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强 作品数:318 被引量:832 H指数:14 供职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EV71小鼠适应株制备及体内外感染特点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用1日龄ICR小鼠传代制备EV71小鼠适应株,研究EV71亲代株与小鼠适应株的体内外感染特点,建立EV71感染ICR小鼠动物模型,为病毒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提供实用的动物评价工具。方法用1日龄ICR小鼠进行EV71病毒(Fuyang-0805)的传代,得到小鼠传代株。以一定浓度亲代株和传代株病毒分别接种RD、Vero、SY5Y、Caco-2四种细胞,定量方法检测各时间点不同毒株在四种细胞上的复制数量,CCK8方法测定各时间点细胞的存活率;同时,两毒株分别腹腔注射感染1日龄小鼠,定期安乐死动物,采集肺、小肠、骨骼肌、大脑四种器官组织,进行动物体内病毒半定量和定量分析,同时进行各器官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与亲代毒株相比较,小鼠传代株(EV71-MMP4)表现出更强的肌肉来源细胞嗜性与毒性;同时,两毒株腹腔注射感染1日龄小鼠后,EV71-MMP4感染的小鼠体重增长较正常小鼠体重增长缓慢;半定量和定量RT-PCR显示,在小鼠肌肉中的病毒载量于感染后1d和5d达到高峰。EV71-MMP4感染组感染率较高、病毒组织分布较广、感染持续性较好、病毒载量较高,高剂量病毒感染后小鼠小肠、心肌和骨骼肌可观察到细胞空泡变性、淋巴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感染后小鼠骨骼肌有EV71病毒特异分布。结论阜阳EV71小鼠适应株表现出较亲代毒株更好的小鼠易感性、细胞毒性,所建立的动物模型可用于EV71病毒致病机制、感染特点的研究和病毒疫苗及药物的评价。 朵建英 王卫 马春梅 郝翊 徐艳峰 许文波 董小平 王健伟 魏强 秦川关键词:ICR小鼠 动物模型 SHIV-KB9感染中国恒河猴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为了进一步确证SHIV-KB9感染中国恒河猴的病毒浓度范围,测试动物对病毒的适应性,明确该动物模型的可重复性。方法实验前采集猴血清并进行血清学检查。选出4只无SIV、STLV、SRV/D和B病毒感染的恒河猴,分别用10倍系列稀释的病毒液静脉感染实验猴,使用流氏细胞术、血常规、病毒分离、DNA-PCR和RT-PCR等方法确定实验猴是否被感染,以及感染后恒河猴体内病毒复制和免疫细胞损伤情况。结果实验猴的血浆病毒载量、病毒分离结果、CD4+/CD8+比值和CD4+T细胞数等证实,4.8×105 copies/mL以上浓度的SHIV-KB9病毒液能成功感染中国恒河猴。结论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SHIV-KB9感染中国恒河猴的有效病毒浓度范围,确定了SHIV-KB9病毒感染中国恒河猴的病毒学、免疫学的测定指标,成功的建立了SHIV-KB9/中国恒河猴动物模型。 王卫 刘强 许琰 冯育芳 丛喆 佟巍 蒋虹 杨贵波 魏强 秦川关键词:恒河猴 艾滋病 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SIV/SHIV病毒RNA拷贝数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及SHIV病毒的RNA拷贝数。方法利用TaqMan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通过对本室SIV/SHIV病毒RNA定量外标准品... 许琰 冯育芳 王卫 丛喆 蒋虹 佟巍 魏强关键词:SIV 病毒载量 实时定量RT-PCR TAQMAN探针 文献传递 SHIV1157ipd3N4细胞适应株的制备及其生物特性 2011年 目的体外制备SHIV1157ipd3N4病毒中国恒河猴细胞适应株,在细胞水平和中国恒河猴体内评价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SHIV1157ipd3N4病毒阴道感染中国恒河猴,在血浆病毒载量高峰期采血分离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PBMCs),与正常中国恒河猴PBMCs共培养。定期测定培养液中的P24抗原水平。当病毒复制达高峰期时收集培养上清,分装并冻存。测定病毒RNA载量、P24抗原浓度和TCID50。静脉感染中国恒河猴,研究该批次SHIV1157ipd3N4在体内的病毒学、免疫学指标变化及变异情况,分析其基本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本研究共制备了243 mL SHIV1157ipd3N4病毒原液,gp120序列分析表明病毒未发生变异,CCR5的嗜性也未发生改变。病毒载量为1.586×108 copies/mL,P24抗原水平为1.16×103 pg/mL,TZM-bl细胞测定病毒的TCID50为3.16×103/mL。1 mL SHIV1157ipd3N4静脉成功感染中国恒河猴G1004V,高峰期病毒载量达到1.0×106 copies/mL以上。结论此次制备的SHIV1157ipd3N4细胞适应株生物学特性稳定,适合作为毒种库构建SHIV1157ipd3N4/中国恒河猴模型。 丛喆 姚南 刘浩 金光 陶真 陈霆 魏强关键词:中国恒河猴 轮状病毒不同基因型NSP4的免疫原性研究 2006年 NSP4作为轮状病毒的致泻相关蛋白,其在疫苗研究中的作用近年来深受瞩目。