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艳

作品数:30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5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7篇疫苗
  • 10篇联合疫苗
  • 10篇百白破
  • 9篇无细胞百白破
  • 8篇无细胞
  • 8篇脊髓灰质炎
  • 8篇百日咳
  • 6篇免疫
  • 6篇白喉
  • 6篇百日咳毒素
  • 5篇白喉类毒素
  • 4篇血凝素
  • 4篇丝状血凝素
  • 4篇灭活
  • 4篇百白破联合疫...
  • 3篇毒素
  • 3篇伤风
  • 3篇破伤风
  • 3篇无细胞百日咳
  • 3篇吸附无细胞百...

机构

  • 25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清华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成都生物制品...

作者

  • 30篇马艳
  • 21篇孙明波
  • 21篇高娜
  • 20篇梁疆莉
  • 17篇顾琴
  • 14篇姬秋彦
  • 13篇史荔
  • 10篇衡燮
  • 10篇姬光
  • 7篇杨净思
  • 6篇蔡路奎
  • 5篇温嘉纳
  • 5篇杨卉娟
  • 4篇王虓宇
  • 3篇廖国阳
  • 3篇杨晓蕾
  • 3篇姜莉
  • 3篇姜述德
  • 3篇宋霞
  • 3篇陈洪波

传媒

  • 3篇中国生物制品...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疫苗和免...
  • 2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9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 1篇200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HO细胞簇集法与小鼠体内法检测百日咳毒素残余毒性的相关性
2018年
目的比较CHO细胞簇集试验、小鼠体内检测法(小鼠组胺致敏试验、小鼠白细胞增多试验)检测不同脱毒条件下的百日咳类毒素残余毒性的应用效果和相关性。方法以不同脱毒条件百日咳类毒素作为研究对象,用CHO细胞簇集试验、小鼠体内法检测百日咳毒素残余毒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白细胞增多实验与组胺致敏实验结果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881,P=0.00),CHO细胞法与白细胞增多实验呈负相关(r=0.630,P=0.028),CHO细胞法与组胺致敏实验呈负相关(r=-0.613,P=0.034)。结论分析了无细胞组分百日咳疫苗脱毒工艺中CHO细胞簇集试验和小鼠体内检测法2种检测试验的差异性和相关性,为百日咳毒素脱毒工艺的便捷检测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高娜梁疆莉姬秋彦顾琴马艳史荔孙明波衡燮
关键词:百日咳毒素
DTacP-sIPV或DTacP-IPV/Hib基础免疫大鼠后加强免疫百白破联合疫苗Tdap的体液免疫评价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组分无细胞百白破-Sabin株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DTacP-sIPV)或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DTacP-IPV/Hib)基础免疫大鼠后加强免疫破伤风类毒素、降低抗原含量的白喉毒素和无细胞百日咳联合疫苗(Tdap)是否产生免疫加强效果,为候选青少年及成人Tdap疫苗提供临床前研究参考。方法将自主研发的DTacP-sIPV和已上市的DTacP-IPV/Hib按0、1、2月3剂免疫程序分别免疫Wistar大鼠,检测免疫前和每剂次免疫后各组大鼠血清中各组分抗体水平。基础免疫完成10个月后,用候选Tdap加强免疫1次,并检测加强免疫前和免疫1个月、6个月后血清中各组分抗体水平。结果3剂次基础免疫1个月后,DTacP-sIPV组抗白喉类毒素(diphtheria toxoid,DT)、抗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抗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抗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emagglutinin,FHA)和抗百日咳黏附素(pertactin,PRN)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Log2)分别为17.41、18.34、18.11、19.93、13.91,血清阳转率均达到100%;基础免疫10个月后,抗DT、抗TT、抗PT、抗FHA和抗PRN抗体的GMT分别下降至15.17、14.26、13.60、14.51、10.39,血清阳转率维持在89%以上。Tdap加强免疫1个月后,DTacP-sIPV组和DTacP-IPV/Hib组抗DT、抗TT、抗PT、抗FHA抗体的GMT分别为16.49和17.26、16.80和17.63、16.70和17.74、18.48和19.26,血清阳转率均达到1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抗PRN抗体的GMT分别为13.07和11.00,血清阳转率为100%和88%,DTacP-sIPV组高于DTacP-IPV/Hib组(P<0.05)。Tdap加强免疫6个月后,DTacP-sIPV组和DTacP-IPV/Hib组抗DT、抗TT、抗PT、抗FHA和抗PRN抗体的GMT分别下降至15.74和14.87、15.07和15.14、14.84和15.73、16.62和16.37、11.44和9.96,血清阳转率维持在88%以上。结论候选疫苗Tdap在基础免疫接种DTacP-sIPV和DTacP-IPV/Hib的Wistar大鼠模型加强免疫中可诱导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应答,但抗体滴度�
