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诚诚 作品数:11 被引量:18 H指数:3 供职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更多>>
基于第五版BI-RADS对乳腺4类钙化恶性风险分层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中BI-RADS 4类钙化影像特征结合临床特征预测乳腺高危病变恶性风险分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乳腺X线摄影检查发现的BI-RADS 4类钙化376例,由乳腺诊断医师在未知病理结果的情况下依据第五版BI-RADS对这些钙化的形态和分布进行描述并给出最终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各形态和各分布及组合分类的阳性预测值(PPV)。再结合患者的相关临床因素,分析影响BI-RADS 4类钙化恶性风险的因素。结果376例患者中包括193例恶性病灶,183例良性病灶,PPV为51.3%。其中无定形、粗糙不均质、细小多形性和细线样及细分支状钙化的PPV分别为34.0%、38.1%、81.4%和95.2%。区域性、团簇状、线样和段样分布的钙化的PPV分别为26.0%、46.5%、90.0%和89.6%。综合考虑钙化的形态和分布后,区域性分布的无定形钙化的PPV降为13.0%,符合BI-RADS 4B类;线样和段样分布的无定形钙化的PPV为100.0%和75.0%,符合BI-RADS 5类和4C类;区域性分布的粗糙不均质钙化的PPV为0%,符合BI-RADS 2类;段样分布的粗糙不均质钙化的PPV为88.9%,符合BI-RADS 4C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绝经状态为已绝经、钙化形态为细小多形性或细线样及细分支状、钙化分布为团簇状或段样会增加4类钙化的恶性风险。结论在对BI-RADS 4类钙化的诊断中,钙化形态为细小多形性或细线样及细分支状、钙化分布为团簇状或段样会提高4类钙化的恶性风险,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能够更准确的对BI-RADS 4类钙化进行恶性风险分层。 段惠予 陈路 汤晓敏 李欣欣 周大伟 马诚诚 闫静 高之振关键词:乳腺 钙化 乳腺X射线补充摄影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17年 目的:分析乳腺X射线补充摄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常规乳腺X线摄影显示不理想的患者,全部患者均给予补充摄影,观察常规体位摄影和补充摄影对病灶的显示情况。结果:全部60例患者中,13例患者给予夸大位摄影,完全显示外侧病灶;9例患者给予尾头位摄影,充分显示乳腺;6例患者给予侧位摄影,完全显示病灶;32例给予点压位摄影,充分显示点压局部。受检剂量平均增加13%。结论:通过乳腺X射线补充摄影,能让盲区显示有效减少,让病灶检出率显著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马诚诚关键词:乳腺癌 局部加压放大X线摄影技术对乳腺细微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局部加压放大X线摄影在乳腺X线检查中对乳腺细微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senographe 2000D型钼铑双靶全数字化乳腺机及配套图像后处理工作站,高分辨率显示器,选用自动选择摄影条件,使图像达... 马诚诚 高之振 杨菊萍 顾素英全数字化X线引导术前定位技术在乳腺亚临床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引导下细针定位技术对亚临床乳腺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亚临床乳腺病变43例,术前均采用全数字化乳腺X线引导下细针定位,摄头尾位及侧位片明确定位针与病灶的位置关系。结果:43例中41例1次定位成功,2例2次定位成功,43例手术均准确切除病灶;43例病灶,X线显示单纯钙化23例,单纯小结节10例,小结节伴钙化6例,伴或不伴钙化的结构扭曲2例,局灶致密影2例。结论:全数字化乳腺X线引导下细针术前定位技术对乳腺亚临床病变的定性诊断及指导手术有重要的价值,是一种简便、快捷和准确的定位方法。 高之振 何晓东 杨菊萍 马诚诚 王玲玲关键词:乳腺疾病 乳腺癌钙化在全数字化摄影中的影像特征 目的:探讨乳腺癌钙化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中的特征分析。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钙化46例。就钙化的密度、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46例乳腺癌显示恶性钙化,其中23例与肿块并存,3例与局灶性致密影并存。4... 杨菊萍 马诚诚 高之振关键词:乳腺肿瘤 图像特征 数字化乳腺断层摄影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乳腺断层摄影技术(DBT)联合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技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行FFDM摄影并加照DBT摄影的乳腺癌病人资料,对常规FFDM图像(头尾位+内外斜位)诊断结果,与联合(常规FFDM图像外和DBT图像组作为补充)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记录2组图像中病灶的显示、边缘细节及周围征象显示等情况,采用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对病变进行评估。