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晓

作品数:17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0篇沥青
  • 6篇路面
  • 6篇混合料
  • 5篇沥青混合
  • 5篇沥青混合料
  • 3篇道路工程
  • 3篇沥青混凝土
  • 3篇路工
  • 3篇公路
  • 3篇荷载
  • 2篇动态模量
  • 2篇应力
  • 2篇应力控制
  • 2篇有限元
  • 2篇释能法
  • 2篇受力
  • 2篇曲面
  • 2篇沥青混合料路...
  • 2篇沥青路
  • 2篇沥青路面

机构

  • 17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云南省交通规...
  • 1篇云南省公路科...

作者

  • 17篇黎晓
  • 11篇梁乃兴
  • 2篇赵毅
  • 2篇吕虹
  • 2篇蒙云
  • 2篇曹源文
  • 1篇李起伟
  • 1篇向中富
  • 1篇郑易楠
  • 1篇孙凤
  • 1篇贾晓东
  • 1篇曾晟
  • 1篇秦旻
  • 1篇郑嘉
  • 1篇徐建平
  • 1篇肖能立

传媒

  • 3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山西建筑
  • 2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交通科技与经...
  • 1篇内蒙古公路与...
  • 1篇公路
  • 1篇中外公路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动力响应试槽试验被引量:2
2012年
根据室内试槽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重复加载试验,总结了路用电阻应变片的选择依据和黏贴工艺,对比分析了压路机压实方式对应变片存活率的影响;利用惠斯登电桥电路测试了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动力响应,并与数值计算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路用电阻应变片栅长应大于80 mm,并与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相关;电阻应变片在压路机静压的方式下有较理想的存活率,而在强振作用下却极难存活;在移动荷载作用下沥青面层底部横向应变交替出现拉、压应变,其最大值比层状弹性体系模型计算值小。
李起伟黎晓梁乃兴
关键词:沥青路面动力响应应变片
云南省高速公路轴载分布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开展云南省内昆石、楚大、思小高速3条不同交通轴载特征的高速公路收费站点资料搜集以及实地轴载调查;经统计分析获得上述3条高速公路轴载具有代表性的年交通量组成以及按特征轮轴类型和轮轴组合分类的各车型比例;采用加权高斯密度函数进行轴载分布多峰值形式下的曲线拟合,得到不同轴型的分布系数;最终提出云南地区代表3类不同交通轴载特征的高速公路当量轴载分布。研究成果表明,高斯分布函数能很好的拟合不同轴型轴载分布曲线;考虑不同轮轴类型、轮轴组合形式的轴载分布能代表不同高速公路的交通轴载特征,研究成果可为混合交通下沥青路面损伤分析、路面使用寿命预估提供以及其他道路运营或路面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黎晓梁乃兴程志豪
基于非稳态温度场解析解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分布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研究以实测气象资料来预估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内温度场的分布状况为目的。通过分析太阳辐射、大气温度两种主要影响参数,运用传热学理论建立沥青混凝土路面二维非稳态温度场解析方程。并在云南大理地区埋设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对计算模型和实测数据相关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在云南省不同温度分区基础上,计算得到不同路表温度的结构内部温度分布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以太阳辐射和大气温度日变化规律为基础的温度场解析方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比,误差最大3℃左右;温度分布曲线反映出在不同路表温度时,结构内部一定深度内温度分布的规律性和温度梯度的改变趋势,能有效地帮助材料设计,计算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黎晓梁乃兴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太阳辐射热传导温度曲线
一种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路面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路面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以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路面的结构温度分布、路面材料动态模量和温度轴载分布为基本参数;以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结果拟合疲劳应变方程<Image file="DDA000064026...