蔡路奎李婧妍顾琴马艳高娜姬秋彦温嘉纳廖宏玮王虓宇姬光胡文著史荔孙明波梁疆莉
关键词:TDAP免疫
候选无细胞百白破-Sabin株灭活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免疫小鼠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候选无细胞百白破-Sabin株灭活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DTaP-sIPV)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为疫苗临床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候选疫苗分别稀释成5倍、10倍、20倍三组,以相应稀释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DTaP-IPV/Hib)、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为对照组,每组按0、4、8周3剂免疫程序免疫NIH小鼠(10只/组),检测各组小鼠每剂免疫后28d的血清百白破组分抗体水平。结果候选疫苗三个组完成3剂次免疫后PT抗体的几何平均浓度(GMC)(IU/mL)分别为2 157.29、2 142.51、2 135.17;FHA抗体GMC分别为10 098.30、10 068.33、9 143.30;PRN抗体GMC分别为1 683.86、1 130.29、193.00;DT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1∶)分别为23.48、22.44、22.44;TT抗体GMT分别为22.31、21.24、21.34。候选疫苗三个组PT、FHA、DT、TT抗体水平均高于两种疫苗对照组或者与其无显著性差异,但PRN抗体水平低于DTaP对照组。结论候选疫苗免疫小鼠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江文文梁疆莉高娜顾琴马艳牟大超史荔孙明波
关键词:免疫原性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生产用培养基的改进和培养条件优化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改进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生产用培养基并优化培养条件。方法:用不同浓度溶血(0. 1%)赫氏琼脂及酸水解酪蛋白制备百日咳活性炭培养基,选择最优培养条件;使用百日咳活性炭培养基成功复苏菌种后,优化传代代次和培养时间,评价百日咳活性炭培养基替代羊血包姜氏培养基的可行性;用酸水解酪蛋白代替自制50%酸水解酪蛋白制备改良SS液体培养基,并用ELISA、SDS-PAGE电泳和CHO细胞簇集等方法评价对菌种的培养效果。结果:溶血(0. 1%)赫氏琼脂的加入量为33. 2g/L、酸水解酪蛋白加入量为8g/L时,菌苔生长最快;百日咳活性炭培养基培养第1代72 h、第2代48 h、第3代48 h、第4代24 h和第1代72 h、第2代36 h、第3代24 h的血凝(HA)和UV600均较高,这两组细菌生长状态较好;酸水解酪蛋白制备的百日咳活性炭培养基在优化条件后复苏菌种生长良好,和羊血包姜氏培养基没有明显差异; 8g/L酸水解酪蛋白制备的改良SS液体培养基所得菌量优于50%酸水解酪蛋白制备培养基(P=0. 001),改良SS液体培养基培养所得百日咳毒素纯度、产量和CHO细胞簇集活性均较好。结论:使用酸水解酪蛋白的百日咳活性炭培养基和改良SS液体培养基所得的百日咳杆菌纯度、产量、活性均较高,适用于无细胞百日咳组分疫苗的生产。
梁疆莉姬秋彦罗娜姬光高娜马艳史荔孙明波衡燮
关键词:百日咳百日咳毒素培养基
培养基、接种菌量和pH值对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产毒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培养基、接种菌量与pH值对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产毒的影响。方法:采用示胨三号、示胨二号、胃蛋白胨及自制肉汤4种培养基培养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比较毒素产量;选择最优培养基,按照培养基体积的1%,2%,3%,4%接种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培养160 h,选取合适接种菌量;使用最优培养基与接种量,分别用初始pH 7. 5、7. 2、7. 0的3种培养基培养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比较毒素产量。结果:示胨三号产毒量优于其他3种蛋白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接种菌量大于2%时产毒量最优,3种初始pH培养条件对产毒量无明显影响(P> 0. 05)。结论:初步筛选出最优破伤风毒素培养基及接种量,为破伤风疫苗工艺研究及扩大化生产提供依据。
高娜衡燮姬秋彦梁疆莉顾琴马艳史荔孙明波
关键词: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类毒素培养基
一种白喉杆菌的培养基组合及白喉类毒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喉杆菌的培养基组合及白喉类毒素的制备方法,属于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培养基组合包括复苏培养基、传代培养基、产毒培养基以及Ⅰ号生长液、Ⅱ号生长液;白喉类毒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复苏培养、传二代培养、传三代培养、产毒...
温嘉纳杨净思王虓宇梁疆莉廖宏玮姬光高娜顾琴蔡路奎马艳胡文著赵婷
一种去除无细胞百日咳组分疫苗中内毒素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无细胞百日咳组分疫苗中内毒素的方法,所述方法利用新型复合型阴离子层析填料Capto adhere,通过层析纯化去除百日咳毒素(Pertussistoxin,PT)和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