结果:常规FFDM图像诊断恶性病变46例,良性病变24例;评价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率约66%;联合诊断恶性病变57例,良性病变13例;评价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率约81%。2种评价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DBT检查技术能够提高乳腺癌病灶的显示及诊断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水平,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马诚诚 高之振 顾素英 杨菊萍 闫静关键词:乳腺肿瘤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乳房假体植入摄片技术 高之振 马诚诚 杨菊萍 顾素英 朱春雨基于乳腺X线摄影的诺莫图预测可疑钙化的恶性风险 2023年 目的:绘制预测乳腺可疑钙化恶性风险的诺莫图用于指导临床决策。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乳腺X线摄影发现的乳腺微钙化且行影像引导下定位病人178例资料。所有钙化都由乳腺放射学家根据第5版BI-RADS进行分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钙化影像特征及病人临床特征的关系。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础上,绘制诺莫图预测恶性肿瘤风险,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模型的诊断效果。结果:178例表现为微钙化的病人中可疑钙化有114例,可疑钙化组中,<50岁组与≥50岁组、无定形/粗糙不均质钙化与细小多形性/细线样或细分枝状钙化、钙化分布中区域性/团簇状与呈线样/段样分布的钙化,恶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50岁、钙化类型为细小多形性/细线样或细分枝状、钙化分布为线段样是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3个因素建立了预测诺莫图,曲线下面积为0.747(95%CI:0.658~0.836)。结论: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乳腺微钙化病变的影像引导定位活检具有一定价值。可疑微钙化的形态学描述子分类是必需的,结合可疑微钙化的形态学和分布描述符的诺莫图可准确的预测恶性风险。 牛奇林 陈路 段惠予 汤晓敏 杨丽 马诚诚 谢宗玉 高之振 陈建方关键词:导丝定位 乳腺癌钙化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中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中的乳腺癌钙化的影像特征,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16例乳腺癌钙化病例,术前均行FFDM检查,常规采用头尾位、内外斜位,必要时加照侧位及局部点片。结果 216例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的FFDM检查影像特征不同,其中单纯钙化52例,肿块伴钙化138例,结构扭曲伴钙化26例。结论钙化多以细小多形性钙化,线样、针尖状、泥沙样钙化及簇状钙化为典型表现。综合分析钙化的影像特征,对乳腺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并根据钙化的分布可提示乳腺癌的病理类型。 杨菊萍 高之振 顾素英 周伟 马诚诚关键词:乳腺肿瘤 数字化乳腺摄影 钙化 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与其常规钼靶X线片的影像学特征,结合病理学,对照诊断。结果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影像学诊断:乳腺导管扩张症3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43例,乳腺囊性增生病12例,乳腺导管扩张伴炎症9例,导管原位癌15例,浸润性导管癌6例。病理结果:乳腺导管扩张症3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45例,乳腺囊性增生病10例,乳腺导管扩张伴炎症9例,导管原位癌14例,其中1例导管内癌伴早期浸润,浸润性导管癌6例。与病理诊断对照,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的诊断正确率为96.7%。结论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性疾病的诊断,对良恶性的鉴别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为外科手术提供依据和手术路径。 高之振 马诚诚 顾素英 杨菊萍 周伟 陆慧娟关键词: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乳腺导管造影 乳头溢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