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胜春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市第三临床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护理对策被引量:2
- 2006年
- 吴红梅高胜春陈扬芳
-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护理措施
- 临床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的影响因素探讨
- 2006年
- 吴红梅高胜春
- 关键词: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医院感染管理紫外线灯管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吴红梅高胜春陈扬芳
- 关键词:耐药性分析病原菌分布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检查
- Ⅰ类切口手术的目标性监测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目标性监测方法在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与预防控制手术部位相关感染的作用。方法利用该院自行开发的监测软件和其他跟踪服务系统,选择乳腺、甲状腺、腹股沟疝3种手术,从2010年起对手术部位感染率及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等指标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至2011年第四季度,上述3种Ⅰ类切口手术部位的感染率无变化,而其使用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及平均西药费用等指标均明显优于以往;其中乳房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09年的100.0%、100.0%分别下降至53.46%和74.77%;乳房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腹股沟疝手术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由(9.40±4.22)、(8.28±1.99)、(8.94±2.76)d分别下降至2011年的(1.46±2.12)、(1.67±1.85)、(2.79±2.51)d;随着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疗程及联合用药指标的改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西药费用、平均住院日也相应得到改善。结论目标性监测方法在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与预防控制手术部位相关感染方面起到有效作用,值得运用与推广。
- 吴红梅陈少红熊建华徐子琴高胜春陈春玲
- 关键词:目标性监测手术部位感染抗菌药物
- 铜绿假单胞菌携带耐药基因qacE△-sul1检测及对聚维酮碘抗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了解临床铜绿假单胞菌I类整合子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 E△-sul1)携带情况及阳性菌株对聚维酮碘的抗性,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检测临床标本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均为多重耐药)qac E△-sul1基因;分别测试基因阳性菌株与基因阴性菌株对聚维酮碘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采用不同浓度的聚维酮碘作用不同时间于基因阳性菌株与基因阴性菌株,分别计算杀灭率并比较。结果40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qac E△-sul1基因阳性者39株,占9.75%。0.1 m L菌悬液的qac E△-sul1基因阳性和阴性菌株MIC和MBC一致为250 mg/L;2 000 mg/L的聚维酮碘作用于基因阳性菌株与阴性菌株各15 s,杀灭率分别为99.84%和99.90%。结论 qac E△-sul1基因存在于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其阳性菌株与阴性菌株对聚维酮碘的抗性无明显差异;2 000 mg/L聚维酮碘作用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qac E△-sul1阳性与阴性菌株15 s均不能100%将其杀灭,提示临床应严格正确掌握聚维酮碘的作用消毒时间。
- 吴红梅陈扬芳童郁刘金来徐子琴高胜春姜丽萍
- 关键词: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基因聚维酮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