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强
-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复合支架方案在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评价复合支架方案对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手术(EVAR)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至2015年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38例接受EVAR手术的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支架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合支架组(28例)和标准支架组(110例);前者定义为使用1种以上的品牌支架组合完成EVAR手术,后者定义为仅使用1种品牌支架完成EVAR手术。所有患者于术后1、3、6、12个月接受随访,复查胸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比较2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内漏发生率、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率、入路并发症发生率、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放手术发生率、二次干预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复合支架组和标准支架组患者均获得技术成功,术后30d均无死亡,无瘤体破裂。复合支架组和标准支架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35±2.99)d和(5.92±3.7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3,P〉0.05)。2组患者内漏发生率分别为10.7%和18.2%,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率分别为3.6%和10.9%,入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和1.8%,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和0.9%,中转开放手术发生率分别为0和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896、1.408、0.517、4.078、0.256,均P〉0.05)。但2组患者术后二次干预率分别为3.6%和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4.011,P〈0.05)。结论使用复合支架对近端瘤颈以及髂动脉解剖困难的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患者实施EVAR手术,可以降低术后二次干预率。
- 于晓强岳嘉宁董智慧刘燕陆晨希仲崇俊符伟国
- 关键词: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疗效比较研究
-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内脏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的应用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内脏动脉瘤(VAA)和假性动脉瘤(VAPA)的疗效和安全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覆膜支架腔内治疗18例VAA和10例VAPA的临床资料,穿刺股动脉或肱动脉途径,造影评估动脉瘤的部位、大小、载瘤动脉直径,长鞘保护和定位下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复杂病例采用瘤腔内成襻技术通过瘤腔,术后造影评估疗效,并行CT血管成像随访,观察技术和临床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术后未再干预率、支架通畅率及瘤腔隔绝情况。结果27例VAA和VAPA成功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技术成功率为96.4%(27/28),临床成功率为85.7%(24/28),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6%(1/28),覆膜支架置入后未再干预率为88.9%(24/27)。术后6个月随访支架通畅率为96.3%(26/27),动脉瘤获完全隔绝率为100.0%(27/27),术后12个月和2年随访动脉瘤获完全隔绝率为100.0%,支架通畅率为92.6%(25/27)。结论覆膜支架可腔内修复VAA和VAPA,瘤腔隔绝完全,载瘤动脉通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 明志兵于晓强夏春秋梁火奇仲崇俊
- 关键词:动脉瘤腔内治疗覆膜支架
- 个体化改良三尖瓣Edwards MC3成形环植入术治疗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对比分析个体化改良Edwards MC3成形环三尖瓣成形术治疗继发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结果。方法: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我们采用Edwards MC3成形环,对72例左心瓣膜手术合并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行三尖瓣环成形手术。患者分为两组,经典组采用经典的Edwards MC3三尖瓣成形术,改良组采用个体化非等分法行三尖瓣环成形术,共59例患者获得5年随访。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左心手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的改良组三尖瓣瓣环直径[(26.1±1.8)mm vs(27.5±2.2)mm]和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发生率较经典组降低(6.5%vs 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个体化改良三尖瓣Edwards MC3成形环植入术,治疗继发性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效果良好,但需要更长期的随访观察。
- 夏春秋王春战于晓强仲崇俊
- 关键词:三尖瓣闭锁不全
- 三尖瓣成形环植入术式的个体化改良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分析改良成形环植入方法后的三尖瓣成形术治疗继发性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我们对左心瓣膜手术合并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在左心瓣膜置换术同期行个体化的改良Edwards MC3三尖瓣成形环植入术,72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经典和改良的Edwards MC3成形环植入技术。结果术后59例患者获得5年随访资料,改良组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发生率较经典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的改良三尖瓣Edwards MC3成形环植入技术,治疗继发性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近期疗效好于经典方法。
- 夏春秋王春战于晓强仲崇俊
- 关键词:三尖瓣闭锁不全成形术
- 内脏动脉瘤腔内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可解脱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治疗内脏动脉瘤(visceral arteryaneurysms,VAAs)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46例内脏动脉主干VAAs行腔内治疗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18例VAAs行腔内隔绝术;28例VAAs行可解脱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治疗.结果18例腔内隔绝术造影示瘤腔均完全隔绝,技术成功率100%(18/18);28例行联合栓塞后26例瘤腔致密填塞,2例瘤颈显影.术后CTA平均随访(36.5±2.3)个月,覆膜支架隔绝VAAs后,瘤腔完全隔绝率100%(18/18),载瘤动脉通畅率94.4%(17/18);可解脱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VAAs,瘤腔填塞获完全隔绝率85.7%(24/28),载瘤动脉通畅率92.9%(26/28),两组间比较,瘤腔完全隔绝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15,P=0.048),载瘤动脉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4,P=0.786).结论VAAs覆膜支架修复或可解脱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治疗都是安全、有效的.
- 明志兵于晓强夏春秋谢天仲崇俊
- 关键词:动脉瘤
- 肺动脉灌注盐酸戊乙奎醚低温保护液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先心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PH)患者出现的体外循环(CPB)后肺损伤,常导致肺动脉压力上升、肺部渗出和肺间质水肿,影响肺脏的气体交换,出现低氧血症,极易诱发肺动脉高压危象等并发症,明显增加手术风险。为减轻CPB对肺脏造成的损伤,我们设计、利用肺保护液在CPB期间对PH患者进行肺动脉盐酸戊乙奎醚低温灌注,以期减轻术后肺脏的损伤和保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 夏春秋于晓强王春战仲崇俊
- 关键词:肺动脉灌注盐酸戊乙奎醚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