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志坚

作品数:11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药物
  • 2篇上消化道
  • 2篇上消化道恶性...
  • 2篇胃镜
  • 2篇胃炎
  • 2篇消化道
  • 2篇消化道恶性肿...
  • 2篇慢性
  • 2篇内镜
  • 2篇镜检
  • 2篇化道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活性
  • 1篇血管活性肠肽
  • 1篇药物所
  • 1篇药物所致

机构

  • 11篇空军总医院

作者

  • 11篇高志坚
  • 5篇李学甫
  • 4篇张秀荣
  • 2篇毛高平
  • 2篇步晓华
  • 1篇刘志明
  • 1篇马玲
  • 1篇马复先
  • 1篇曹传平
  • 1篇朱西娥
  • 1篇杨春敏
  • 1篇李路平

传媒

  • 11篇空军总医院学...

年份

  • 1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 3篇1990
  • 3篇198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贲门失驰缓症21例临床分析
1991年
贲门失驰缓症又称贲门痉挛,是食管下段2/3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种疾病。我科1982~1990年收治21例,报告如下。
杨春敏高志坚
关键词:贲门失驰缓症贲门痉挛
救治大量吩噻嗪类药物中毒
1990年
<正>吩噻嗪类药物(氯丙嗪、三氟拉嗪、奋乃静等)中毒在急诊抢救中较常见。现将2例大量吩噻嗪类药物中毒抢救体会介绍如下。 例1,女性,38岁,教师。服药3小时后入院。氯丙嗪25mg一片,共服600片(醒后自诉)。呈深昏迷状态,频繁四肢抽搐,脉搏120次/分,瞳孔直径2mm,光反射迟钝,四肢腱反射减弱。化验:血白细胞15.5×10~9/L。血钾2.7mmol/L、血钠129mmol/L;血pH7.27。 例2,男性,60岁,工人。服药2小时后入院。三氟拉嗪5mg一片,共服100片(醒后自诉)。呈深昏迷状态,呕吐,四肢抽搐,瞳孔直径1.5mm,光反射迟钝,四肢腱反射减弱。化验:血白细胞17.6×10~9/L,血钾3.6mmol/L、血pH7.138。
马玲高志坚
关键词:救治吩噻嗪类药物中毒
疣状胃炎的内镜诊断及其演变(附483例分析)被引量:2
1992年
疣状胃炎又称痘疹样胃炎,为特殊的胃粘膜病变。因有报道其可癌变,故引起人们关注。本文总结了我院6年来经内镜诊断的483例,其中有46例进行了随诊观察。
步晓华高志坚
关键词:疣状胃炎内镜诊断病灶分布病因
慢性胃疾患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幽门弯曲菌的研究
1989年
本文报告慢性胃疾患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dis以下简称CP)的检出率,检出方法,形态特征及其致病机理。 材料与方法 1987年3~5月间,我们对114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门诊或住院病人做内镜检查,并在胃窦部取活检3~4块,分别做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直接涂片光镜镜检CP。其中50例做厌氧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部分标本做透射式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内镜每做一次检查后,均以洗必泰液清洗消毒。 一、慢性胃疾患的诊断:根据内镜观察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作出,见表1。 二、光学显微镜检查: 取胃窦粘膜活检标本,直接在洁净玻片上涂成约2.0cm薄膜,自然干燥后,草兰氏染色或美兰单染色后油镜检查。 三。
毛高平高志坚马复先高继台
关键词:慢性胃病幽门螺旋杆菌胃粘膜活检
420例纤维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1990年
我院于1988年1月与河北省泊头市医院联合开展纤维胃镜检查,在8个月中有420名患者受检,现将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资料 一、性别、年龄与职业 男性258例,女性162例。年龄19~78岁,平均42.44岁。农民271例,工人78例,干部53例,其他18例。 二、内镜检查结果 420例中检出恶性肿瘤34例,溃疡病91例,(表1)
高志坚李学甫张秀荣王继先
关键词:纤维胃镜检胃肿瘤食管肿瘤贲门肿瘤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9例分析
1990年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在消化道肿瘤中比较少见,纤维内窥镜引进后报导有所增加。因其无特有的临床症状,早期易被忽略,一经确诊多属中晚期,因此早期诊断甚为重要。现将我科近十年检出的9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性别与年龄:女性4例,男性5例。年龄36~63岁,平均52岁。 二、临床表现:9例病史中1例有球部溃疡史16年,萎缩性胃炎史2年,1例有慢性胃炎史4年,1例18年前曾患结肠息肉癌变行部分结肠切除术,其余6例病史均在半年之内。
张秀荣高志坚李学甫
关键词:X线纤维内镜B超原发性十二指肠癌
100例萎缩性胃炎的追踪观察
1989年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为常见病,近年来许多临床和病理资料均证明CAG与胃癌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尤其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更为重要。我院14年来检出CAG489例,其中100例进行了追踪观察,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00例均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其中男性82例,女性18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50.49岁。病程一个月~33年,追踪观察3个月~14年,2年以内者57例,3~5年21例,6~10年14例,11年以上8例。胃镜复查1~3次的73例,4~6次的19例,7~9次的7例,10次以上的1例。
张秀荣高志坚李学甫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肠化生
特技飞行对胃肠激素分泌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1992年
胃肠道是体内最大的分泌腺,所分泌的胃肠激素调节胃肠的分泌、运动和吸收功能,其分泌失调可导致胃肠道疾病,为深入研究飞行人员中慢性胃肠疾病的发病原因,本文对35名飞行员在特技飞行前后血清中胃泌素(GAS)、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进行了检测研究,以探讨飞行对其分泌的影响。
张秀荣高志坚嵩凤英李路平
关键词:特技飞行胃肠激素慢性胃肠疾病胃泌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
胃镜检查327例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结果分析
1989年
我院自1974年开展纤维胃镜检查以来,共检人数13425例,查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327例,均经病理证实,占受检人数的2.44%。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在327例中,位于食道69例(21.10%),胃256例(78.29%),12指肠降部2例(0.61%)。男性252例,女性75例,男女之比为3.36:1。发病年龄以41~70岁为多见,其高峰年龄为51~60岁,约占检出数的35.78%。病程小于半年者162例,半年~1年者61例,大于1年者104例,最短者20余天,最长者达20余年。 临床表现:食道恶性肿瘤以梗噎感及吞咽困难最常见(82.61%),呈进行性加重,其次为胸骨后疼痛(24.54%)。胃恶性肿瘤以上腹痛最常见(72.94%)。
曹传平高志坚李学甫
关键词:上消化道恶性肿瘤
药物所致肝内胆汁郁滞两例报告
1992年
例1男,44岁。因腹胀、腹泻、黄疸1月,于1991年4月28日入院。患者四月前因右足背外伤后感染,用氨苄青霉素12g/d,治疗10天。用药第4天起出现皮肤瘙痒,纳差。停药后皮肤瘙痒有所缓解,但仍纳差、进油腻食物后即腹泻。2月后出现黄疸,脂肪泻、消瘦。外院腹部CT扫描示:胰头增大,疑为胰腺癌而转入我院。体检:皮肤、巩膜重度黄疸,上腹轻度压痛。肝脾未能触及。腹部B超、CT、ERCR检查:肝、胆囊、胆管及胰腺未见异常。化验:
步晓华毛高平高志坚
关键词:药物性疾病病例报告药物性肝病病例报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