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永占
- 作品数:9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西他赛对鼠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上各种蛋白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研究乳腺癌常用化疗药物多西他赛对鼠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上各种蛋白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150、300、600 nmol/L)和不同时间(3、6、12 h)的多西他赛处理分化好的C2C12肌管细胞,以不添加药物组作为对照组,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Akt的磷酸化程度,确定多西他赛作用的最佳时间和浓度;后以多西他赛作用的最适条件处理分化好的C2C12肌管细胞,以不添加药物组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胰岛素信号通路上的关键蛋白[胰岛素受体β亚基(IRβ),Akt,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160 k D的Akt底物(AS160)]及其磷酸化程度。结果多西他赛处理6 h,150 nmol/L组与对照组相比Akt磷酸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0 nmol/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0nmol/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3、6、12 h条件下Akt的磷酸化程度降低。多西他赛处理3 h与对照组相比Akt磷酸化程度相近,6 h和12 h组与对照组相比Akt磷酸化程度降低。经多西他赛300 nmol/L作用12 h后,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刺激后的小鼠骨骼肌细胞的IRβ的磷酸化程度无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刺激后Akt、GSK-3β、AS160的磷酸化程度降低。结论多西他赛能够抑制骨骼肌细胞上胰岛素转导信号通路关键蛋白Akt的磷酸化及其下游蛋白GSK-3β、AS160的活化,这可能引起鼠骨骼肌细胞上的胰岛素抵抗。
- 王进霍颖浩万永占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多西他赛胰岛素信号通路
- HPLC测定人脑脊液中的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人脑脊液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 H3)(20∶80),流速1.0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36 nm,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互为内标。结果 脑脊液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977~97.68(r2=0.9995)、0.104~104μg·m L-1(r2=0.9996),检测限分别为0.0484、0.0524μg·m L-1;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9.8%~109.0%、99.6~107.0%,绝对回收率为95.6%~100.0%、95.9%~99.6%,批内、批间RSD均≤4.0%;室温下放置8 h、冻融循环3次和冰冻21 d的稳定性均良好。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适宜于临床脑脊液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分析。
- 董维冲郭家良何文娟万永占李芳婷张志清
- 关键词: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人脑脊液颅脑手术鞘内注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 药师在临床用药中的作用探讨
- 2011年
- 查阅近10年来有关临床药学与临床药师的文献,我们可以看出,临床药学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临床药师的职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临床药师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药师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开展工作,取得长足的进展,如已有临床药师从多学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7],
- 张继敏魏会强万永占王进
- 关键词:临床药师
- 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药学服务被引量:5
- 2012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该病用药复杂、多样,本文报道临床药师为1例COPD患者开展的药学服务,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提供参考。
- 丁翔宇万永占赵静东蕾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学服务临床药师
- 低分子肝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了解低分子肝素类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以及医师、药师、护士对其了解程度,为促进该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调查,随机抽取使用低分子肝素类药物出院病历共1097份,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电子问卷方式调查医师、药师、护士对该类药物的了解程度。结果低分子肝素类药物临床使用率较高,涉及36个临床科室,占总住院患者的60%以上;用药不合理率高达80.04%,主要不合理现象为给药剂量不合理、适应证不适宜和用药频次错误(分别占25.07%、24.53%和13.16%)。医师、药师、护士对该类药物了解情况欠佳。结论低分子肝素类药物的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原因是医师、药师、护士对该类药物了解程度不够,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 李芳婷万永占曾嘉欣董维冲杨秀岭
- 关键词:治疗性应用
-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的脑脊液药动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探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的脑脊液药动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2-12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青年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单剂注射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0.8g静脉滴注,测定与计算脑脊液中去甲万古霉素的药物浓度与药动学情况,并与临床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去甲万古霉素的脑脊液溶液高浓度标准曲线范围(64±4) mg/L,线性回归方程Y=8.371 3X±6.845 7,r=0.999 1,日内相对标准偏差≤4.58%,日间相对标准偏差≤5.38%,周间相对标准偏差≤7.93%.患者静脉滴注去甲万古霉素0.8g结束后即刻脑脊液药物浓度为(43.6 ±7.0) mg/L,1h内降至峰浓度的50%以下,为(22.9 ±4.2)mg/L,12h和24 h后的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6.5±1.3) mg/L和(3.1±0.9) mg/L,36 h全部患者的脑脊液药物浓度均高于最低检测浓度(1.0 mg/L),平均(1.8±0.4) mg/L.药物的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药时曲线下面积、药物总清除率与24 h肾清除率分别为(0.35±0.08)h、(9.9±2.2)L、(198 ±20) mg/L&#183;h、(87±22) ml/min、(76±17) ml/min.治疗后4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0.0% (36/40),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显示去甲万古霉素的药时曲线下面积与药物总清除率为影响临床疗效的主要危险因素(比值比=1.893、2.154,P<0.05).结论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的药动学参数与临床疗效有明显相关性,在临床使用中应进行脑脊液药物浓度与药动学监测,据此调整给药方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邓四军万永占
- 关键词:盐酸去甲万古霉素脑脊液药动学临床疗效
- 痰热清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例
- 本文回顾性的分析了痰热清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例,指出痰热清注射液是由多种中药组方制成的复方制剂,存在中药类注射液的常见缺点,可引起不良反应图,以过敏性皮疹、胸闷、颜面潮红、轻微头痛最为常见,并可以引起水疤、红斑、喉头水肿等...
- 万永占王进吴瑕马颖超
-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临床药理配伍规律
- 文献传递
- RP-HPLC法测定朱砂莲胶囊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朱砂莲胶囊中马兜铃酸A的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测定。用Msphere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59:40:1)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15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马兜铃酸A的保留时间约为15 min,与其他峰的分离度大于1.5。马兜铃酸A的线性范围为1.33~26.6μg/mL,r=0.999 9,最低检测限为1.33 ng/mL,平均回收率为98.6%(n=5)。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朱砂莲胶囊中马兜铃酸A的测定。
- 崔晓红袁志芳万永占张兰桐
- 关键词:马兜铃酸A高效液相色谱
- 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功能恢复和脑组织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7年
-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神经功能恢复和脑组织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4月我院HIE患儿4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降颅内压、纠正酸中毒、维持电解质平衡和控制惊厥等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高压氧治疗,加压15 min,吸氧30 min,减压15 min,q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200 U/kg,首次为皮下注射,第2次起为静脉推注,q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神经反射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B蛋白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NBNA评分和血清NSE、MBP、S100B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10 d,两组患儿NBN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清NSE和S100B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 d,两组患儿血清MB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 d,两组患儿血清MB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神经反射恢复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与对照组(9.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高压氧治疗HIE,能有效促进患儿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脑组织代谢,且安全性较高。
- 王进霍颖浩万永占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高压氧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功能脑组织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