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力 作品数:16 被引量:113 H指数:6 供职机构: 湖北省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论经典背驮式肝移植技术 被引量:7 2013年 经典背驮式肝移植术(PB-OLT)是一项成熟的原位肝脏移植技术.与经典原位肝移植术(ST-OLT)相比,背驮式肝移植术避免了术中对肝后下腔静脉的阻断,无需术中临时性门腔静脉分流(portocaval shunting)及体外转流术.该法节省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术中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改善了术后移植肝恢复状况.本文分析肝静脉解剖变异与经典背驮式肝移植术式选择的关系.术中选择合适的肝静脉吻合方式可以减少术后流出道梗阻、血栓形成、稳固性腹水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肝移植术后患者生存率,改善肝移植的预后.本文提出了背驮式肝移植术的术式参考标准. 叶啟发 赵杰 明英姿 成柯 彭贵主 张毅 孙培龙 鲁力 李育玮关键词:背驮式肝移植术 肝静脉 线粒体细胞色素B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有转移和无转移的患者胃癌标本差异蛋白表达.方法 收集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的手术患者12例,其中淋巴结转移标本6例,无淋巴结转移标本6例.应用双向凝胶电泳、胶图分析、质谱分析及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筛查并鉴定差异蛋白,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证实.结果 通过双向凝胶电泳、质谱分析及数据库查询,发现转移组与无转移组共存在10种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种差异蛋白为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其在转移组中表达水平明显降低;FQ-PCR检测证实CytB转移组明显降低(P<0.05);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凋亡检测发现,有淋巴转移的胃癌组织细胞凋亡率为(14.42±3.62)%,明显少于无淋巴转移组[(22.32±0.02)%,P<0.05].结论 CytB的异常表达可能是促进胃细胞发生转移的重要因素,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破坏呼吸链,引起继发性氧自由基(ROS)产生增加,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 鲁力 谢敏 谈凯 魏少忠 王彦峰 叶啟发关键词:胃癌 线粒体细胞色素B 蛋白质组学 术前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7 2014年 目的:探讨术前1周及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77例老年胃癌患者,其中38例于术前1周及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并标记为实验组;其余39例患者术前1周及术后早期不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并标记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8d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水平。结果:营养状态方面,术后1d两组患者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且对照组下降程度大于实验组(P<0.05)。免疫功能方面,两组患者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水平术后1d均较术前减少,且对照组下降程度大于实验组(P<0.05)。结论:术前1周及术后早期给予老年胃癌患者适当的肠内营养支持,能使患者术后具有更好的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鲁力 谢敏 魏少忠 熊治国关键词:肠内营养 胃癌 免疫功能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胃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治疗38例(腹腔镜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41例(开腹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4、7 d C反应蛋白(CRP)、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水平。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两组患者术后CRP较术前均有升高,且开腹组较腹腔镜组升高程度更大(P<0.01);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水平术后1 d均较术前下降,开腹组下降程度高于腹腔镜组(P<0.01),且开腹组在术后4、7 d仍处于较低状态。结论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小。 鲁力 谢敏 谈凯 叶盛威 魏少忠 熊治国关键词:开腹手术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免疫功能 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于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中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下逆时针顺序游离结直肠,标本经直肠或阴道取出,最后完成末端回肠-直肠的侧-端吻合。观察患者手术恢复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15例患者中女9例,男6例; 26~75岁,中位年龄56岁。体质指数BMI平均(22.9±2.6) kg/m2,肿块最大径平均(3.1±1.0) cm。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80.8±13.2)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28.0±71.5) m L,淋巴结清扫数量平均(45.3±17.2)枚。术后排气时间平均(2.3±0.6) d,术后平均住院(9.7±2.0) d。术后1例(6.7%)出现并发症,于术后第4天发生吻合口漏,行回肠造口,患者顺利出院。均未发生肺部感染、盆腔脓肿、肠梗阻、吻合口出血。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均无排尿困难、性功能障碍及大便失禁。随访3~45个月,2例多原发癌患者分别于术后12个月、18个月出现肝转移、肺转移,其他患者随访过程中均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联合标本经自然腔道取出术具有一定优势,近期效果良好,是安全、可行的。 