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润生
- 作品数:27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17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拉克囊肿的伽玛刀治疗
- 2011年
-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拉克囊肿(Rathke′s cleft cysts,RCCs)的效果,并讨论其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 2002年1月―2009年3月对7例RCCs进行伽玛刀治疗。MRI检查均具有典型的RCCs特征。伽玛刀治疗中心剂量22.6~40.0Gy(平均32.5Gy),周围剂量9.0~20.0Gy(平均13.4Gy)。结果治疗后随访5~96个月(平均31.1个月),所有症状均于治疗后3~6个月恢复,无新的内分泌症状出现。伽玛刀治疗后MRI复查显示RCCs明显缩小2例(分别为治疗后11个月和15个月),完全消失5例(分别为治疗后96、60、12、19、5个月,平均38.4个月)。结论伽玛刀治疗RCCs的临床结果显示出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也证实了RCCs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敏感性。
- 于新黄润生钱伟房景玉吴彩珍
- 关键词:伽玛刀
- 国产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后MRI观察
- 目的: 观察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伽玛刀治疗后MRI表现及探讨疗效的病因.
方法: 随访2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伽玛刀治疗后12至30个月复查,行头颅MRI3D-FISP序列簿层扫描,采用测量法确定三叉神经根、血管...
- 钱伟黄润生房景玉吴彩珍安有明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伽玛刀血管减压术
- 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OUR-QGD型立体定向伽马射线体部治疗系统(体部伽马刀)治疗31例SVCS患者,就诊时病理诊断明确者17例,其中鳞癌7例,腺癌4例,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鳞腺癌1例,另14例经胸部CT/MRI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诊断为右肺癌,未做病理检查。临床表现为颜面及颈胸部浮肿31例,胸闷、气急30例,呼吸困难23例,前胸壁静脉曲张1例。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除2例失随访外,其余29例患者均随访至死亡,随访时间为2-20个月,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时31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显著改善。获随访的29例患者在治疗后1-6个月后复查CT,达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21例,总有效率(CR+PR)为100%,治疗后中位缓解时间为8.3个月。影像学变化:肿块消失(CR)8例,肿块缩小(PR)21例,总有效率(CR+PR)为100%。治疗后生存时间最长者为19个月。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VCS疗效满意,治疗时间短,缓解时间长,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吴彩珍黄润生钱伟毛树权房景玉王佳薇
- 关键词:肺肿瘤上腔静脉综合征放射疗法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伽玛刀治疗后MRI观察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我院自2002年3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国产MASEP头部伽玛刀治疗系统共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60余例,取得较好疗效,对其中治疗后疼痛缓解、治疗时间超过1年的20例患者进行了MRI复查,现将MRI观察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 钱伟费军黄润生房景玉吴彩珍安有明
-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头部伽玛刀MRI疼痛缓解
- 家族性脑内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二例
- 2011年
- 目的对家族性颅内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通过对我院伽玛刀治疗中心治疗的42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检查和MRI图像的观察。结果有5例患者被诊断为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其中2例为家族性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结论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可以有家族遗传性;伽玛刀治疗可以作为选择的方法而且有一定疗效,治疗的目的是控制或减少出血和癫的发生。
- 钱伟黄润生房景玉吴彩珍安有明
- 关键词:家族性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伽玛刀
- 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临床分析:780例报告被引量:8
- 2009年
- 钱伟黄润生房景玉吴彩珍安有明
- 关键词:伽玛刀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 食管癌伽玛刀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5年
- 吴彩珍黄润生钱伟
-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外科手术
- 伽玛刀与CT/MR的配套
- 2004年
- 房景玉黄润生钱伟吴彩珍王佳薇
- 关键词:伽玛刀真空泵
- 玛西普SRRS立体定向伽马射线头部治疗系统故障排除
- 2008年
- 1故障一
1.1故障现象
机器接通电源,自检时,当前进程提示:与控制器连接中→与控制器连接成功→“自检后发现错误,请重新启动系统”。再次启动系统,仍提示上述语句。
- 房景玉黄润生钱伟吴彩珍安有明
- 关键词:射线故障现象
- 伽玛刀分次治疗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伽玛刀分次治疗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采用MASEP旋转式伽玛刀剂量分次治疗胶质瘤43例,每次周边剂量7~10Gy,中心剂量14~20Gy,间隔7天照射,总剂量30~45Gy。结果经过3~28个月的随访,有38例获得随访,2例脑卒中死亡,4例3个月内肿瘤增大,再次手术切除,余32例中肿瘤消失9例,23例肿瘤缩小临床症状好转。治疗效果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结论分次治疗胶质瘤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
- 黄润生钱伟房景玉毛树权吴彩珍
- 关键词:脑胶质瘤伽玛刀分次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