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岗
- 作品数:67 被引量:183H指数:10
- 供职机构:解放军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分层流体中内孤立波在台阶上的反射和透射被引量:12
- 2007年
- 基于匹配渐近展开和格林函数的方法,研究了两层流体系统中内孤立波在台阶地形上透射、反射及其分裂的演化特征.通过保角变换和求解奇异Fredholm积分方程,获得了反映地形效应对Boussinesq方程影响的约化边界条件,藉此建立了KdV演化方程的“初值”问题,根据散射反演理论获得了反射波和透射波的解析表达式.分忻结果表明:上下流体层的厚度比、密度比以及台阶高度对于反射和透射波振幅及其分裂具有显著的影响.尤其当上层流体厚度小于下层厚度时,由于存在临界点,在其附近反射波的幅值随台阶高度的演化由单调增变为单调减,透射波的幅值由单调减变为单调增;上台阶的反射波与入射波反相,其最大幅值可达到入射波的数倍;此外,下台阶反射波也可发展为单支孤立波,它区别于单层流体中反射波仅为衰减的振荡波列.
- 魏岗尤云祥缪国平秦学明
- 关键词:分层流体内孤立波透射
- 两层粘性流体中运动球体尾流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 2007年
- 采用求解Navier-Stokes方程的方法,研究了有限深两层粘性流体中定常运动球体激发波动的问题.基于体积分数方法,成功地数值模拟了球体运动在自由面和内界面上激发尾迹的特征,揭示了Froude数、密度比和潜深对自由面和内界面尾迹的波系分布和波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手段预报运动潜体粘性分层流场是可行的.
- 张海伟尤云祥魏岗缪国平
- 关键词:两层流体内波尾迹
- 周期性内波与潜体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对密度分层流体中周期性内波与水下Suboff潜艇模型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摇板方法进行了内波造波试验,对内波的波高和周期进行了测量分析,获得了内波波高与周期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三分力天平对潜体模型在内波作用下的受力进行了测量分析,获得了潜体的内波波浪力随潜深以及周期性内波作用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内波波高、周期对潜体所受的波浪力有显著影响;潜体受到的内波波浪力与潜体在内波流场的相对位置密切相关,其水平力、垂直力和垂向力矩在不同的潜深处呈现不同的特点。
- 徐小辉胡天群魏岗尤云祥黄文昊
- 关键词:分层流内波潜体
- 海洋内孤立波斜相互作用的Mach效应特性实验
- 2016年
- 当海洋工程结构物或水下航行器在海洋中遭遇异常大振幅内波时可造成损害甚至失事,海洋内孤立波斜相互作用的Mach效应是一种特殊海洋现象,也是异常大振幅内孤立波的重要成因.为了在实验室模拟具有海洋跃层环境中的内孤立波斜相互作用并控制Mach效应的产生,首先将两只直立无底圆柱筒放置在淡/盐水分布的两层流体环境中,淡/盐水混合区模拟海洋密度跃层,保持筒底与筒外水体的交换,以方便形成筒内外混合区的高度差;再将两柱筒平稳迅速移出,利用柱筒内外淡/盐水混合区高度差的重力塌陷扰动形成两列内孤立波,其在交汇区发生斜相互作用,并借助高清图像处理技术结合几何射线方法完成测量.实验结果表明:两列内孤立波斜相互作用性质取决于分层环境、两柱筒之间距离以及两列内孤立波的波幅和相位,上述方法可有效控制分层流实验水槽中Mach效应的产生.进一步分析表明:两列内孤立波相互作用的Mach效应将导致波幅显著增强,传播速度明显增大,且传播方向受两者振幅大小的控制,振幅相差越大所产生Mach效应的临界夹角越大.此外,通过内孤立波斜相互作用的Mach效应实验结果与Kd V,BO和MCC三种理论模型的比较,实验验证了Mach效应对非线性理论模型的适应性.
