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晓莉

作品数:56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黄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3篇棉花
  • 8篇性状
  • 7篇杂交
  • 7篇小麦
  • 6篇栽培
  • 5篇选育
  • 5篇栽培技术
  • 5篇直播
  • 5篇施肥
  • 5篇品种选育
  • 5篇棉区
  • 5篇基因
  • 5篇GOSSYP...
  • 4篇氮量
  • 4篇杂草
  • 4篇杂交棉
  • 4篇直播棉
  • 4篇植棉
  • 4篇植棉区
  • 4篇施氮

机构

  • 56篇黄冈市农业科...
  • 2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垦科学...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江西省棉花研...
  • 1篇襄阳市农业科...
  • 1篇邯郸市农业科...
  • 1篇石首市农业局
  • 1篇荆州农业科学...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武汉佳禾生物...
  • 1篇滨州市农业机...

作者

  • 56篇黄晓莉
  • 55篇李蔚
  • 54篇戴宝生
  • 52篇赵树琪
  • 52篇闫振华
  • 7篇张登科
  • 3篇南策雄
  • 3篇卢华平
  • 2篇陈晓伟
  • 2篇伊黎
  • 1篇孙伟
  • 1篇张丽娟
  • 1篇吕锐玲
  • 1篇黎青
  • 1篇张祥
  • 1篇杨国正
  • 1篇路正营
  • 1篇闫显会
  • 1篇徐道青
  • 1篇张旺锋

