是肩部疼痛。
- 杨义华宋康颉徐爱忠马军
- 关键词:气腹压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三枚空心钉与动力交叉钉系统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11
- 2023年
- 目的 比较三枚空心钉(cannulated compression screw,CCS)固定与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dynamic cross-screw system,FNS)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4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CCS组(20例,采用三枚CCS内固定)和FNS组(22例,采用FNS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负重时间、股骨颈缩短长度、髋关节功能Har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FNS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CCS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明显低于CCS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FNS组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股骨颈缩短长度明显短于CCS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CCS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CCS组中2例发生内固定失效,1例出现断钉并发展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而FNS组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CCS内固定及FNS内固定均是股骨颈骨折较好的选择,且相较于CCS,FNS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透视次数少的优点,并能减少股骨颈短缩长度、缩短骨愈合时间,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 黄小东陶岳峰朱炳斌何健房江月江兵马军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 基于数据库挖掘5种胃癌干性基因在胃癌中潜在价值研究
- 2022年
- 目的挖掘异常表达的胃癌干性基因LGR5、CD44、ASPM、ABCG2及PSCA在胃癌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潜在生物学价值。方法UALCAN和Oncomine数据库分析LGR5、CD44、ASPM、ABCG2及PSCA的基因表达水平;借助cBioPortal分析干性基因变异及其与患者生存之间的影响;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干性基因表达与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LinkedOmics分析干性基因正负相关的网络基因;MetaScape数据库分析干性基因及网络基因功能注释及基因通路;IMER数据库研究干性基因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并分析免疫细胞对胃癌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中LGR5、CD44及ASPM mRNA水平及DNA拷贝数高于相应的正常组织(P<0.05),ABCG2和PSCA mRNA水平低于正常组织(P<0.05),而PSCA的DNA拷贝数高于正常组织(P<0.05),ABCG2的DNA拷贝数无统计学意义;LGR5、CD44、ABCG2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组(HR>1,P<0.05);ASPM高表达组长于对照组(HR<1,P<0.05);PSCA表达与胃癌患者生存期无统计学意义(HR>1,P>0.05);LGR5、ASPM及ABCG2变异类型最多的是突变变异,CD44及PSCA最多的是扩增性变异,ASPM变异可提高胃癌患者5年生存期,ABCG2变异不利于胃癌患者5年生存期,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网络分析表明5个干性基因及相关网络基因参与了细胞有丝分裂、脂肪消化吸收、MicroRNAs调节及蛋白运输等过程;干性基因的表达与CD4+T、CD8+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浸润水平有相关性。结论5种胃癌干性基因的表达、突变、调节与胃癌发生发展、患者的预后及免疫细胞浸润间的关系密切相关,为进一步研究这些干性基因在胃癌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余水红马军钱燕龚莉
- 关键词:胃癌
- 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技术难点被引量:15
- 2015年
- 1994年,日本学者Kitano等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随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以其微创优势受到世人广泛关注。经过20多年的研究,早期胃癌腹腔镜手术技术取得较大进展。通过大样本、多中心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表明,早期胃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近、远期疗效相当,已被新版日本胃癌治疗规约确立为ⅠA 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
- 汪大田张亚铭马军汤代彬袁建伟蒋鹏
- 关键词:胃肿瘤腹腔镜手术胃癌根治术
-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安全性及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与开腹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的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0月由安庆市立医院肿瘤外科同一手术组医师完成的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18例与同期进行的开腹右半结肠癌手术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组在手术时间(232.50±55.91) min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183.16 ±35.55) min,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上腹腔镜辅助组要短于开腹手术组,分别为(10.28±2.86)d vs(13.30±3.01)d,(2.39 ±0.98)d vs(3.95±1.25)d,P均<0.05,在术中出血上腹腔镜辅助组要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95.56±50.26) mL vs(140.41±98.10) mL,P<0.05,而两组间在手术质量评定、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肿瘤的分级分期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CME手术安全可行,可以作为右半结肠癌外科治疗的一种术式,在近期疗效上与开腹手术组无差异.
- 高斌张亚铭周潮平汪大田马军汤代彬蒋鹏袁建伟王宇翔杨飞
- 关键词: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胚胎学近期疗效
-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应用Clavien-Dindo分级系统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严重并发症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5年7月安庆市立医院肿瘤外科行胃癌根治术的5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87例,女性138例;年龄16~89岁,平均年龄(62.5±10.7)岁。根据Clavien-Dindo分级分析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资料中的18个变量与严重并发症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且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严重并发症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25例胃癌根治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114例,其中严重并发症20例(Clavien-Dindo分级≥Ⅲa级),需要麻醉下二次手术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χ^(2)=4.86,P=0.027)、出血量(χ^(2)=11.11,P=0.001)、手术时间(χ^(2)=4.77,P=0.029)、手术方式(χ^(2)=9.20,P=0.002)和pTNM期(χ^(2)=4.86,P=0.027)与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出血量(OR=13.05,P=0.013),手术方式(OR=7.97,P=0.047)是术后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35.0%,而非严重并发症者5年生存率为61.8%,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术后严重并发症(HR=1.595,P=0.107)不是影响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癌根治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与术中出血量和全胃切除密切相关;虽然术后严重并发症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非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但严重并发症不是影响远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 马军周潮平张亚铭汪大田高斌汤代彬
-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预后胃癌根治术
- MMR蛋白、HER2、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MMR)蛋白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2年5月于该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559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MR蛋白(MLH1、MSH2、PMS2、MSH6)及HER2、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559例结直肠癌患者中43例(7.7%)为错配修复功能缺陷(dMMR),8例(1.4%)为HER2+++,251例(44.9%)为Ki-67+++。不同年龄、肿瘤位置、肿瘤最大径、肿瘤大体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dMMR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大体类型的结直肠癌患者HER2++/+++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分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Ki-67+++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R蛋白与HER2、Ki-67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MMR蛋白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
- 杨飞张亚铭周潮平汪大田高斌马军汤代彬袁建伟王宇翔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错配修复蛋白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
- 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32例分析
-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可行性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4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中45例成功进行腹腔镜手术,1例中转开腹,...
- 方静张亚铭汪大田周潮平蒋鹏马军汤代彬
- 关键词:胃肿瘤腹腔镜检查全胃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