- 王欣隆魏岗杜辉谷梦梦王彩霞
- 关键词:分层流内孤立波
- 两层流体中水波与水面漂浮矩形箱的相互作用被引量:7
- 2006年
- 研究了两层流体中表面波和内波模态的水波与水面漂浮矩形箱的相互作用问题.基于特征函数匹配理论,提出了在两种模态入射波作用下水面漂浮矩形箱的反射与透射能量,以及作用在其上的波浪力的解析计算方法.研究表明,对两层流体,两种模态水波的能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而且除了表面波模态的波浪力外,还有内波模态的波浪力.基于所建立的求解模型,对矩形箱的反射与透射能量,以及作用在其上的波浪力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表明了在某个频率范围内,流体的分层效应对这些水动力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当矩形箱的底部位于两层流体界面上时,两种模态的能量转化量是最大的,而且内波模态波浪力的影响更显著.
- 石强尤云祥魏岗缪国平
- 关键词:两层流体波浪力
- β平面上斜压波热力结构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首次用转环实验模拟方法研究了β效应对斜压波热力结构的影响:发现β效应有抑制流动的水平混合和垂直混合的作用,使流动趋于正压;β平面上急流随高度降低而减弱,在急流的内外两侧各有一个无量纲温度值分布的突跃区,它们的空间结构与大气环流中的极锋锋区和北极锋锋区的结构相似.
- 林上金仲孝恭成新喜魏岗周凯刘宇迪
- 关键词:大气环流
- 分层流风波水槽中基于线阵CCD水面影像反演内孤立波的实验研究
- 2015年
- 在大型重力式分层流风波水槽系统中,利用风生波原理模拟水面随机小尺度波场,采用重力塌陷方式产生大振幅孤立子内波,通过线阵CCD影像记录其传播过程中引起的水面小尺度波结构变化,分析孤立子内波对水面短重力波及毛细(重力)波的影响规律,建立线阵CCD图像灰度特征与内波要素特征的关系,进而由水面波场变化反演出水下孤立子内波的特征结构.实验结果证实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也为实际利用海面粗糙度及海水层化特性遥感海水内部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 魏岗王欣隆陈祥瑞曾文华杜辉李万鹏
- 关键词:孤立子内波
- 船舶与海洋工程内波水动力学试验平台
- 海洋内波已成为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与潜艇安全性等面临的重要海洋环境因素之一,实验室物理模型试验是认识和解决船舶与海洋工程内波动力学问题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建设完成的大型船舶与海洋工程分层流水...
- 尤云祥魏岗胡天群
- 关键词:内波海洋工程
- 文献传递
- 下凹型内孤立波对细长潜体运动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在大型重力式分层流水槽中,采用重力塌陷造波和模型半柔性约束方法,结合位移和倾角测量技术,对下凹型内孤立波作用下的细长潜体模型运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模型垂/纵荡、横/纵摇和质心轨迹运动规律。研究表明:细长潜体模型在下凹型内孤立波作用下的质心运动轨迹近似于椭圆;模型垂/纵荡和横/纵摇运动主要受到波幅因子α(内波波幅与模型长度之比)和潜深的影响;当α固定时位于内孤立波上/下方的模型主要表现为纵荡,而位于穿越内孤立波位置的模型主要表现为垂荡,实验进一步证实了模型运动特性与内孤立波内部流场分布的相关性。
- 杜辉魏岗曾文华武军林尤云祥
- 关键词:分层流内孤立波
- 运动源致传播内波三维结构的实验研究
- 本文在解放军理工大学最新研制的大型重力式分层流试验水槽中,采用多点组合探头阵列的内波动态测量方法,通过对小球运动产生的密度扰动时间序列的分析,研究了在密度线性分层流体中运动球体生成的体积效应内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获得...
- 魏岗苏晓冰赵先奇吴宁
- 关键词:分层流时间序列分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