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峰
- 作品数:41 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云南省热带亚热带动物病毒病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云南流产山羊中检出流产嗜性衣原体与Q热立克次氏体混合感染被引量:7
- 2017年
- 建立山羊流产嗜性衣原体与Q热立克次氏体基因组DNA特异扩增检测方法,对云南省河谷地区可疑流产病料时行病原检测并最终证实病原的存在,在此基础上了解病原的进化。获得特异基因产物完成测序验证后递交GenBank,能过BLAST初步分析后调取相关基因,应用DNAstar5.0计算序列间的相似性,计算遗传距离,应用MEGA5.2软件进行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聚类分析。云南流产嗜性衣原体KR778870与有参考序列的衣原体毒株比较其核苷酸同源性均为100%,属同一基因型,与鹦鹉热衣原体同源率最高为94.9%;Q热立克次氏体云南毒株KR697576与纳米比亚毒株CP007555同源性为100%,其次美国毒株为CP00102同源率99.7%,台湾株EU000273为99.4%,同源率最低的毒株EU009657仅为42.6%。通过基因特异性PCR确定流产山羊中检测到流产嗜性衣原体及Q热立克次氏体,流产嗜性衣原体PMP基因无变异,Q热立克次氏体TransⅢ基因则有一定的变异。
- 赵国洪姚俊赵文华杨仕标高华峰
- 关键词:流产嗜性衣原体Q热立克次氏体
- 奶牛源反刍动物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 2025年
- 为了鉴定云南省某养殖场患呼吸道疾病奶牛的细菌性病原,本研究将2份奶牛鼻腔拭子样品接种含5%牛血清的营养琼脂,并观察分离菌的菌落形态和经革兰氏染色特性,结果显示分离到2株革兰氏阳性链状球菌YN240515和YN240516。采用Rapid ID32 STREP kit对2株分离菌进行生化鉴定,采用PCR扩增分离菌16S rDNA基因序列并测序,采用MegAlign软件分析16S rD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采用MEGA软件构建16S rDNA基因序列的遗传进化树并分析2株分离菌的遗传进化特征,采用小鼠腹腔接种方法分析2株分离菌的致病性,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2株分离菌对8大类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细菌的生化、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和遗传进化鉴定结果显示,2株分离菌生化特征与反刍动物链球菌(Streptococcus ruminantium)模式菌株DSM104980T以及其他链球菌参考株基本一致。分离菌YN240515和YN240516与S.ruminantium DSM104980T 16S rD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9.9%,与其他S.ruminantium参考株16S rD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8.8%~100%。2株分离菌在16S rDNA基因序列遗传进化树中与全部S.ruminantium参考株形成同一进化分支。基于上述特征,将2株分离菌鉴定为S.ruminantium。致病性实验结果显示,2株分离菌以4.0×107 cfu经腹腔接种小鼠均能导致小鼠100%死亡率,对小鼠的致病性均较强。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株分离菌均对青霉素类的青霉素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以及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噻吩和头孢曲松等7种抗菌药物敏感,对氨基糖苷类的链霉素和卡那霉素等5种抗菌药物耐药。本研究是国内首次从患呼吸道综合征的奶牛中分离到S.ruminantium,证实我国奶牛存在S.ruminantium的感染,为我国奶牛S.ruminantium感染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 李富祥高华峰赵文华
- 关键词:奶牛
- 鸭瘟病毒的PCR鉴定及相关序列分析被引量:10
- 2003年
- 设计、合成了 2对鸭瘟病毒引物 ,对云南省发现的 1例鸭瘟可疑病例 (YN DPV0 1)进行PCR鉴定 ,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显示 ,引物对被检测病料的扩增正确 ;所扩增的片段经序列测定与参考毒株 p4 81的同源性为 99.5 %。
- 赵文华高华峰宋建领朱建波李志华张念祖
- 关键词:鸭瘟鸭瘟病毒PCR同源性
- 云南省库蠓源蓝舌病病毒16型的分离鉴定
- 2025年
- 为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库蠓源蓝舌病病毒(BTV)流行情况,本试验于2023年7—10月分别从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和保山市龙陵县采集昆虫样品进行种属鉴定和虫媒病毒分离鉴定。基于昆虫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进行BLAST序列比对和种属鉴定。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病毒分离培养、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病毒毒价测定对所获得的虫媒病毒进行分离和鉴定,以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采集的昆虫样品分别属于尖音库蚊、隐匿库蠓、拜氏铗蠓和蠓科。其中,采自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的样品RT-PCR检测结果为BTV阳性,经BHK-21细胞连续传代培养,得到1株BTV分离株;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能与BTV-16标准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初步确定该分离株为BTV-16,将其命名为YNLL-BTV16-2023,其毒价为10-5.1/0.1 mL。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VP2基因序列与2株日本分离株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LC586239.1和AB686220.1)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20%和96.87%,VP3基因序列与中国云南省分离株VP3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MG564322.1)核苷酸同源性为99.26%,VP5基因序列与日本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AB686236.1)核苷酸同源性为97.77%,VP7基因序列与2株中国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AF172831.1和KT002584.1)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8.80%。结果表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边境地区存在BTV-16毒株,该血清型病毒可通过隐匿库蠓携带。本试验为云南省边境地区BTV及其传播媒介的分布提供参考。
- 付嘉佳李富祥王金萍何于雯谢佳芮高华峰李小兵
- 关键词:遗传进化分析
- 大肠杆菌多价抗体(猪泻停)口服防治仔猪腹泻效果观察
- 2003年
- 姚俊高华峰单于乃纯解天珍李志华李春棣郎国强孟志宏孙石林韩自洪
- 关键词:仔猪腹泻
- 大理市腹泻犊牛粪便中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 2024年
