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根生
- 作品数:100 被引量:413H指数:13
- 供职机构: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秸秆填埋及牧草混播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秸秆填埋及牧草混播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属于盐碱地土壤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盐碱地开沟,沟内填埋秸秆,混播牧草,所述牧草为青海扁茎早熟禾、同德小花碱茅及林纳燕麦。本发明通过秸秆构...
- 魏小星鲍根生琚泽亮张永超
- 文献传递
- 两种措施下施氮肥对狼毒型退化草地群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8年
- 施肥是退化草地恢复常用的管理措施。以狼毒型退化天然草地为对象,研究了禁牧和刈割两种措施下不同施氮量10(N_1)、20(N_2)、30(N_3)、40(N_4)kg·hm^(-2)对狼毒型退化草地群落结构、功能及牧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措施下狼毒密度及地上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且禁牧+施肥处理下狼毒种群下降最明显。在禁牧区,N_4处理的丰富度指数具有最高值,但与CK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N_1的Alatalo指数最高;而在刈割区,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的为N_4,刈割后不施肥的Alatalo指数显著高于N_4(P<0.05),且其物种数最多。不同施氮水平的草地群落功能群地上生物量均显著高于CK,莎草科的地上生物量均高于禾本科,不同施肥水平间的总地上生物量和各个功能群的生物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禁牧+N_3的总生物量和莎草科的增产比率均为最高,分别为47.21%和48.24%,禁牧+N_4的禾本科的增产比率最高,为119.35%。不同施肥水平牧草营养物质含量除粗蛋白含量禁牧显著高于禁牧+N_1(P<0.05)、粗灰分含量刈割+N_2显著高于CK(P<0.05)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刈割显著高于刈割+N_2(P<0.05)外差异均不显著(P>0.05)。通过分析单位面积的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得到粗蛋白含量在各施肥样区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CK差异显著(P<0.05),粗脂肪含量为禁牧+N_4显著高于禁牧和CK(P<0.05),刈割+N_1显著高于刈割和CK(P<0.05)。
- 王玉琴王玉琴鲍根生尹亚丽宋梅玲杨有武尹亚丽刘生财
- 关键词:高寒退化草地禁牧营养品质
- 青海高原优势禾草-麦宾草内生真菌最佳培养条件筛选被引量:1
- 2024年
- 本研究以青海高原5个生态型麦宾草(Elymus tangutorum)中分离的Epichloë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观测分离的5株麦宾草内生真菌菌株在不同碳源和氮源培养条件下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形态与大小、菌落生长速度等特性,进而确定各个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1)不同生态型麦宾草中分离的Epichloë内生真菌最适碳源和氮源存在差异。其中,1、3号菌株分别以蔗糖和胰蛋白胨为碳源和氮源时,Epichloë内生真菌的菌落生长速度最大,而2、4号菌株的菌落生长速度在以淀粉为碳源和蛋白胨为氮源时最高,5号菌株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和胰蛋白胨。2)不同碳源处理下,2、3、5号菌株菌落形态相似,正面中央白色凸起,具有生长圈,背面颜色由中央向边缘由土黄色过渡为淡黄色;1号菌株在淀粉条件下边缘菌丝呈不规则形状;4号菌株在果糖条件下生长缓慢。不同氮源处理下,5个菌株菌落正面中央白色凸起,背面颜色由中央至边缘逐渐变浅;在钼酸铵条件下,仅观察到白色小圆点;而在不添加任何氮源时,菌落边缘气生菌丝稀疏呈透明色。3)分生孢子形态多为椭圆形、圆形、肾形或两端不对称,在不同碳源和氮源处理下,同一菌株的分生孢子大小和分生孢子梗长度及基宽差异显著(P<0.05)。上述研究表明,不同生态型麦宾草−Epichloë内生真菌生长所需碳、氮源存在差异,筛选麦宾草内生真菌生长最佳培养碳氮源将为利用麦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进行披碱草属禾草新种质创制提供菌源。
- 李媛雷姝琦张鹏马婧娟鲍根生
- 关键词:碳源氮源
- 高原鼢鼠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5年
- 高原鼢鼠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它对植被、土壤及生态系统作用的多样性。地下挖掘能改变土壤的物理环境,导致土壤类型、发育速率、营养的变化。地下啃食直接影响植物的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组成等。高原鼢鼠与其他植食性动物种间竞争、空间利用等关系密切,高原鼢鼠对生态系统生产力、营养结构均能产生重要影响。
- 王宏生鲍根生曾辉刘生财
- 关键词:高原鼢鼠生物学特性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种群