梁乃兴曹源文黎晓赵毅郑嘉孙凤徐建平郑易楠
文献传递
基于疲劳累积损伤的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预估研究
国内高速公路随着行业的发展逐渐从单一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往多样化结构形式转变,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同样是具备良好使用性能的公路路面结构之一。柔性基层路面结构的核心问题是沥青面层材料的疲劳破坏,本文即通过室内试验研究、理论...
黎晓
关键词:沥青路面温度分布
文献传递
用“释能法”提高中心桥承载力的研究与实践
2007年
以重庆中心桥采用"释能法"新技术提高荷载等级为工程背景,对中心桥加固前后分别进行了荷载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释能法"加固后的中心桥受力状况明显改善,承载力大幅度提高,从而证明用"释能法"加固并提高旧危拱桥的承载力是完全可行且效果显著。
吕虹蒙云黎晓刘青兰
关键词:荷载试验
沥青混凝土动态模量及时-温等效方程被引量:8
2014年
应用简单性能试验仪(SPT)进行不同温度和频率下2种沥青混凝土材料动态模量试验,利用时间-温度等效原理和WLF经验公式分析,得到不同基准温度下材料动态模量主曲线簇及位移因子参数值;在Arrhenius粘度公式基础上推导新的时-温等效方程,提出了WLF经验公式中参数C1、C2的物理表达式,并通过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作用频率和温度对沥青混凝土材料动态模量影响规律一致,但材料相位角在不同温度状态下随加载频率呈现不同变化规律;WLF经验公式参数C1、C2与材料玻璃点温度Tg及相应活化能ΔE0相关,随基准温度增加C1减小而C2增大,推导的时-温等效方程能很好地解释这一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为其他沥青混合料动态特性试验研究提供参考。
黎晓梁乃兴陈玲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动态特性主曲线
沥青混合料路面永久变形预测方法
为了更好地模拟路面结构实际受力状态,更加准确地预估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永久变形,本发明提出一种沥青混合料路面永久变形预测方法。本发明沥青混合料路面永久变形预测方法,将沥青路面温度划分为m个区间,将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划分为n个...
曹源文梁乃兴秦旻黎晓赵毅曾晟贾晓东
文献传递
三参数Weibull分布估计沥青混凝土疲劳失效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通过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分析3种不同沥青混凝土材料在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疲劳失效特性。采用考虑形状参数、位置参数和尺度参数的Weibull分布函数对不同加载条件下材料疲劳寿命分布特征进行估计,提出了基于位置参数迭代计算下的特征参数估算方法,并给出了50%保证率下的材料疲劳寿命曲线和疲劳方程。研究结果表明:三参数Weibull分布函数可以避免在试验初始阶段进行疲劳失效概率的不合理估计,更好地预估小子样条件下材料疲劳失效分布;预估结果中特征参数项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三参数Weibull分布能较为清晰地反映出材料不同试验条件下的疲劳失效寿命分布。
黎晓梁乃兴程志豪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应力控制三参数WEIBULL分布
排水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耗散能变化比被引量:8
2017年
为了给排水沥青路面的长期性能评价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开展了高黏排水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在不同应变水平下对2种不同集料类型的高黏改性排水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四点弯曲小梁疲劳试验,采用劲度模量衰减以及能量法针对材料疲劳损伤过程进行分析;采用每一加载循环内材料耗散能变化比曲线跃变点进行材料疲劳损伤失效判定,并建立了包含耗散能变化比稳定值、材料组成体积参数等多因素在内的材料疲劳寿命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应变控制模式下达到疲劳破坏标准时,高黏改性排水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衰减仍处于平稳发展阶段,以此作为该材料疲劳失效判据并不恰当;传统累积耗散能与疲劳寿命存在良好的相关性,但低应变水平下稍有离散,且无法反映损伤过程的能量变化情况;而耗散能变化比曲线能够较为清晰地反映出材料在疲劳重复加载中的三阶段损伤过程,耗散能变化比稳定阶段表明整个损伤过程能量转化中材料自身损伤所需能量存在一固定比例,耗散能变化比稳定值表征了材料稳定的抵抗疲劳损伤的能力,并与材料疲劳寿命具有良好的幂函数关系,所建立的疲劳寿命预估模型能反映出材料疲劳损伤的本质;材料寿命预估模型拟合结果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
黎晓梁乃兴白洪涛程志豪赵小洁
关键词:道路工程排水沥青混合料稳定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