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君
- 作品数:31 被引量:248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一种依据旱涝灾情资料确定分区暴雨洪涝临界雨量的方法被引量:11
- 2013年
- 借鉴水文学中流域土壤最大蓄水量计算方法,利用历史旱涝灾情资料,在考虑流域分水岭、地形、气候分区三要素基础上,将湖北省进行分区,分别计算各区域暴雨洪涝临界雨量。结果表明,临界雨量与抗灾能力有关,但当河流出现极低水位时,临界雨量会相对增大。
- 李兰周月华叶丽梅史瑞琴郭广芬万君
- 关键词:暴雨洪涝临界雨量流域
- 基于GIS的湖北省输变电线路山火风险区划被引量:7
- 2015年
- 以湖北省输变电线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湖北省山火火险评价因子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湖北省)实际状况,选取土地覆盖类型、地形、水系、人为影响及输变电线路重点防护区等5个因子作为火险区划指标;基于RS和GIS技术,采用因子加权叠置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输变电线路山火风险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高火险区及极高火险区面积超过研究区总面积的55%,山火火险总体上较高;火险区分布明显,鄂西的东部及北部、鄂北、江汉平原北部、鄂东的北部和南部等地输变电线路火险等级较高;1 000 KV输变电线路走廊(即输电线路集中架设的狭长地带)的山火风险相对最高,220 KV的相对最低;将收集到的湖北省输变电线路44个山火历史个例发生位置与其风险区划图进行比较可知,区划结果较为可靠。
- 阮羚万君黄俊杰
- 关键词:输变电线路火险区划遥感
- 大型水库和河流水华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
- 柳晶辉万君杨坤任永健陈正洪文雄飞张胜凯
- 收集以汉江及其三峡库湾为典型水华及相关气象、水文、环境、生物方面的资料数据,建立比较完整的数据库,为研究和系统建设提供基础,进一步开展水华特征分析、与其它因子的相关分析、指标研究,再进行气候变化归因分析,最后要建立模型和...
- 关键词:
-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库
- 植被与武汉市城市热岛效应关系解析
- 本文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域,选用EOS/MODIS卫星数据,反演武汉市城镇用地地表温度和植被覆盖度;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空间变化特征,以及植被对武汉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武汉市热岛和植被覆盖度具有明显的城郊分布特征,热岛区...
- 万君梁益同
- 关键词: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城市热岛
- 一种风云卫星为主的多源数据融合积雪覆盖获取方法
- 本发明属于卫星积雪遥感产品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风云卫星为主的多源数据融合积雪覆盖获取方法,包括风云卫星数据积雪覆盖判识产品S<Sub>FY</Sub>;获取MODIS上午星、下午星积雪覆盖合成产品S<Sub>MOD...
- 张俊万君王小君王李东徐卫立李波柳晶辉曾小玥李鹏郭乐李琳琳易香妤乔锦荣夏智宏杜良敏郭广芬
- 基于GIS的大悟县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估算
- 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MM5和小尺度诊断模式CALMET组成的风能资源评估模式系统,模拟了大悟县100 m× 100 m水平分辨率下的各高度层风向风速,以此为基础分析得到各风能资源参数,并利用大悟县已有的测风塔实测...
- 杨宏青成驰万君王彬许杨
- 关键词:风能资源数值模拟
- 基于GEE和Sentinel-2影像的建始县烟区冰雹灾害风险区划
- 2024年
- 选用建始县2021年Sentinel-2遥感影像资料,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计算植被覆盖指数(NDVI)、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以及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等参数,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将建始县划分为水域、林地、建设用地、耕地、烟叶5类,并结合建始县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建立了建始县烟区冰雹灾害风险区划模型,对烟叶遭受的冰雹灾害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建始县烟草种植区域主要分布于官店镇中西部、花坪镇大部及高坪镇至茅田一线,大部分处于烟区冰雹灾害风险次低至中风险地区,需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开展人工防雹作业;中部长梁乡、三里乡、高坪镇南部地区冰雹灾害风险等级低,可适当增加烟叶种植面积;建始县东北部及南部山区冰雹灾害风险等级较高,需要加强灾害防御,适当减少烟叶种植。本研究结果作为2022年恩施州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典型案例应用于实际业务中,为烟叶种植生产以及气象防灾减灾提供了较好参考依据。
- 郑翔天罗菊英汪川乂谭艳立刘乔万君
- 关键词:遥感信息提取GEE
- 基于Sentinel-2数据提取江汉平原虾稻田分布方法
- 2024年
- 以江汉平原为研究区,基于AI Earth阿里云平台提供的Sentinel-2 MSI L2数据,在实地采样样本和目视解译样本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遥感影像中虾稻田的时序变化规律,总结出区分虾稻田与其他地物类型的关键时间以及指数阈值,从而构建虾稻田提取的决策树模型,最终提取出江汉平原2022—2023年虾稻田的空间分布。最后,基于样本数据评估了该方法的精度,总体精度达93.25%,Kappa系数为0.8429,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提取结果。
- 王静王静万君
- 关键词:决策树江汉平原
- 2000—2021年长江流域植被NPP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2024年
- 长江流域是我国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的重要功能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重要指标,研究长江流域植被NPP变化特征和主要驱动因素,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中分辩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利用Theil-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结合Thornthwaite Memorial气候模型,分析2000—2021年长江流域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并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其变化中的相对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1年植被NPP年均值为552.2 gC/m^(2);时间上波动增加,增率为3.71 gC/(m^(2)·a);空间上呈东部大于西部、南部大于北部的分布特征,城市化程度较高的成渝经济区、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地区植被NPP小于周边。(2)植被NPP与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总体呈正相关。(3)长江流域大部植被对气候资源的利用率小于50%,大于50%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和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地带。(4)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长江流域植被NPP变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气候因素主导的植被NPP变化区域最大,面积占比达55.15%,其中95.99%的区域植被NPP增加。人类活动主导的植被NPP变化区域面积占比为24.22%,其中82.08%的区域NPP减少,过度开垦、城市扩张是植被NPP减少的重要原因。
- 成勤万君王清龙陈亮湛甜
- 关键词:长江流域植被生产力气候资源利用率气候变化
- 武汉城区短历时暴雨内涝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3
- 2018年
- 利用基于GIS的二维水动力暴雨淹没模型,在考虑排水管网抽排的基础上,模拟了武汉城区短历时6个重现期暴雨内涝过程,基于Map GIS绘制了重现期暴雨内涝图,分析了内涝特征,并用近年实际暴雨内涝点对模拟内涝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拟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对业务中常用短时预报暴雨量进行了内涝模拟。结果可用于武汉城区暴雨内涝高风险区(点)预警、内涝灾害评估及防治。技术方法可推广到其他城市应用。
- 洪国平万君柳晶辉叶丽梅向华
- 关键词:重现期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