胡俊杰 鲁力 熊治国 阮戈 朱光胜 张弛 斯迪克江 魏少忠关键词:全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白藜芦醇抗人结直肠腺癌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中药虎杖的主要药用成分白藜芦醇的抗直肠腺癌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作用于人结直肠腺癌HCT-15细胞后,用显微镜观察人结直肠腺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白藜芦醇对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相关指标的影响;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观察白藜芦醇的体内抑制肿瘤生长的活性。结果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虎杖的药用成分白藜芦醇作用后细胞数量减少,细胞间距增大,细胞皱缩。0、50、100μmol/L的白藜芦醇处理24h后,HCT-15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100%、68%和39%。白藜芦醇作用能够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死亡的半数致死量为72μmol/L。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白藜芦醇诱导人结直肠腺癌细胞凋亡主要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如细胞色素C释放及凋亡蛋白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剪切。裸鼠实验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可有效缩小体内肿瘤的体积,0、50、100μmol/L的白藜芦醇对肿瘤的抑制率分别为0.0%、43.6%、68.6%。结论白藜芦醇在体外对人结直肠腺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主要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白藜芦醇能有效的抑制体内肿瘤的增长。 鲁力 熊治国 谢敏 熊莉娜关键词:虎杖 白藜芦醇 结直肠腺癌 药理活性 线粒体细胞色素B降低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对胃癌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B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的手术患者12例胃癌组织,其中淋巴结转移标本6例,无淋巴结转移标本6例.应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胃癌组织凋亡相关因子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的表达水平,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无转移组比较,有转移的胃癌组织中促凋亡因子bax表达降低(有转移组∶无转移组=0.55∶1.00,P<0.05),而抑制凋亡因子bcl-2表达增加(有转移组∶无转移组=1.32∶1.00,P<0.05),细胞凋亡水平下降(活化的Caspase-3表达有转移组∶无转移组=2.86∶3.35,P<0.05);有转移的胃癌组织MAPK通路活化水平明显较无转移组降低(P<0.05).结论 胃癌转移与线粒体细胞色素B表达水平下降,从而抑制MAPK通路磷酸化,导致细胞凋亡减少有关. 鲁力 熊治国 柳玉均 叶啟发关键词:胃癌 凋亡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节律基因hBmal1在人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6年 目的检测h Bmal1在人结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湖北省肿瘤医院30例人结肠癌患者中h Bmal1的表达,以图像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测定,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及病理常用指标的关系。结果人结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对照组织中h Bmal1表达阳性率为76.67%(23/30)vs 26.67%(8/30)(χ2=15.016,P<0.01);h Bmal1在人结肠癌Dukes分期B、C期中强阳性表达率为46.15%(6/13)vs 88.24%(15/17)(χ2=6.212,P=0.013)。结论 h Bmal1在人结肠癌组织中有高表达,可能与癌症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关。 鲁力 熊治国 谢敏 熊莉娜关键词:结肠肿瘤 基因表达 节律基因 完全腹腔镜进展期远端胃癌根治术并改良Roux-en-Y吻合 被引量:2 2019年 常规5孔法操作,根据D2淋巴结清扫原则进行胃周淋巴结清扫并解剖离断相应血管。直线切割缝合器离断十二指肠,预切除线处离断胃体。标本装入自制标本保护套。距Treitz韧带15 cm处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空肠,将远端小肠与残胃大弯侧行胃空肠侧侧吻合。沿脐旁做弧形绕脐切口约2~3 cm,将标本取出,并提起近端空肠与远端小肠体外完成端侧吻合。术中失血30 ml,手术时间150 min。 熊治国 鲁力 胡俊杰 朱光胜 斯迪克江关键词:胃切除术 快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肿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肿瘤医院15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治疗60例(实验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90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l d、4 d、7 d静脉血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水平。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两组患者术后CRP较术前均有升高,且对照组较实验组升高程度更大(P<0.01);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水平术后1 d均较术前下降,对照组下降程度高于实验组(P<0.01),且对照组在术后4 d、7 d仍处于较低状态。结论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小,患者恢复更快。 鲁力 谢敏 熊治国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快速康复外科 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