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凌

作品数:23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医案
  • 6篇中医
  • 6篇古代医案
  • 5篇名医
  • 5篇名医类案
  • 4篇续名医类案
  • 3篇丁甘仁
  • 3篇中医基础
  • 3篇中医基础理论
  • 3篇外科
  • 3篇教学
  • 3篇藏象
  • 2篇医患
  • 2篇医患关系
  • 2篇疫病
  • 2篇诊籍
  • 2篇数据挖掘
  • 2篇《名医类案》
  • 2篇《续名医类案...
  • 2篇辨证

机构

  • 23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23篇于凌
  • 6篇李其忠
  • 4篇王颖晓
  • 1篇杨爱东
  • 1篇舒适

传媒

  • 2篇中医文献杂志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医药文化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医教育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代医案数据库研究方法探讨被引量:13
2009年
古代医案是中医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海量的医案数据进行分析逐步具备了可行性。古代医案本身及其研究过程中的主题词表、计算机、研究人员医理及文理水平等均存在局限性,宜分别应对之。在研究过程中要有机结合频次统计与医理分析、词素检索与原文检索、分诊与合诊、增添主观内容与保留客观原貌。为力争做到客观公正,还应该在评判个案、评价结果、看待兼证、整合数据等几方面进一步思索探究。
于凌
关键词:古代医案数据库研究方法
明清疫病医案中的医生、患者与社会
2022年
明清时期是古代中国疫病的高发期,也是古典医案文献发展的鼎盛期。诸多明清医案中的医生,以亲历者的视角及科技与人文相融的笔触,为后世留下了充满叙事风格的真实抗疫记录,呈现了明清疫病诊治过程中医患双方的真实心理感受,以及其背后所映射的医疗困境和社会状态。这些疫病医案中,医生普遍面临的临床困境有主观救治意愿不足和疫病诊治难度大两方面。患方容易失去常规疾病临证时相对平和的情绪,其心态及言行也呈现出多样化和极端化特征。如因凶险而倍加重视,因疑虑而多方求医,因歧视而讳疾忌医,因贫困而吝惜财货等。邻里互助是明清时期抗疫过程中的重要社会力量和救助模式。从医学人文的角度来审视,古今抗疫处境已大不相同,但明清疫病医案中所展现的患者、医生、社会三方的角色定位和处事心态,对于挖掘医患双方的心理诉求,厘定抗疫过程中多方的社会责任,提升疫情防控的人文空间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于凌杨爱东
关键词:疫病医患关系医学人文
藏象学说研究进展述评被引量:3
2005年
藏象学说作为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中医科研及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综述近年来在藏象学说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对于藏象实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形态研究为中心和以功能研究为中心两大方面;总结了当前藏象学说体系建构方面的问题,如对“脑主神明”的探索,对奇恒之腑的合理性的质疑等;并对藏象学说的研究方向、方法进行分析、评述。
于凌李其忠
关键词:藏象学说中医学
丁甘仁外科珍方辅药特色初探被引量:2
2016年
综合了《丁氏百病医方大全》《孟河丁甘仁医案》《沐树德堂丸散集》《丁甘仁先生家传珍方》中外科方药及外科医案内容,对其中某方或某案的辅助性用药(包括用药辅料或有特殊蕴意的佐使药)进行梳理归纳,概述丁氏在外科配方中的辅药具有如下鲜明特点:对于治疗外科病证的内服丸药,其辅料具有减毒增效,兼顾病程的特点(以蜜、朱砂、吗啡等为例);内服丸药的送服汤饮具有病证结合,用法灵活的特点(以各类酒剂为例);外治法的辅药选择具有注重辨病,同方异法的特点(以醋、麻油等为例)。在外科疾病的制方运用中,可以反观丁氏诊断过程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过程中病情与体质相结合的理念。
于凌王颖晓李其忠
关键词:丁甘仁外科赋形剂
基于古代疫病医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策略的思考被引量:3
2021年
诸多古代疫病医案中适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COVID-19)病机特征的治疗常法可归纳为甘寒清解、辛开散邪、芳香宣透、通滞降浊等。对于危重病人、高龄病人、孕产妇等特殊人群,阴血亏等不同体质,古代疫病医案也提供了各具特色的兼证处理措施。此外,古代疫病医案从扶正达邪、避其毒气、早期诊断、药食宜忌等方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和调摄工作给予了启示。因此,古代疫病医案虽然年代久远且内容古朴,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在今后的抗疫工作中,我们需要汲取其中的营养,为防治策略的拟定添砖加瓦。
于凌
关键词:古代医案疫病
从《续名医类案》看古代医案的临床价值被引量:8
2006年
以《续名医类案》为例,从诸多方面分析古代医案对当今临床及医学科学发展的指导意义,包括医理、诊断、方药、治法等方面,还涉及到康复医学、身心医学、医学伦理学等边缘学科的内容,从而为医案的研究提供参考,对临床工作有重要启迪作用。
于凌李其忠
关键词:《续名医类案》古代医案
管窥《名医类案》失误病案的医学价值被引量:2
2015年
古代医案除涵盖大量技艺高超、思维缜密的各类成功医案外,也不乏对失治、误治的种种反思。如现存最早的医案文献资料《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的25例“诊籍”中,就有10例死亡病案,其中4例属诊断失误。《伤寒杂病论》涉及误治与坏病的条文达107条之多,其中最有价值的当属对疾病误治的预防和出现坏病以后的救误策略。
于凌
关键词:名医类案
“中医基础理论”全英教学中留学生中医思维培养的思考被引量:2
2021年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留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对留学生全英教学中医思维方法的培养至关重要。文章对“中医基础理论”全英课程中医思维培养中留学生“原有思维固化”“优质全英师资不足”“教材内容针对性欠缺”三个难点进行分析,梳理出留学生中医思维培养“不能抛开中国传统文化谈中医思维构建”“不能脱离课程体系建设谈中医思维培养”“不能割裂现代科学谈中医思维内涵”三个要点,为留学生教学中医思维构建提供新的思路。
于凌舒适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留学生全英教学中医思维
古代医案心肾相关性探析被引量:1
2010年
从古代医案的角度探讨心肾相关性的理论内涵和临床价值,提出心肾相交涉及多脏腑的相互协调,心肾共同主宰人身之阳气,耳舌为心肾共主之窍,脑为心肾共同主宰等观点,认为心肾之间存在任何其他两脏无法比拟的密切联系,体现中医整体观念的多层次内涵。
于凌
关键词:古代医案心肾相关心肾相交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医案数据库
丁甘仁外科医案辨证规律初探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丁甘仁医案著作中外科病案的辨证规律。方法采用Apriori算法建模,对丁氏外科医案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结合传统的文献研究及频数统计,探索丁氏外科的辨病、辨证特色。结果丁氏外科医案中疽为优势病种,痈、骨槽风、瘰疬等病也较为常见。与《中医外科学》中辨证对比,丁氏对疽的辨证更注重里证,而非表里同病;丁氏对大头瘟的辨证以表实热证为主要证型,而非内热证。此外,丁氏医案中辨证为血虚气滞或阴亏气滞的病案比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气血两虚等常规外科证型更为常见。结论丁甘仁外科医案所体现的辨证规律对当下外科疾病的辨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阴血亏与气滞两种病机的并存多出现在瘤、癌、瘰疬、附骨疽等病案中,反映了丁氏对"因虚而滞"和"因滞而虚"两种病变机理的认识,丰富了中医气血关系的理论,扩充了中医外科辨证的思路。
于凌王颖晓李其忠
关键词:丁甘仁辨证规律数据挖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