- 小花棘豆水浸液对两种禾草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研究了小花棘豆水浸液对南疆常用的两种禾本科牧草高羊茅和鸭茅种子萌发的影响,揭示了小花棘豆水浸液对这两种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用自然阴干的小花棘豆花、叶和茎分别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水浸液,然后置于培养皿滤纸床发芽,研究小花棘豆不同部位的水浸液对高羊茅和鸭茅种子萌发的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和胚芽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花棘豆水浸液显著抑制高羊茅和鸭茅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胚根长。花、叶水浸液对高羊茅胚芽生长无显著影响。低浓度(0.025g/mL)的茎和叶水浸液有促进鸭茅胚芽生长作用,而高浓度花和茎水浸液却抑制其胚芽生长。综合效应(M)显示,小花棘豆花的化感效应最强,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抑制从强到弱排序为花>茎>叶,对鸭茅种子萌发的抑制顺序是花>叶>茎。最后得出小花棘豆水浸液对高羊茅化感效应(M1=-0.50)强于鸭茅(M1=-0.38)。
- 鲍根生杨宝钰陈水红
- 关键词:小花棘豆水浸液化感作用种子萌发
- 水分胁迫对发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水分是影响发草种子萌发和幼苗成功定植的主要限制因素,也是决定高寒退化湿地生态修复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研究以青海省和四川省5个地理种群发草(Deschampsia caespitosa)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PEG浓度溶液模拟水分胁迫环境,测定不同采集地发草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高度及胚根长度。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程度增加,发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高度和胚根长度不断降低。水涝(年均降水量860 mm)或干旱(年均降水量150 mm)条件抑制发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而湿生条件(年均降水量400~800 mm)是发草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植的理想环境。水势模型能准确预测发草种子在不同水势条件下种子萌发进程,预测结果与实测种子发芽率一致。由此可见,水分条件对发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可塑性,可为发草在高寒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和人工引种驯化提供基础数据。
- 孟思宇李晓青魏小星刘文辉张永超鲍根生
- 关键词:高寒湿地PEG-6000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 狼毒净防治狼毒技术示范与推广
- 王宏生鲍根生曾辉李宁周青平刘生财刚存武星学军纪亚君侯秀敏赵东海李鸿林常禧周廷
- 项目通过对狼毒净配方优化和施药技术集成的研究,研制出了狼毒净制剂和微量喷雾方法,形成了完整的狼毒净防治狼毒技术,为狼毒杂草型退化草地治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通过狼毒净防治2万亩示范地、辐射推广45万亩的建设,狼毒防治率...
- 关键词:
- 关键词:除草剂
- 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防治狼毒技术
- 2012年
-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应用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防除狼毒技术。本规程适宜在青海省高寒草地应用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进行狼毒防控。
- 王宏生鲍根生刚存武曾辉李宁周青平
- 关键词:复配除草剂狼毒防除高寒草地
- 植物应答非生物逆性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2020年
- 代谢组学技术是研究植物代谢的理想平台,成为揭示植物遗传多样性、植物发育、组织器官分化、植物适应非生物和生物逆境的适应机制及植物与共生微生物互作的潜在作用机理的主要技术手段。植物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论从种类和含量,还是生理生化作用方面均呈现出多样性,研究植物在逆境条件下代谢产物变化规律将在解析植物生长适应性调控机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综述近年来利用代谢组学分析方法解析植物应答非生物逆境下植物体代谢过程和路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从而深入了解代谢产物在植物抗逆性提升方面的潜在作用机制,为作物抗逆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 鲍根生
- 关键词:代谢组学非生物胁迫
- 一种防除黄帚橐吾复配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本发明属于除草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除黄帚橐吾复配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该除草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2,4‑D丁酯40‑90份;苯磺隆10‑50份;尿素40‑70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10份;乳化剂5...
- 鲍根生王宏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