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献争
- 作品数:39 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流式细胞术结合TCR基因重排在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结合PCR技术检测TCR基因重排在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经组织学确诊的32例T-NHL的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FCM免疫表型、细针穿刺细胞学形态及TCR基因重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为18例反应性增生和1例坏死性淋巴结炎。结果:组织学诊断的32例T-NHL及19例对照组中,经FCM/TCR基因重排确诊的分别有23例和17例。FCM/TCR基因重排诊断与组织学诊断比较,敏感性为71.9%,特异性为89.5%,准确率为78.4%。结论:FCM免疫表型结合TCR基因重排可作为诊断T-NHL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尤其对于不能取活检的,需行细针穿刺诊断的患者有较大应用价值。
- 王冠男张丹丹赵武干高献争李文才
- 关键词:淋巴瘤非霍奇金流式细胞术基因重排
-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分化抑制因子4的表达及意义
- 2009年
- 目的:观察分化抑制因子4(Id4)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non-Hodgkin’s lymphoma,NHL)和反应性增生(RH)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肿瘤增殖活性的关系,探讨Id4在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2006~2008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存档石蜡标本80例,其中NHL70例,RH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d4和Ki-67分别在NHL和RH中的表达水平。结果:Id4在NHL中的表达率为35.7%(25/70),而在RH中的表达率为70.0%(7/10),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Ki-67在NHL中的表达率为75.7%(53/70),明显高于RH中的表达率10.0%(1/10,P<0.05),而且Ki-67阳性强度随着NHL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高。Id4和Ki-67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免疫分型及肿瘤原发部位等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Id4在NHL中的表达明显降低,可作为NHL与RH鉴别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 薛霜李文才王冠男高冬玲高献争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学ID4免疫组织化学
- 成人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成人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成人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表现、组织学表现、免疫表型及治疗方法等,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56例肾上腺皮质癌中男女比例为1∶1.33,8(14.3%)例以激素相关症状就诊,34(60.7%)例为有内分泌功能的皮质癌。40(71.4%)例为低级别肿瘤;临床分期Ⅰ期3例,Ⅱ期15例,Ⅲ期11例,Ⅳ期27例。39(69.6%)例采用手术治疗,17(30.4%)例采用手术辅以放疗、化疗。肾上腺皮质癌形态多样,排列呈巢状、条索状或实性,少数可表现为嗜酸性、黏液样或者肉瘤样。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E1/AE3、EMA、Inhibin-a、Melan-A、CD56、Syn和CgA的阳性率分别为42.9%、17.9%、62.5%、46.4%、87.5%、78.6%和5.4%。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临床分期是影响肾上腺皮质癌预后的因素[OR(95%CI)为1.145(1.043~1.257),5.780(1.854~18.017)]。结论:成人肾上腺皮质癌预后差,多数患者症状不典型,形态学变化大,早期诊断困难;免疫表型对病理诊断有帮助;年龄大、临床分期晚的患者预后差。
- 韩静魏建国高献争许跃张岚谢艺林刘亚清范小月李文才李晟磊
- 关键词:成人肾上腺皮质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纵隔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61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纵隔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T-LBL/AL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11年8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61例纵隔T-LBL/ALL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影像、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男性46例,女性15例,男女比约3∶1;年龄5~71岁,中位年龄24岁,平均年龄24.5岁;影像学表现为纵隔软组织肿块(58例)或纵隔多发肿大融合淋巴结(1例),体积较大,直径4.9~18.3 cm,2例未获得影像资料。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腔静脉综合征(咳嗽、呼吸困难、颜面部或颈部水肿)、胸闷或胸痛症状,约1/3患者出现B症状。61例标本均为穿刺活检,其中2例并有手术切除标本。组织形态学见胸腺组织上皮网结构破坏或完全消失,大量肿瘤性淋巴细胞弥漫浸润,并可见脂肪组织浸润、星空现象、列兵样排列、间质胶原增生硬化及肿瘤细胞挤压等,少部分病例出现小灶肿瘤性坏死。肿瘤性淋巴细胞小至中等大小,圆形,细胞质少,核稍扭曲,圆或卵圆形,染色质细,核仁不明显或有小核仁。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肿瘤细胞表达CD7(100%,33/33)、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93.4%,57/61)、CD99(83.3%,25/30)、CD1a(4/7)、CD10(8/18)、CD34(13.2%,5/38),不表达B细胞标志物CD20、PAX5及粒单核细胞标志物髓过氧化物酶(MPO),Ki-67阳性指数通常大于50%。1例做了T细胞受体重排,结果阳性。临床治疗采用化疗方案,Hyper-CVAD(环磷酰胺、长春地辛、地塞米松和表柔比星)方案最多(60.4%,32/53),其次为BFM-90(50.9%,27/53),部分选取以上2种及其他治疗方案。61例患者中6例失访,55例获得随访结果,存活26例(47.3%),5年生存率为50.6%。统计学显示患者预后与国际预后指数、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肿块大小均无明确相关性。结论纵隔T-LBL/ALL少见,临床送检以穿刺活检标本为主,组织学形态诊断困难,需紧密结合临床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综合诊断�
- 高献争魏建国李晟磊韩静王冠男李文才
- 关键词:纵隔肿瘤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预后
- THBS1表达上调对肺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凝血酶蛋白1(THBS1)表达上调对肺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腺癌细胞株A549、H1299、H358、H1975、PC9、PG49和Calu3中THBS1 mRNA的表达量;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 1-THBS1,以脂质体转染至THBS1 mRNA表达量最低的H1975细胞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HBS1 mRNA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情况。以未转染和转染空质粒pc DNA3. 1的H1975细胞作对照。结果:不同肺腺癌细胞株中THBS1 mRNA表达量不同,H1975细胞中表达最低。与未转染和转染空质粒的H1975细胞比较,转染pc DNA3. 1-THBS1的H1975细胞THBS1 mRNA表达上调(P <0. 05),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 <0. 05),细胞凋亡率降低(P <0. 05),细胞周期进程被促进(P <0. 05)。结论:THBS1与肺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有可能成为肺腺癌的治疗靶点。
- 王晓慧刁长英谢艺林刘亚清高献争韩静李晟磊刘红涛
- 关键词:肺腺癌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
- 微小RNA-140-5p通过靶向葡萄糖转运蛋白1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140-5p(miR-140-5p)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及其在ESCC细胞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方法:即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分析ESCC组织和细胞样本中miR-140-5p的表达。将阴性对照和miR-140-5p类似物转染Eca109和KYSE70细胞,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和Transwell分别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miR-140-5p与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用来检测转染后Glut1蛋白的表达。结果:GEO数据分析结果表明,ESCC组织中miR-140-5p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qPCR结果显示,ESCC组织和细胞中miR-140-5p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织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140-5p的表达与ESCC患者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高表达miR-140-5p的ESCC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40-5p类似物显著上调Eca109和KYSE70细胞中miR-140-5p的表达,其表达上调显著抑制Eca109和KYSE7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表明,Glut1是ESCC细胞中miR-140-5p的直接作用靶点,其在ESCC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其与miR-140-5p表达呈负相关关系,miR-140-5p类似物显著抑制Eca109和KYSE70细胞中Glut1蛋白的表达。结论:miR-140-5p在ES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miR-140-5p/Glut1可能成为ESCC患者新的治疗策略。
- 张岚魏建国杜永红高献争韩静杜倩许跃李文才李晟磊
- 关键词:食管肿瘤微RNAS肿瘤侵润
- 室管膜下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 2022年
- 目的探讨室管膜下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6例室管膜下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在26例室管膜下瘤患者中,男15例,女11例,男女之比约为1.3∶1;发病年龄27-66岁,中位年龄44岁。24例(92.3%)肿瘤位于颅内(22例位于脑室,2例位于脑实质),余2例位于颈髓。颅内肿瘤最大径为2.1-8.1cm,平均3.4cm;颈髓内为长条形肿块,长径分别为6.1cm和8.0cm。磁共振成像(MRI)呈团块状影,61.5%(16/26)的肿瘤界限清,多为长T_(1)长T_(2)信号(75.0%,12/16)。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65.4%,17/26)、头晕(30.4%,7/23),可伴视物不清或视力下降、恶心呕吐。26例均为手术切除标本,大体灰白、灰红色,切面灰白,质软至中,显微镜下低倍多呈分叶状,高倍主要表现为丰富胶质纤维基质背景中见簇状分布的细胞核,部分呈束状流水状排列,常伴微囊形成,细胞核小至中等大小,圆形或卵圆形,形态一致,核分裂罕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表达GFAP(100.0%,20/20),S-100蛋白(100.0%,20/20),部分表达NSE(66.7%,2/3),不表达EMA、Oligo-2、Syn、Neu-N、IDH1和AE1/AE3,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低(<5%)。临床神经外科医生均采用手术完整切除肿瘤。26例患者中18例获得随访结果,其中17例存活。结论室管膜下瘤是一种罕见但预后好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具有典型的MRI及组织学改变,结合免疫组化易于诊断并与其他低级别胶质肿瘤鉴别。
