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琦
- 作品数:28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公益性基本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利用植物油后馏分生产绿色润滑油的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植物油后馏分生产绿色润滑油的方法,其工艺步骤为:将植物粗油进行精馏分离出各种主要成分后,取后馏分及塔釜底物占总量6‑15%的残余物在塔高7‑15m、含有塔板数100以上、采用80‑100目的不锈钢填料的...
- 林葵黄岛平刘培杰樊兰兰韦英亮黄和明黄文琦罗艳张思敏黄徽白懋嘉
- 文献传递
- 从八角茴香精馏釜底残液中提取α、β-不饱和酮的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从天然植物中提取香料的废料中回收有用物质的方法,具体为一种从八角茴香精馏釜底残液中提取α、β-不饱和酮的方法,所述的提取方法包括:八角茴香精馏釜底残液溶解后,经过两次硅胶柱层析、一次凝胶柱层析、乙酸乙酯重结...
- 林葵黄岛平韦英亮黄和明张思敏谢集照徐慧陈秋虹黄文琦
- 食品级木薯淀粉生产技术与检测体系建立及关键技术集成
- 黄一帆龙罡古碧林莹叶开富张兰谢涛陈桂鸾黄文琦黄忠董秋健谢彩锋陈雪松班雁华吴琼婧曾祥平王玉清邓卫利夏娜韦小烨黄丽娟韦如凤李创安诚韦英亮
- 任务来源: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广西大学联合承担了区科技厅下达的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食品级木薯淀粉生产技术与检测体系建立及关键技术集成”(合同编号:桂科攻1298004-4)。完成情况:...
- 关键词:
- 关键词:木薯淀粉食品安全
- 一种α、β-不饱和酮及其用途
- 本发明提出一种α、β-不饱和酮及其用途,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香料的废料中回收有用物质得到的化合物,其化合物是1,4-二(4-甲氧基苯基)-3-丁烯-2-酮。本发明是对工业废料的进一步提取利用,从中分离出有用物质α、β-不饱...
- 林葵黄岛平韦英亮黎颖黄和明徐慧张思敏谢集照陈秋虹黄文琦
- 广西六类主要食品中安全质量分析及违法添加物质检测技术的研究
- 林葵黄岛平陈秋虹黎颖韦莹亮李健张思敏黄一帆李文奇叶常虹黄文琦徐慧李扬华陈建红江思华
- 这些年,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课题组承担了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广西六类主要食品中安全质量分析及违法添加物质检测技术的研究”,旨在找出违法添加物,并建立检测方法,为政府部门提供监督依据。经过三年实施,项目初步建立了粮...
- 关键词:
- 关键词:食品安全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奶粉中的铅
- 铅是一种有毒的蓄积性重金属元素,我国在食品及乳品中对铅的含量有严格的限量要求,由于其含量很低,用常规的火焰法很难准确定量,只有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才能准确定量。同时由于食品及乳品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K、Na等无机离子,给测定...
- 黄文琦黄一帆林文业
- 关键词:食品奶粉微量铅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 文献传递
- 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鼠血、尿、肾、肝中的微量金被引量:2
- 1999年
- 采用石英管加入少量硝酸高温消化的方法,用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服用 含金救心丸的大鼠血、尿、肝、肾进行微量金的测定。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结果满意。
- 黄一帆黄丽娟黄文琦林葵林文业
- 关键词:石墨炉尿液原子吸收光谱法血液
- 微波消化、原子吸收法测定益健露中铅被引量:1
- 1998年
- 采用微波溶样技术消解样品,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益健露中铅含量。
- 黄文琦林葵黄一帆黄丽娟何聿忠林文业
- 关键词:铅微波消化原子吸收法
- 中药煎制前后重金属含量测定及溶出特性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模拟传统煎药方式,制备中药水煎液,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5种药材及其水煎液中6种重金属元素Pb、Cd、Cr、Cu、As、Hg含量的方法,研究并优化了微波消解条件及(ICP-MS)的各项技术参数。被测元素检出限为0.0001~0.003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3.6%(n=7),药材加标回收率为93.6%~98.1%,药材水煎液加标回收率为92.8%~102.6%。中药煎煮后药材重金属溶出率不大于21.9%,表明中药煎煮过程重金属元素不易溶出。
- 罗艳黄文琦蒋天成邓敏军
-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微波消解中药水煎液重金属
- DNA条形码技术在常见中药材蛇类鉴别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5年
- 中药材的准确鉴别是中药材研究、生产和应用至关重要的一步。DNA条形码技术以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序列作为标记,在中药材鉴别中的应用日益增多。研究应用DNA条形码通用引物扩增测序,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在常见中药材蛇类(6科15属19种共109个样品)鉴别的可行性,采用邻接法构建该类群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片段的G+C平均量为43.9%,低于A+T平均量(56.1%)。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白唇竹叶青、乌梢蛇和赤练蛇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均大于2%。通过构建系统发育关系后进一步分析发现,白唇竹叶青一样品鉴别有误。乌梢蛇中的某些样品也可能存在鉴别有误,即原本是灰鼠蛇的可能被错误鉴定为乌梢蛇。造成赤练蛇种内遗传距离差异大的因素需进一步分析。DNA条形码用于常见中药材蛇类种间的鉴别是可行的,极大程度地弥补统形态学分类方法的缺陷,值得加大推广应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 黄勇张月云赵成坚徐永莉谷颖乐黄文琦林葵李力
- 关键词:乌梢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