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骆晓燕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2篇新生儿溶血
  • 2篇新生儿溶血病
  • 2篇溶血
  • 2篇溶血病
  • 2篇抗体
  • 2篇PET/C
  • 2篇PET/CT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单纯性
  • 1篇单纯性肥胖
  • 1篇单纯性肥胖症
  • 1篇单发
  • 1篇血型
  • 1篇血型抗体
  • 1篇少年
  • 1篇青少年
  • 1篇肿大

机构

  • 5篇江西省儿童医...
  • 2篇江西省人民医...

作者

  • 5篇骆晓燕
  • 2篇廖凤翔
  • 2篇舒锦
  • 2篇骆柘璜
  • 2篇周根水
  • 2篇金爱芳
  • 2篇童小燕
  • 1篇万贝妮
  • 1篇夏琪
  • 1篇董梦媛
  • 1篇彭瑛
  • 1篇余道英

传媒

  • 2篇新发传染病电...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新医学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0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PET/CT类似淋巴瘤的淋巴结结核2例报告被引量:4
2018年
淋巴结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病之一,最常感染的淋巴结是颈部淋巴结,但全身各处的淋巴结均可累及。淋巴结结核的主要表现是淋巴结肿大,临床和影像学检查一般都能发现,但淋巴结肿大通常缺乏特异性,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定性定因有一定的难度,有时不易与其他疾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鉴别,如淋巴结转移、淋巴瘤。
骆柘璜骆晓燕金爱芳廖凤翔
关键词:淋巴结结核PET/CT淋巴瘤淋巴结肿大肺外结核病颈部淋巴结
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与代谢综合征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7月-2018年6月在我院以肥胖就诊的115例儿童依体质指数BMI分为正常、超重及肥胖三组,对他们的腰围、血压、血糖和血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5例儿童正常28例,超重51例,肥胖36例;正常组儿童无代谢综合征和分组异常。超重组腹型肥胖6例,高血压1例,高甘油三酯1例,肥胖组高血压6例,腹型肥胖27例,空腹血糖增高1例,高甘油三酯3例,低高密度胆固醇2例;正常、超重及肥胖三组的平均收缩压分别为96.4±4.3,100.2±5.9,103.8±12.7mmHg,正常组与超重、肥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腰围分别为67.8±6.8,87.7±6.7和98.4±6.1cm,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空腹血糖分别为4.6±0.7,4.7±0.5和4.8±0.6mmol/L,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HDL-C分别为1.26±0.28,1.28±0.22,1.27±0.28mmol/L,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糖血脂异常检出率肥胖组明显高于超重组;肥胖组2例符合MS标准。结论单纯肥胖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代谢异常,或有代谢综合征发生。
骆晓燕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肥胖代谢综合征
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Rh血型抗体的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中检测Rh血型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14例有黄疸症状的新生儿的1814份血清进行ABO血型、Rh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A型596份、B型419份、O型642份、AB型157份;Rh阳性1809份、Rh阴性5份;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31份,经鉴定31份均为Rh血型抗体,其中抗D抗体21份,抗E抗体8份,抗c抗体和抗Hro抗体各1份;其对应的31例患儿胎次多为第2胎、第3胎,无1例为第1胎,其中20例患儿符合换血指征,换血治疗后治愈率为100%。结论:对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进行Rh血型抗体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因,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便于指导治疗。
童小燕周根水余道英夏琪舒锦骆晓燕
关键词:RH溶血病新生儿血型RH血型抗体新生儿溶血病
IgGA(B)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关系的探讨
2010年
目的探讨IgGA(B)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方法对2693例新生儿黄疸症状的患儿作ABO、Rh(D)血型检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测定及放散试验。结果在2693例患儿中母婴ABO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病有334例,母婴O/A所致的HDN为161例,O/B所致的HDN为171例,A/ABHDN1例,B/ABHDN1例。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及时进行ABOHDN血型血清学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诊治。
童小燕周根水舒锦骆晓燕董梦媛万贝妮
关键词:溶血病新生儿
18F-FDG PET/CT显像在单发结核结节与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在单发结核结节和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的单发肺结核结节的PET/CT影像,并以2016年1月至12月确诊为Ⅰ期肺癌的PET/CT影像作为对照,比较两者的CT特征和代谢特征。结果Ⅰ期肺癌和单发肺结核结节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分别为70.6%和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肺癌26.5%表现有短毛刺,结核结节无1例有短毛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分布部位、大小、胸膜粘连凹陷两组病变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肺癌组的平均SUVmax高于单发肺结核结节组,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糖酵解总量(TLG)两组病变间平均值差异亦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肺结核结节12例行延迟显像,延迟指数RI最低值0.00%,最高值84.00%,平均46.53±21.22;I期肺癌27例行延迟显像,1例RI为-10.20,最大值56.00%,平均24.91±15.51;单发结核结节高于肺癌组RI,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变的形态、短毛刺征及RI有助于单发肺结核结节和临床Ⅰ期肺癌的鉴别诊断。
骆柘璜金爱芳彭瑛廖凤翔骆晓燕
关键词:PET/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