- 李韵霏高献争韩静杜倩李晟磊
- 关键词:室管膜下瘤影像病理预后
- 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p73基因印迹状态及甲基化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p7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基因印迹状态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关系。方法:取淋巴结活检新鲜标本40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20例(B细胞淋巴瘤16例,T细胞淋巴瘤4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20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T-PCR-RFLP)的方法及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的方法分别检测上述组织中p73基因的印迹状态及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状态。结果:2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p73基因杂合子表型8例,其中p73基因单等位基因表型7例;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p73基因杂合子表型6例,其中p73基因单等位基因表型5例,2组间等位基因表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2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p7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频率为35.0%,而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均无p7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P=0.008)。结论:p73基因异常甲基化可能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有关。
- 崔美英张静静王冠男高献争张丹丹张丹丹李文才
- 关键词:P73基因甲基化印迹状态非霍奇金淋巴瘤
- 原发肺腺样囊性癌59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原发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其预后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8月至2017年12月诊断的原发肺腺样囊性癌病例59例,进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总结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相关的数据分析。并对15例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RAS及BRAF基因检测。结果原发肺腺样囊性癌59例中,男25例,女34例,男女比例为1.0∶1.4,年龄29~81岁,平均年龄55岁,肿瘤最大径1.0~9.6 cm,平均2.8 cm。吸烟患者15例(25.4%),不吸烟患者44例(74.6%)。肿瘤主要发生在气管28例(47.5%),左主支气管7例(11.9%),右主支气管5例(8.5%)。大体表现为气管或者支气管内灰白色结节状肿物,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小而一致,排列呈管状、筛状或者实体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表达CK7、S-100蛋白、Sox10、CD117、p63,2例病例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阳性,Ki-67阳性指数3%~40%。肿瘤分级Ⅰ级18例(30.5%),Ⅱ级26例(40.1%),Ⅲ级15例(25.4%)。TNM分期Ⅰ期39例(66.1%),Ⅱ期7例(11.9%),Ⅲ期10例(16.9%),Ⅳ期3例(5.1%)。治疗方法包括单纯手术治疗23例(39.0%),手术辅助放疗3例(5.1%),手术辅助化疗9例(15.2%),单纯化疗24例(40.7%)。EGFR、KRAS及BRAF基因均未检测到突变。第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4.9%、86.4%及84.7%。预后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和肿瘤的大小对患者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肺腺样囊性癌患者多数为早期病变,预后较好,肿瘤的大小和患者的年龄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 韩静高献争魏建国谢艺林刘亚清李文才李晟磊
- 关键词:肺肿瘤预后
- 肺转移性甲状腺癌56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肺转移性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BRAF基因突变情况,并对其预后进行分析。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8月至2019年10月,活检诊断为肺转移性甲状腺癌56例,进行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RAF基因检测,总结临床病理特征,随访患者生存情况,进行生存相关的数据分析。结果肺转移性甲状腺癌56例,男20例,女36例,距离首次确诊为甲状腺癌的间隔平均62个月。甲状腺乳头状癌38例,滤泡癌16例,低分化癌1例,髓样癌1例。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PAX8、甲状腺球蛋白(TG)、Napsin A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56/56)、98.2%(55/56)、50.0%(28/56)、17.9%(10/56)。BRAF基因在10例乳头状癌的原发灶与转移灶的突变情况一致。52例获得随访结果,其中3例死亡。年龄不能作为肺转移性甲状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肺转移性甲状腺癌的诊断需结合病史,并合理应用免疫学标记PAX8、TTF1、TG及Napsin A,年龄不能作为肺转移性甲状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 韩静魏建国高献争许跃金成玲张岚范小月李文才李晟磊
- 关键词:BRAF基因临床病理学特征低分化癌髓样癌活检诊断滤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