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迪

作品数:34 被引量:147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手术
  • 9篇切除
  • 7篇肿瘤
  • 7篇门静脉
  • 7篇静脉
  • 6篇外科
  • 5篇切除术
  • 5篇细胞
  • 5篇门静脉高压
  • 5篇静脉高压
  • 5篇肝癌
  • 4篇肝细胞
  • 3篇端粒
  • 3篇端粒酶
  • 3篇端粒酶逆转录...
  • 3篇预后
  • 3篇术后
  • 3篇逆转
  • 3篇逆转录
  • 3篇逆转录酶

机构

  • 3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4篇马迪
  • 21篇陈拥军
  • 15篇严佶祺
  • 15篇彭承宏
  • 10篇杨卫平
  • 10篇李宏为
  • 8篇龚笑勇
  • 6篇叶枫
  • 5篇施敏敏
  • 5篇李勤裕
  • 4篇王俊青
  • 4篇任家俊
  • 4篇沈柏用
  • 3篇丁家增
  • 3篇王维杰
  • 3篇邵堂雷
  • 3篇傅文祎
  • 3篇陆晔
  • 3篇周光文
  • 3篇陈胜

传媒

  • 6篇外科理论与实...
  • 4篇组织工程与重...
  • 3篇肝胆外科杂志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家庭用药
  • 1篇大众医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肿瘤代谢与营...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恶性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手术策略与预后
目的:探讨恶性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外科治疗方法与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上海市瑞金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37例恶性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
陈旭晓陈拥军彭承宏李勤裕马迪沈柏用
机器人肝切除术与腹腔镜肝切除术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配对比较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肝切除的术中及术后结果,评价机器人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优势。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7年8月实施的88例微创肝切除术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机器人组(n=44)和腹腔镜组(n=44)。采用倾向匹配分析方法,按照1∶1的比例,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有无肝炎和肝硬化、体质量指数、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肝脏切除范围在机器人组病人中进行配对。结果:两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R0切除率无统计学差异。机器人组手术时间较腹腔镜组长[(183.36±64.40)min比(156.25±71.53)min,P=0.013]。但与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组中转开腹率较低(4.5%比22.7%,P=0.013)。结论:虽然机器人肝切除手术时间较长,但中转开腹率较低,与传统腹腔镜肝切除术具有相似的安全性。
管若愚杨奎马迪杨宇尘陈拥军
关键词: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肝切除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方式的探讨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探讨双侧甲状腺全切除/近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否安全可行。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311例拟诊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者分为A、B两组;A组130例行双甲全/近全切术;B组181例行双甲次全切或/和大部切除术。结果A、B两组各有6例和2例术中冰冻报告良性,但术后石蜡切片报告为乳头状癌。A组不需再手术,B组需再手术;两组术后各3例(2.42%,3/124vs.1.68%,3/179)有暂时性声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术后2月A组2例有音调改变,无法发高音,喉镜示双侧声带活动好;B组1例有声嘶,喉镜示一侧声带活动减弱。两组术后各有11(8.87%,11/124)和9例(5.03%,9/179)术后48h内有低钙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两组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B组术后2例(1.12%,2/179)因出血需再手术。A组术后无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B组12例复发(6.70%,12/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双甲全/近全切除术可减少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率和再手术率,且并发症并无增加,是安全可行的。
邵堂雷杨卫平丁家增金筱泰陈拥军严佶祺李勤裕马迪
关键词: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的手术技巧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脏切除的技术难点与改进方法。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收治手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共60例,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施行脾切除加近端脾肾静脉分流术30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9例,单纯脾切除1例。脾切除的平均耗时50 min,平均出血量约200 ml。整个手术的平均输血量为540 ml,其中19例未进行输血。术后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2例,膈下积液1例。结论脾周狭小间隙的合理显露,脾动脉预处理的妥善施行,以及脾蒂血管的正确处理是门静脉高压症顺利施行脾切除的关键。
严佶祺杨卫平周光文马迪陶宗元陈拥军史霆彭承宏李宏为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
带爪针固定装置的微波消融针
本发明公开了带爪针固定装置的微波消融针,包括消融针主体、扳动按钮、针尾管、爪针、针头管、锁止螺丝、连接管、容纳腔,所述消融针主体的上部安装有所述扳动按钮,所述扳动按钮的下部且在所述消融针主体的内侧安装有所述连接管,所述连...
龚笑勇蔡琳燕王俊青任家俊叶枫蔡强郝风节陈胜陈拥军马迪杨宇尘陈旭晓陆晔