为比较不同基因型非结构蛋白NSP4的免疫原性,构建了四种基因型的重组表达质粒pCI-9786、pCI- 97S36、pCI-97S34和pCI-97SZ8,在细胞水平进行瞬时表达检测后,进一步免疫小鼠,检测血清IgG 抗体滴度和亚型。结果表明利用真核表达质粒表达的NSP4蛋白既可以诱导体液免疫反应,又可以诱导细胞免疫反应,但以体液免疫为主,不同基因型NSP4具有不同的免疫原性。 王大燕 王健伟 魏强 王彦斌 屈建国 洪涛关键词:轮状病毒 NSP4 免疫原性 疫苗 SIVp27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建立检测SIVp27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使用ProteinA亲和层析柱纯化腹水中的SIVp27单抗,用过碘酸钠法对单抗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经抗体配对实验确定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再用棋盘滴定法确定抗体工作浓度后,探索构建检测SIVp27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应用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SIV模型猴血浆标本和SHIV模型猴病毒分离培养上清标本进行了检测,并将其结果与Coulter公司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稀释至20ug/mL的2E12为包被抗体、1:400稀释的酶标3G3为检测抗体为ELISA最优体系。模型猴血浆标本和病毒分离培养上清标本的检测结果表明自建体系可以用于SIVp27抗原的检测,特异性良好,灵敏度略低于Coulter公司试剂盒。结论检测SIVp27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初步建成,为研制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检测试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孙敏 魏强 梁成珠 佟巍 丛喆 蒋虹 涂新明关键词:SIV P27抗原 单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ELISA 感染性物质运输实时监控及构建统一监控平台的探讨与设想 2013年 针对我国目前感染性物质运输现状,以及感染性物质运输安全监控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我国国情实际出发,进行科技创新,提出构建“感染性物质运输实时监控及统一监控平台”的设想.设计了统一监控平台的框架系统,介绍了智能终端的基本功能以及运输过程的监管环节,探讨构建该平台的创新性与前瞻性,以期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我国感染性物质运输监管工作. 姜孟楠 赵赤鸿 魏强 王嘉琪 薛浩 王子军关键词:安全运输 实时监控 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观点与思考 被引量:5 2011年 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是以导致感染性疾病的病原感染动物,或人工导入病原遗传物质,使动物发生和人类相同疾病、类似疾病、部分疾病改变或机体对病原产生反应,为疾病系统研究、比较医学研究以及抗病原药物和疫苗等研制、筛选和评价提供的模式动物。目前,国内外没有严格的感染性疾病模型的分类标准,但是,感染性病原动物模型的分类明显不同于一般动物模型的分类,因此,本文建议将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按照病原种类特性以及疾病表现程度进行分类,便于规范化应用。 魏强 秦川关键词:感染性疾病 B病毒问题 被引量:2 1996年 B病毒问题魏强(综述)(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B病毒最早在1932年从猴咬致死的人中分离得到[1],但到目前为止,很多问题,如除直接咬伤、抓伤,体液接触之外的传播,感染途径、毒种的变异及毒力,和人单纯疤疹病毒 型(HS... 魏强关键词:HSV-1 毒种 人中 中和抗体 咬伤 毒力 美国联邦管制病原项目的分析与启示 2023年 2001年,美国炭疽事件的发生使全球更加强烈地关注潜在的生物恐怖事件对人类造成的威胁。为了防止类似生物恐怖事件的发生,更加规范管理病原微生物,特别是可能用于引起潜在生物恐怖事件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美国于2002年成立联邦管制病原项目(Federal Select Agent Program,FSAP)。该项目通过制定法规来管理拥有、使用或转移特定的生物制剂或毒素的个人或机构,以尽量减少对人类、动植物以及动植物产品造成的危害,确保国家生物安全。本文在系统阐述FSAP基本情况基础上,重点分析了FSAP二十年的发展变化以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病原微生物监管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刘丽 姜孟楠 魏强关键词:病原微生物 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