孙明波梁疆莉高娜顾琴姬秋彦马艳李琦涵史茘杨净思姚宇峰杨晓蕾车艳春衡燮和占龙赵刚
文献传递
百日咳疫苗用菌株基因的遗传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对百日咳疫苗(pertussis vaccine)用菌株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序列的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进一步验证此前一代测序的结果,为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百日咳疫苗生产用菌株的主代代次(P4)、工作代次(P7)、疫苗代次(P13)及疫苗代次后连续传3代的第3代样品V3代次(P16)的主要抗原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并分析。采用ELISA和Lowry法对百日咳疫苗生产用菌株各代次主要抗原组分进行抗原含量检测及比活性检测。结果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S1亚基上的8个等位基因氨基酸相对应的24个碱基位点中最高突变率为0.38%,其中疫苗代次最高突变位点(A 2789 C 0.92%)在S5亚基上,其他各代次最高突变位点均不在S亚基上。PT全基因组最高突变率<4%,且同一个位点不同代次的碱基突变呈不规律性,突变率没有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增高。百日咳黏附素(pertactin,PRN)的24个抗原表位中最高突变率在疫苗代次T 951 G位点,突变率为1.66%;其他位点的突变率均<0.8%。全基因组中突变率最高的位点为V3代次C 2025 T,突变率为6.24%;各代次PRN全基因组最高突变率<6.24%,且不在主要抗原表位区域内;在同一个位点不同代次的碱基突变没有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增高,呈不规律性。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emagglutinin,FHA)中B细胞抗原表位区中碱基最高突变率为0.98%(V3代次T 6449 G位点),其他代次均<0.8%;全基因组各代次位点最高突变率为V3代次C 7323 G,突变率为9.89%;其余代次突变率均<9.89%,且不在抗原表位区,同一个位点不同代次的碱基突变没有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增高,呈不规律性。PT的ELISA比活性平均值为0.532±0.100,最低限值为0.232。PRN的ELISA比活性平均值为0.885±0.110,最低限值为0.555。FHA的ELISA比活性平均值为0.701±0.170,最低限值为0.191,百日咳菌种抗原含量和比活性
顾琴梁疆莉高娜马艳姬秋彦史荔孙明波
关键词:百日咳抗原表位突变率
去除百日咳毒素、丝状血凝素中内毒素的工艺探索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纯化工艺中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emagglutinin,FHA)的内毒素去除问题。方法选用Triton法和离子交换层析法,分别对百日咳杆菌发酵液上清和经Capto SP Imp Res柱纯化的发酵液进行内毒素去除,按《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相关方法检测纯化样品的蛋白含量、内毒素含量、抗原含量,并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使用Triton法和离子交换层析法均可以将FHA和PT这两种成分的内毒素在脱毒前阶段降低至200 EU/mg以下。在合适的纯化条件下使用离子层析去除内毒素的能力高于Triton法,而在对抗原的回收率上Triton法又稍占优势。结论使用Triton法和离子交换层析法均可解决FHA和PT去除内毒素的问题,两类工艺下对目的蛋白活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姬秋彦高娜梁疆莉胡文著顾琴马艳戴永娟李婧妍史荔孙明波衡燮杨卉娟
关键词: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百日咳毒素丝状血凝素内毒素
Sabin IPV基础免疫后不同时间的中和抗体水平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配比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abinIPV)基础免疫后中和抗体的持续时间及加强免疫前后中和抗体水平的变化。方法用不同配比的Ⅰ、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原液制备两批SabinIPV,并使用GSK制备的DTaP—WIPV作为阳性对照组,对18只Wistar大鼠进行3针基础免疫后,每间隔3个月采血直到加强免疫前,并同时于加强免疫后1个月采血,并对血清中抗脊髓灰质炎病毒3个型别的中和抗体效价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大鼠采用0、1、2月免疫程序进行3针免疫后,Ⅰ、Ⅱ、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均有所下降,但绝大部分组大鼠的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仍维持在100%,在加强免疫后,各组的三个型别的中和抗体水平在短期内明显升高。结论SabinIPV有良好的免疫持久性,并在加强免疫后,可产生更高水平的中和抗体。
刘婧马艳孙明波伍胤杰周武刚谢炳锋张名唐聪杨卉娟杨晓蕾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灭活抗体病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