文献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现意外胆囊癌患者生存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意外胆囊癌的外科治疗体会,并进行生存分析。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于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现意外胆囊癌患者20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28~87岁,平均年龄(65.1±12.9)岁。1例患者因术中冰冻病理提示恶性肿瘤致中转开腹,9例患者再次手术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2~55个月,平均无瘤生存期23个月,其中死亡患者2例。按照Nevin分期,20例患者中Ⅰ期0例,Ⅱ期11例,Ⅲ期6例,Ⅳ期1例,Ⅴ期2例。结论意外胆囊癌术前诊断困难,Nevin分期Ⅳ期、Ⅴ期患者需行胆囊癌根治术,Nevin分期Ⅲ期患者是否追加胆囊癌根治术对预后影响不大。
傅文禕严佶祺陈拥军马迪陈旭晓吴卫泽彭承宏李宏为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意外胆囊癌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以下简称"离断术")术前(1周内)及术后第1 d相关因素对预测其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因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在我院行离断术的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第7 d时的门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分析可能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如术前及术后第1 d的血常规、肝功能、7项凝血功能(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门静脉的直径、流速、流量以及切脾前及断流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结果术后第7 d时血栓组25例,非血栓组3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小板计数在血栓组中明显低于非血栓组(P=0.006),术前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P=0.048)、凝血酶原时间(P=0.028)、国际标准化比率(P=0.029)在血栓组中明显高于非血栓组,血栓组术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P=0.002)和D-二聚体(P=0.014)明显高于非血栓组,血栓组的门静脉直径比非血栓组大(P=0.050)。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血小板计数(OR=0.966,95%CI为0.934~1.000,P=0.048)和术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OR=1.055,95%CI为1.011~1.103,P=0.017)与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当术前血小板计数〈34.5×109/L(敏感度80.6%,特异度60.0%)或术后第1 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64.75 mg/L(敏感度48.0%,特异度91.7%)时,提示离断术后更容易形成门静脉血栓。结论术前血小板及术后第1 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与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监测上述指标可能有助于早期预测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
匡洁杨卫平严佶祺马迪陈皓彭承宏李宏为
关键词: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门静脉血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安全性及短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安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9月在上海瑞金医院行肝移植手术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是否接受过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分为研究组(n=21)及对照组(n=30),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401±72)min比(377±100)min、术中出血(2785±2556)ml比(4199±3748)ml、术后住院时间(32±16)d比(28±17)d、胆道并发症发生率(9.5%比6.7%)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率(14.3%比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研究组术后感染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81%比40%)(P〈0.05),但两组术后并发症分级及围手术期死亡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肝功能恢复及术后1、2、3年的总体生存率比较,两组患者也大致相同(P〉0.05)。研究组患者待肝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免疫失调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术前TACE并不会对HCC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安全及短期生存预后造成显著影响。对于部分患者还可显著延长待肝时间,降低因免疫调节失衡引起的并发症。
马迪斯腾飞陈拥军龚笑勇杨奎管若愚
关键词:肝移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预后
表达hTERT基因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类肝样细胞分化能力研究
2014年
目的对表达hTERT基因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进行成瘤风险评估及类肝样细胞分化能力的鉴定。方法将表达hTERT基因的大鼠BMSCs进行裸鼠致瘤试验评估成瘤风险,通过序贯法诱导成肝分化,于诱导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检测ALB和AFP的表达、糖原染色鉴定糖原储备能力。结果裸鼠致瘤实验提示表达hTERT基因的大鼠BMSCs无成瘤风险。成肝诱导后,细胞形态逐渐变为圆形;ALB仅在诱导第21天部分阳性表达,AFP在诱导第14天起阳性表达;糖原染色阳性。结论表达hTERT基因的大鼠BMSCs无致瘤风险,且具有类肝样细胞的分化能力。
马迪施敏敏严佶祺陈雪华计骏张佳年彭承宏
关键词:人端粒酶逆转录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癌破裂出血规范化治疗探讨被引量:6
2020年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2018年全球第7位常见肿瘤,在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居第4位,每年约78.2万人死于HCC[1]。我国是HCC高发国家。2015年发病率为26.92/10万,每年新发病例占全球50%以上[2]。HCC破裂(rupture of HCC,r HCC)是其严重并发症。在亚洲,约10%的HCC最终因破裂出血致死。
叶枫马迪陈拥军
关键词:肝癌破裂预后手术介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