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单殖亚纲
  • 2篇锚首虫科
  • 1篇单殖吸虫
  • 1篇永瓣藤
  • 1篇鱼类
  • 1篇珍稀
  • 1篇珍稀濒危
  • 1篇珍稀濒危植物
  • 1篇植物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生态
  • 1篇环境特征
  • 1篇寄生虫
  • 1篇寄生虫学
  • 1篇海盘虫
  • 1篇海洋鱼类
  • 1篇濒危
  • 1篇濒危植物

机构

  • 3篇广州大学
  • 1篇广东教育学院

作者

  • 3篇余炼文
  • 3篇黄娴媛
  • 2篇李海燕
  • 2篇严旭章
  • 2篇蓝秋兰
  • 1篇谢国文
  • 1篇李海生
  • 1篇郑燕玲

传媒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生态环境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锚首虫科(单殖亚纲)两新种的记述被引量:2
2005年
记述了寄生于紫红笛鲷Lutjanusargentimaculatus(Forskai)鳃上的宽海盘虫属EuryhaliotremaKrit-sky&Boeger,2002一新种和海盘虫属HaliotremaJohnston&Tiegs,1922一新种.广东宽海盘虫,新种Eury-haliotremaguangdongensissp.nov.的中央大钩的形状和量度与Euryhaliotremacarbunculu(Hargis,1955)Kritsky&Boeger,2002相似,新种的交接管和已知种的交接管均为环状,但新种交接管环绕8~9圈,已知种只有2圈,支持器的结构及量度差异较大.南澳海盘虫,新种Haliotremananaoisp.n.的中央大钩和联结片的形态相似于真黑鲷海盘虫HaliotremaeukurodaiZhangetal.,1995,但新种的中央大钩量度较小,交接管基部膨大呈球状,中间直,远端微呈"S"的细长管,而已知种交接管为粗状弓曲,呈"C"形,且新种的交接管的据弯度长(125~146)为已知种(60~70)的2.1倍;此外新种未见有支持器,而已知种有支持器.
李海燕严旭章余炼文蓝秋兰黄娴媛
关键词:寄生虫学单殖吸虫锚首虫科海洋鱼类
锚首虫科(单殖亚纲)两种海盘虫的形态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对寄生在海洋鱼类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Basilewsdy)和紫红笛鲷Lutjanusargentimaculatus(Forskai)鳃上的深圳海盘虫Haliotremashenzhenensis和寄生在短尾大眼鲷Priacanthusmacracathus(Cuvier&Valenciennes)鳃上的鹤嘴海盘虫Haliotremagruinale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不同宿主鳃上深圳海盘虫的形态差异.
李海燕余炼文严旭章蓝秋兰黄娴媛
关键词:单殖亚纲锚首虫科
国家濒危植物永瓣藤分布的土壤环境特征被引量:7
2007年
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是卫矛科(Celastraceae)的一个中国特有单型属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级稀有濒危保护物种。本文对永瓣藤分布区14个样地土壤样品的pH值、有机质、全氮、水解氮、硝态氮、全磷、速效磷和全钾进行了检测分析,以期弄清该物种分布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其pH值的变化幅度为4.55~5.57,主要处于强酸性范围,适应幅度较窄。有机质与氮素非常丰富,相互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有利于永瓣藤的生长与繁衍,但土壤中磷、钾素较为缺乏。土壤酸碱度和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在某种程度上对永瓣藤的分布范围具有制约作用。
谢国文黄娴媛余炼文郑燕玲李海生
关键词:永瓣藤珍稀濒危植物土壤生态环境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