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然
- 作品数:27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发性硬化遗传性、易感基因及表达产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项研究结果提示其发病存在一定的遗传性,多条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连锁遗传的特异性基因,并且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多样性有关联。对MS的遗传性、易感基因的研究有助于MS的基因诊断,减少临床误诊的发生。现就有关MS的遗传性和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于宁高燕军高雅然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基因HLA
- 从发病到入院时间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不良结局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从发病到入院时间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 IS)出院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 334例a I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选定的a IS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进一步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的3 334例a IS患者中,结局良好者2 343例(70.3%),结局不良者991例(29.7%)。单因素分析中,年龄、性别、缺血性脑卒中首发、饮酒、房颤、心率、高血糖、甘油三酯水平、从发病到入院时间(13~48 h、>120 h)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从发病到入院时间>120 h时(P=0.007 7)与a IS发生不良结局相关。结论从发病到入院时间过长(>120 h)是a IS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脑卒中知识的了解,完善紧急救护体系,尽量减少就诊延误。
- 高雅然高燕军于宁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饮酒心律失常
- Keap1/Nrf2信号通路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大脑及脊髓神经元坏死或功能丢失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包含一段具有高度保守碱性亮氨酸拉链,广泛分布于不同细胞,可通过氧化应激、自噬、神经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等参与细胞内多条重要信号转导通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Nrf2的表达及活性异常是其病理及生理机制重要的一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进一步明确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Nrf2信号通路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作用,对探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 许莉莉高雅然高雅然
- 关键词:神经退行性疾病
- 丁苯酞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动物模型涉及信号通路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3年
-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指由脑血管病变或其相关危险因素所致的一组认知障碍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认知功能障碍以及注意力、记忆力及执行力等的降低,严重者表现为血管性痴呆。DL-3-正丁基苯酞(NBP)是一种可用于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药物,能够增加海马神经元存活数量、促进神经突触形成、利于脑血管再生、调控细胞凋亡等,可起到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近年,关于DL-3-正丁基苯酞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的文献越来越多,以下将对目前已被研究发现的一些DL-3-正丁基苯酞发挥治疗作用时涉及的信号通路及其机制进行系统阐述,为进一步对防治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持。
- 任安歌硕高雅然许莉莉胡明
-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障碍PI3K/AKT信号通路
-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在发病5~9小时后机械取栓评估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探讨机械取栓在多模式影像指导下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发病5~9h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42例,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和多模式影像指导下机械取栓组。以治疗后24h、7d、90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90d随访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评估治疗的有效性。结果 常规治疗组和机械取栓组,两组患者基线信息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7h、90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P<0.01)、临床结局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取栓术在多模式影像指导下治疗发病5~9h的急性循环脑梗死患者能改善神经功能,临床预后较好。
- 董立朋赵景茹康林楚宝高雅然吴宗锴牛小莉李俐涛王贺波
- 关键词:机械取栓时间窗
- HLA基因与多发性硬化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14年
-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特征以炎性脱髓鞘或伴有轴突损伤为特征。现代认为, MS是环境和遗传共同作用导致变态反应性免疫障碍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基因是目前认为与MS 关联性最为肯定的遗传因素,占遗传风险因素的10%~40%。
2005年国际 MS 遗传学联盟( International Multiple Sclerosis Genetics Consortium , IMSGC)通过对730多个成员受累家族中进行的450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连锁扫描结果,再次肯定了HLA与MS易感性的连锁,而其他非HLA位点则未达到在染色体组范畴上的统计学意义。
- 高雅然高燕军于宁
- 关键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遗传易感性多发性硬化人类白细胞抗原炎性脱髓鞘
- 伴面肌受累、尿失禁的肢体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肢体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imb-shaking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LS-TIA)为颈内动脉系统TIA的一种少见发作形式,1962年由Fisher等首先报道,通常表现为发作性肢体不自主运动,常累及一侧肢体或单肢,不伴意识障碍、强直阵挛、大小便失禁、面肌受累[1],易误诊为局灶性癫痫发作、癔病或锥体外系疾病。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1例诊断明确、治疗有效的伴有面肌受累、尿失禁的LS-TIA患者,报道如下。
- 高雅然杨乐医李俐涛王贺波
- 偏头痛的诊断与治疗年鉴(2021.7-2022.6)被引量:1
- 2022年
- 近1年关于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又有一些新进展,本文就过敏介导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外周血清标志物以及药物和/或非药物治疗研究的新动态作一介绍。
- 高雅然王贺波
- 关键词:偏头痛血清标志物重复经颅磁刺激阿米替林利多卡因
- 肠道菌群与血管性认知损害被引量:1
- 2022年
- 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2常见痴呆类型。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之间的通路,脑肠轴已成为众多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之一。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介导或影响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代谢性疾病和缺血性卒中等血管危险因素,最终加速VCI的发生和发展。文章对肠道菌群与VCI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以期为VC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许莉莉赵金叶高雅然吕佩源
-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卒中脑缺血
- 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与Keap1-Nrf2信号通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20年
- 在自噬小体形成的过程中,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作为连接自噬相关蛋白、LC3、聚泛素化蛋白之间的桥梁,通过泛素信号途径将受损的蛋白质、线粒体及入侵的细菌转运到自噬小体中并降解。p62作为一种自噬衔接蛋白将自噬和Keap1-Nrf2通路相关联。p62可竞争性结合Keap1,通过自噬途径将其清除,促使Nrf2解离入核,Nrf2结合到下游抗氧化元件p62启动子区又可促进p62的生成,形成正性反馈环路。神经退行性疾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自噬失调以p62调控的非经典途径激活Keap1-Nrf2信号通路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
- 高雅然高雅然胡明
- 关键词:神经退行性疾病自噬P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