传媒

  • 14篇湖北农业科学
  • 11篇棉花科学
  • 5篇中国棉花
  • 2篇农学学报
  • 2篇中南农业科技
  • 1篇种子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5
  • 7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13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冈杂棉10号丰产性和适应性以及产量构成要素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为全面了解冈杂棉10号的选育过程及其在长江流域不同生态区域的高产稳产性、适应性和产量构成因素相关性,依据2018―2019年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产量数据汇总资料,采用多重比较(邓肯多重范围检验)、变异系数、高稳系数、环境指数和产量的回归系数及坐标曲线、适应度、相关系数等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冈杂棉10号2年区域试验平均666.7 m2皮棉产量为122.3 kg,比对照GK39增产13.3%,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现出高产特性;变异系数分析发现冈杂棉10号属于高产但稳产性一般的品种,但冈杂棉10号的2年区域试验高稳系数分别为83.76%和86.90%,较同组区试品种相对较大,说明冈杂棉10号具有很好的丰产性,且兼顾稳产性;环境系数和产量的回归分析中,2年的回归系数分别为1.10和1.18,但回归线位于群体平均线上方,适应度平均为81.25%,说明其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较好;相关分析表明,冈杂棉10号的皮棉产量受总成铃数的影响最大。综上,棉花品种冈杂棉10号具有丰产性,兼具稳产性,能较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因此,该品种在审定区域内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闫振华赵树琪张华崇黄晓莉戴宝生李蔚
关键词:棉花品种选育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
不同土壤封闭除草剂对麦田杂草防除效果、安全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2024年
为筛选出安全高效的麦田土壤封闭除草剂,利用50%吡氟酰草胺水分散粒剂(WG)、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WP)、25%噻吩磺隆WP、50%扑草净WP、25%绿麦隆WP、19%苄·乙·扑WP和20%噻磺·乙草胺WP比较分析了对麦田杂草防除效果、药剂安全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各药剂在试验剂量条件下均对小麦安全;50%吡氟酰草胺WG 120 g/hm^(2)和19%苄·乙·扑WP 570 g/hm^(2)药后110 d对麦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80.00%以上,防草效果明显;测产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均提高了扬麦33的产量,其中50%吡氟酰草胺WG 120 g/hm^(2)、50%扑草净WP 1050 g/hm^(2)、25%绿麦隆WP 2250 g/hm^(2)、19%苄·乙·扑WP 570 g/hm^(2)和20%噻磺·乙草胺WP 300 g/hm^(2)较清水对照分别增产24.21%、25.92%、27.94%、28.69%和21.57%。综合考虑除草效果,对小麦安全性及产量影响,推荐使用50%吡氟酰草胺WG 120 g/hm^(2)和19%苄·乙·扑WP 570 g/hm^(2)用于麦田杂草防除。
张华崇黄晓莉赵树琪闫振华戴宝生张欣李蔚
关键词:麦田杂草防除效果安全性小麦
一种简易棉田蛾类害虫诱捕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棉田蛾类害虫诱捕器,包括竹竿、瓶身、铁丝、诱虫孔、通气孔、蛾类性诱剂;所述倒置的瓶身通过铁丝固定连接在竹竿的上端侧面;瓶身的中部一周均匀开设有若干诱虫孔,剩下的瓶身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气孔;蛾类性诱...
张华崇李蔚赵树琪闫振华戴宝生黄晓莉
文献传递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田间防效被引量:2
2023年
为筛选出适合黄冈市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杀菌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开展了3种杀菌剂田间防治试验。500 g/L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500 mL/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防效,病指防效达78.62%;400 g/L戊唑·咪鲜胺悬浮剂900 mL/hm2处理对小麦白粉病病指防效较好,且持效期长。建议生产上采用500 g/L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和400 g/L戊唑·咪鲜胺悬浮剂分别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杀菌剂使用。
张华崇戴宝生赵树琪闫振华黄晓莉张欣吕锐玲邵锦涛李蔚
关键词:杀菌剂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田间防效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冈棉10号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采用种植密度和施肥量两因素三水平研究了其对冈棉10号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及其互作对冈棉10号产量的影响均极显著,最适宜的栽培模式为种植密度33000株/hm^2、施氮量225 kg/hm^2,该条件下皮棉产量最高。
张华崇闫振华赵树琪黄晓莉戴宝生李蔚
关键词:棉花种植密度施氮量
基于果节的棉花成铃率与收获辅助剂药后脱叶率的关系研究
[目的]通过相关分析在果节水平上探讨棉花成铃率与脱叶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影响这种关系的关键因素。[方法]2018—2020年在西北内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开展田间试验,共计17个点次。于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喷施收获辅...
宋兴虎张丽娟赵文超徐道青张祥韩焕勇曹龙龙张旺锋路正营黄晓莉王洪这徐东永罗真陈洪章杜明伟田晓莉李召虎
关键词:棉花成铃率
不同施氮量对秸秆还田条件下棉麦轮作生产的影响
2023年
为了研究长江流域棉区棉(Gossypium spp.)麦(Triticum aestivum L.)轮作两熟种植模式下如何降低氮肥投入而提高棉田的综合效益,试验设置了5个氮肥用量处理,分别为低氮(N1,50%N3)、少氮(N2,75%N3)、中氮(N3,棉花季和小麦单季纯氮用量分别为180.0、150.0 kg/hm2)、高氮(N4,125%N3)、富氮(N5,150%N),分析了不同施氮量对小麦和棉花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并对不同处理间的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棉麦轮作总的生产周期在344 d左右,在长江流域棉区发展棉麦轮作是可行的;不同施氮量间小麦的有效穗、穗粒数、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综合2年的试验结果,当氮肥水平为高氮(187.5 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不同施氮量间棉花株高、单株结铃数、子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差异显著,当氮肥水平为高氮(225.0 kg/hm2)时,子棉产量最高;棉麦周年生产中总产出、生产效率、净利润、收益率和产投比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施肥量为高氮时值最大,总生产周期和土壤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闫振华赵树琪张华崇黄晓莉戴宝生张欣李蔚童瑞金
关键词:轮作
植保无人机飞防棉花病虫害技术被引量:3
2020年
植保无人机飞防喷药是近几年新兴起来的一种喷药技术,分析无人机飞防作业过程中关注的技术要点,综合无人机飞防的经验,给出了相应的作业建议,为植保无人机棉田施药示范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闫振华张华崇赵树琪李蔚戴宝生黄晓莉
关键词:无人机棉花病虫害
新型微生物菌剂与化学杀虫剂对棉蚜防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实现棉蚜的绿色防控,探究环境友好型新型微生物菌剂蚜必净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防治作用,同时采用两种化学杀虫剂吡虫啉和毒死蜱进行防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棉蚜均有明显的控制效果,但蚜必净处理5~15 d后,其防效维持在98%以上,与10%吡虫啉和40%毒死蜱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10%吡虫啉和40%毒死蜱处理15 d后,防治效果开始下降,下降幅度较大,棉蚜数量上升。
张华崇闫振华赵树琪黄晓莉戴宝生李蔚
关键词:生物菌剂化学杀虫剂GOSSYPII防效
棉花新品种冈棉15号被引量:1
2024年
冈棉15号是黄冈市农业科学院与武汉佳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以冈0736为母本、冈0857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年系谱选择选育出的转基因抗虫品系,在湖北省植棉区麦后直播生育期100.4d,株高105.1cm,植株塔型,茎秆有茸毛,叶片中等偏小,叶绿色,铃卵圆形且较小,铃尖突起较弱,苞叶中等大小。冈棉15号于2023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棉20230003。介绍了冈棉15号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黄晓莉周元坤戴宝生李海英闫振华张华崇顿志刚赵树琪张欣李蔚
关键词:棉花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