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翔

作品数:36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自然科学总论
  • 11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1篇哲学
  • 7篇知识论
  • 6篇主义
  • 6篇科学哲学
  • 4篇学史
  • 4篇本体论
  • 3篇实践哲学
  • 3篇自然主义
  • 3篇历史主义
  • 3篇进路
  • 3篇科学实践哲学
  • 3篇科学史
  • 3篇辩护
  • 2篇地方性知识
  • 2篇信息技术
  • 2篇研究进路
  • 2篇造物
  • 2篇人造物
  • 2篇认识论
  • 2篇社会本体论

机构

  • 32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社会科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墨西哥国立自...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美国波士顿大...

作者

  • 32篇黄翔
  • 1篇成素梅
  • 1篇黄翔
  • 1篇陈亚军
  • 1篇刘嵘

传媒

  • 7篇哲学分析
  • 4篇自然辩证法通...
  • 3篇自然辩证法研...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哲学动态
  • 2篇科学技术哲学...
  • 1篇自然科学史研...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学术月刊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世界哲学
  • 1篇科学文化评论
  • 1篇人大法律评论
  • 1篇科学与社会
  • 1篇思想与文化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科学实践为中心来探讨科学客观性——朗基诺的《重新认识证据和不完全决定性》被引量:3
2015年
朗基诺的文章《重新认识证据和不完全决定性》成功地展示了建立在证据相关性上的对不完全决定性的解释(UER)的重要性,而这种解释要求我们在理解科学客观性时引入对科学实践中的社会性维度的考虑。这篇文章的基本进路是正确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一方面,建立在经验等值性上的对不充分性的传统解释(UEE),并不一定要为科学实在论进行辩护。另一方面,朗基诺对社会性维度的理解似乎过于狭隘,也过于乐观。
黄翔
历史主义还是工具主义——论科学合理性的危机被引量:1
2014年
历史主义转向之后,科学哲学面临着采用工具主义合理性还是接受历史主义而放弃对合理性追求的两难局面,造成了所谓的科学合理性危机。但是,这种两选一的对立局面建立在错误的理论预设之上。超越这种对立局面首先要求不再将科学合理性建立在某些普遍适用的规则之上,其次要求扩展对科学实践中的认识论规范的理解。以实践为中心的科学哲学为我们提供了更广泛地理解认知规范的可能性,从而建立一种与历史主义相容的科学合理性观。
黄翔塞奇奥.马丁内斯
基于“史哲兼修”的“大写的和小写的”科学革命关系究竟如何?——兼与肖显静教授商榷被引量:1
2024年
肖显静教授的近著是一部“史哲兼修”的学术大作。只有在合理地理解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之间的关系后,才能正确地评价其研究的合法性和学术贡献。从麦克马林提供的概念资源出发,肖著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外在科学哲学”。这一研究进路所依赖的理论概念,即“大写的科学革命”与“小写的科学革命”及其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值得商榷和修补的地方。
黄翔
陈那推理理论的形式主义理解及其局限
2016年
形式主义理解方式将推理的规范性还原为与内容无关的形式逻辑规范.以这种方式来研究陈那的推理理论,虽然有助于我们理解其中一些技术性问题,但也有其局限性.很多学者着眼于比较判断陈那推理理论和三段论,而忽视了该理论中的论辩背景和认知背景,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误解.
黄翔
关键词:印度逻辑因明论辩
社会本体论如何支持社会科学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社会本体论在近二十年中逐渐取代社会方法论成为社会科学研究当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劳尔指出,其中的原因是社会本体论有效地支持了社会科学的经验研究。劳尔的结论有其合理性,但达成结论的理由建立在两点令人质疑的预设之上:一方面,社会本体论的基本研究形式是分析本体论,另一方面,社会本体论有效支持社会科学经验研究的根本方式是实用主义和紧缩主义的。自然主义的社会本体论认为这两个预设过于片面和简单,而以具体实践为起点、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义进路才是理解社会本体论支持社会科学经验研究的更有效的方式。
黄翔
关键词:社会科学哲学社会本体论自然主义实用主义多元主义
达尔文对利他主义行为的疑问——从当代生物学哲学的视角看
2013年
达尔文对利他主义行为的说明是生物学哲学中自然选择单位问题产生的起点。由于生物哲学家们对自然选择单位问题的研究目前尚无定论,导致了生物史学家们对达尔文自己的立场产生了相互冲突的诠释,使之成为一桩科学史上的悬案。对其中争论的梳理,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这桩悬案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哲学内容,还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
黄翔
关键词:生物学哲学生物学史
感觉意识是否必要?——论布兰顿与麦克道威尔围绕着观察报告的争论
2019年
塞拉斯通过重新解读观察报告对传统经验论中的所予概念提出了批评,并以此形成匹兹堡学派的理论起点。然而围绕着如何理解塞拉斯的观察报告,塞拉斯哲学的最主要的辩护者布兰顿和麦克道威尔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布兰顿认为观察报告是可靠区别响应倾向与道义推理能力的结合运作的产物。麦克道威尔则认为布兰顿的两层模式取消了感觉意识的作用,因而扭曲了塞拉斯的原意。通过分析两方论据的得失,以及探讨麦克道威尔对布兰顿质疑的可能的回答,厘清争论的根本性分歧所在,以展现塞拉斯原始思想的丰富性与可塑性。
刘学良黄翔
关键词:塞拉斯
儒家政治哲学比较研究中的形而上学和薄化理论——论《旧邦新论》中的两个问题
2015年
白彤东的《旧邦新命》存在着两个问题。首先,白彤东以及其他一些推动儒家政治哲学比较研究的学者们倾向于排斥儒家形上学和儒家元伦理维度,这是由他们对儒家哲学中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有所误解所致。其次,白彤东的政治学模型采用了比罗尔斯的薄化理论更薄的处理。我论证这个更薄的处理站不住脚;即使是罗尔斯自己的薄化理论对白彤东的比较研究来说也过于狭隘。因而,更厚的处理也是需要的。
黄翔
关键词:儒家政治哲学
辩护客观性的两种策略——从科学实践哲学的视角看被引量:2
2021年
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概念建立在从现象到实在的可通达性的预设之上,它试图寻找某种普遍适用的方法论、合理性规则或先验推理逻辑来当作客观性标准。这种无视角的观点,排斥科学实践中的社会和心理因素,认为历史细节在知识论层面上琐碎无关,因而从根本上反对自然主义。科学实践哲学强调科学知识的地方性、社会性、历史性特征,因而它所坚持的客观性概念有异于逻辑经验主义的客观性概念。它可以采用两种辩护科学知识客观性的策略。一是建立在非随意性概念之上、较少形而上学预设的策略,二是建立在科学实践的生成性特征之上的、允许某种实在论的策略。
黄翔
关键词:客观性科学实践哲学
实践的回归:寻求科学技术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相容点
2013年
科学技术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资源不同,两者经常处于相互排斥的局面。其实,两者并非不可兼容,而是可以也应该相互合作。达成两者的相容需要双方抛弃各自的还原论观点:科学哲学需要抛弃科学的认知规范最终应还原为具有绝对普遍适用性的逻辑和数学规范的观点,而科学技术社会学也需要抛弃科学中的规范应完全还原为社会学规范的观点。非还原主义的相容性要求科学哲学从以理论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抛弃实践与科学知识规范性的理解无关的论点。20世纪上半叶,纽拉特、弗雷克和波兰尼的科学哲学为实践与科学知识规范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论据,为20世纪下半叶科学哲学走向以实践为中心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为科学哲学和科学技术社会学提供了相容的可能性。
黄翔
关键词:还原主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