- 为调查云南大理市某牛场犊牛腹泻与粪便中细菌的相关性,从5份粪便中分离到5株细菌分离株(YN240264~YN240268),对5株细菌分离株进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并分析其致病性、药物敏感性和耐药基因特征。16S rDNA基因同源性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YN240264与费氏志贺氏菌模式菌株ATCC 29903^(T)的同源性为99.7%,鉴定为费氏志贺氏菌。分离株YN240265~YN240268与大肠杆菌模式菌株ATCC 11775^(T)的同源性为99.4%~99.9%,鉴定为大肠杆菌。致病性实验结果显示,5株细菌分离株腹腔接种2.4×10^(6) cfu菌液均可导致小鼠死亡,病死率为80%~100%,费氏志贺氏菌YN240264能导致小鼠出现神经症状和严重的肝脏坏死。5株细菌分离株均对头孢哌酮和诺氟沙星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和红霉素耐药。耐药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5株细菌分离株中检测到了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和sul3,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dA1和aadA2,β-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blaTEM,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和tetB,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S以及氯霉素类耐药基因floR。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费氏志贺氏菌和大肠杆菌对小鼠具有强致病性,是该起犊牛腹泻的致病菌,其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特征为大理市犊牛腹泻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 李富祥赵文华高华峰宋建领
- 关键词:犊牛腹泻耐药基因
- 云南省山羊皮下脓肿的病原菌种类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采用细菌分离鉴定和PCR 2种检测方法对来源于昆明市西山区、石林县、宜良县和弥勒县山羊养殖场的128份山羊皮下脓肿样品进行检测,并比较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PCR检测结果显示,在128份皮下脓肿样品中,化脓隐秘杆菌(Arcanobacterium pyogenes)、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检出率分别为17.19%(22/128),20.31%(26/128)和67.19%(86/128)。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A.pyogenes、C.pseudotuberculosis、S.aureus和绵羊链球菌(Streptococcus ovis)的分离率分别为9.38%(12/128),20.31%(26/128),65.63%(84/128)和1.56%(2/128)。在128份皮下脓肿样品中,细菌分离鉴定和PCR 2种方法只检出1种病原菌的样品比例分别为95.31%(122/128)和92.19%(118/128),2种检测方法的总符合率为90.63%(116/128)。结果表明,S.aureus是云南省山羊皮下脓肿最主要的病原菌,S.ovis可能是山羊皮下脓肿的潜在新病原菌。
- 李富祥夏九鲜喻永福朱沛杨仕标赵文华高华峰
- 关键词:皮下脓肿山羊病原菌种类PCR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通用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7
- 2012年
- 根据GenBank登录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北美型毒株和欧洲型毒株N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探针,以ABI公司PRRSV RNA为标准品,优化了PRRSV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25μL反应体系引物prrsv-f/prrsv-r(20μmol/L)各0.5μL,探针prrsv-p(10μmol/L)0.5μL为反应最佳工作浓度,标准曲线Ct值和模板启始浓度的log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特异的检测PRRSV北美型毒株和欧洲型毒株,与其他主要猪病病原检测无交叉反应;针对PRRSV RNA标准品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10拷贝;重复性检测Ct值变异系数为0.74%~1.52%。用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对40份临床样品检测,与商品化试剂盒检测结果完全一致。
- 宋建领高华峰信爱国李华春
-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荧光定量RT-PCR
- 致病性与非致病性溶血性曼氏杆菌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 2019年
- 为建立一种快速鉴别检测致病性与非致病性溶血性曼氏杆菌的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根据溶血性曼氏杆菌16S rRNA和白细胞毒素(lkt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并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鉴别致病性与非致病性溶血性曼氏杆菌的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与其他24种常见牛羊细菌均无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其检测lktA基因阳性和阴性溶血性曼氏杆菌的最低检出限度均为40 copies,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应用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和普通PCR方法对48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这2种方法检出的溶血性曼氏杆菌阳性率分别为27.1%和18.8%,检出lktA基因阳性溶血性曼氏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20.8%和12.5%,阳性符合率为100%。本研究中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为牛羊溶血性曼氏杆菌致病性与非致病性菌株感染的高通量快速鉴别诊断提供了可行手段。
- 李富祥高华峰邵庆勇洪琼花朱建波赵文华杨仕标
- 化脓隐秘杆菌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 2023年
- 为建立化脓隐秘杆菌(A.pyogenes)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A.pyogenes 16S rRNA基因的特异性保守核苷酸序列设计两对LAMP引物,通过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LAMP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62℃反应70 min。利用建立的LAMP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伪结核棒状杆菌、A.pyogenes等山羊和绵羊常见的16种细菌的DNA样品,结果显示仅A.pyogenes DNA样品检测为阳性,其它细菌DNA样品和阴性对照检测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利用建立的LAMP方法检测不同稀释度的重组质粒标准品pMD19T-Arc,结果显示检测限为8.2拷贝/μL,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利用建立的LAMP方法和普通PCR方法对128份山羊和绵羊皮下脓肿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对A.pyogenes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8.8%(24/128)和17.2%(22/128),总符合率为98.4%(126/128)。结果表明,本研究首次建立了检测A.pyogenes的基于钙黄绿素指示剂的可视化LAMP方法,为山羊和绵羊A.pyogenes感染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快速的技术手段。
- 李富祥朱沛赵文华宋建领高华峰
- 关键词:化脓隐秘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